足字草书写法,足的书法写法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07 16:13:38

怀素的墨迹本《草书千字文》(以下简称《小草》)为其晚年所书,《小草》相对于其他名帖而言,它的技法痕迹没有二王尺牍的妍美风流,没有《书谱》那么精细雕琢,没有颜鲁公行草的雄强、宽博,也没有王觉斯行草涨墨的跌宕起伏,亦无傅青主大草连绵的风樯阵马,《小草》脱去世人的流俗以及个人前期创作《苦笋帖》《自叙帖》等的技法樊篱,将技法、审美内化为自己的审美表现,为绚烂之极后而复归平淡之作,是经历了技法锤炼、人生阅历和自我修炼、沉淀的佛性的表现,是一种禅意的书写和表达,历来为世人所重。明文徵明评曰:“绢本晚年所作,应规入矩,一笔不苟,可谓平淡天成。”于右任谓:“此为怀素晚年最佳之作。可谓‘松风流水天然调,抱得琴来不用弹’矣。”

一、独体结构:图式简洁,静谧清雅

足字草书写法,足的书法写法(1)

图1 怀素《草书千字文》字例

书法结体代表着书法家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偏好,是每一位成功书法家都要匠心独运、用心考究的重要课题。明赵宧光云:“书法昧在结构,独体结构难在疏,合体结构难在密,疏欲不见其单弱,密欲不见其杂乱。”“草书之体,如人坐卧行立、揖逊忿争、乘舟跃马、歌舞擗踊,一切变态,非苟然者。”自始至终,在结体上,历代书法家用心经营,最终呈现出书家的个性化表达。据统计,《小草》中独体字200多个,个个都是“惜墨如金”,少用牵丝,或者不用牵丝,能省就省,非常考究,简洁性强。如图1,首先是“秉”字,在形式构成中,我们把直线分成三类,横线、竖线和斜线,例如“十”当两个笔画写成互相垂直的两根线时,我们觉得它是非常稳定的,不会再向左向右偏,在视知觉心理上,我们确认它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如果任何一根线偏离了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它们就像风车一样,感觉到一种要发生转动的趋势。所以《小草》对这些字的处理都是沉稳处理,避免太大的动势而对作品整体气息的破坏。再看最后的两个点的处理,假设将两个点连成一体,变成一个横画,那么这个字真是稳如泰山。但是《小草》又是气息平和、静谧清雅,完全没有大草的纵横奔放、跌宕摇摆之势,那么怎么处理才合理?为了保证整体效果,怀素采取了节奏简洁明快的笔断意连的处理,可见整体气息的营造都是细节锤炼的结果。

如果都将这些字按上面所说的方式处理,那么就变成程式化了。因此,在处理独体字方面,怀素善于利用同一个几何图形营造不同的体态,有时正,有时倒立,有着独特的处理方式与方法。“生”字将上半部分做一个横势处理,下半部分做个纵势处理,上宽下窄,整体呈现一个倒立的三角形,如“高空坠石”,在视觉上营造着一种险峻之感。那如何又去确保字形的稳定呢?中间的竖画“丨”尤为主要,视觉上这个字呈向左边倾倒,但竖画“丨”靠右,弧度稍向右边,与左边呈相向,这样达到了平衡。从单字外轮廓来看,似乎仍有些笼统,那么,我们进入到独体字的字内空间,又是怎样的效果呢?如图中的“乃”字,将字的外接多边形勾画出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图式。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理论中强调完整形状就具备稳定性。“乃”字内部也是有着两个封闭的梯形,中间的那个撇画与右边的弯钩保持了两根平行的斜线,让这里两个内部空间得到很好的均等分布或者产生强烈的对比。“足”字也是同样的手法,外轮廓的实线三角形与内白的虚线三角形,以一种几乎平行的方式呈现。右边最后往上收锋,但是虚线三角形的左下角向左下方,造成力量往左下方延伸,达到一种动态中的平衡,营造了大量的简约留白。正因为这些稳定的图式让它的风格得以加强。我们会不会疑惑,由于线条所分割的这些不一样形状的图式可能引起力量的不平衡?我们仍以“乃”字分析,“乃”内部空间是大量的留白,而且留白呈一种向右边倾斜的力,有动态的效果,但是在外轮廓中,是以一个正梯形为主,这在效果上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即内动外静,达到一种平衡。这与颜真卿楷书的“外紧内松”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图式的面积大小也会影响风格,我们将图式分成主次空间,书法家处理空间的手段,其实就是一种书写习惯,而这种书写习惯,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其作品风格的一部分。在怀素《自叙帖》里面,因为是大草,这种反差比较强烈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在《小草》中主要是反映追求均衡、匀称面积相仿的和谐的形式感居多。造型的稳定,也是简洁明快的理性体现。《小草》的稳定图式多不胜数,构成了《小草》元素中最基本的风貌。

(文/李林惠)

未完待续……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