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统赋》有言:“一官成十年之贵,一府就十载富丰,五官俱成,其贵到老。”
不管和谁交往,第一眼看到的,多半是“脸”,然后才是深入交谈,了解人生。
脸的样子的父母给的,“脸色”却多半是个人修炼的结果。
人生百态,皆在面相之中。
那些面相好的人,从改变脸色开始,改变了命运,值得我们高看一眼。
01
面相好,得人助。
有一位老人,在乡野里,不小心跌倒了。他使劲要站起来,但尝试了几次,也无济于事,只能求助过路的人。
老人大声喊道:“喂。”
路人看了看老人,就离开了。
过了一会,路人再次出现。老人又喊道:“喂,帮一把。”
路人还是没有理会。
老人急了,伸出手,抓住一个路人的裤脚。
路人说:“你也一把年纪了,总是喊‘喂’,到底谁是‘喂’呢?”
一番话,让老人羞愧不已。幸好,路人是明事理的人,否则老人就真的危险了。
有句话说得好:“只有慈悲的人,才会遇到慈悲的人。”
当你笑着求帮助时,你会发现,容易多了。如果你逼着别人帮忙,还会被人认为,这是在“讹诈”。
平时,对人说“麻烦、谢谢、请、拜托”之类的文明用语,对别人称呼“先生、女士、老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
嘴巴甜一点,别人的心自然会“软”一些;脸上有善意,很容易唤起别人的同情心。相信,没有人去帮一脸横肉、贼眉鼠眼的人吧。
02
面相好,知进退。
很多人因为放不下面子,导致人际关系很尴尬,或者对自己的位置变动,非常难以忍受。
如何做到进退自如?关键步骤就是“放下面子”,任何时候,都要把自己当成普通人。
“能屈能伸大丈夫”,上得去,下不来,是人生发展的大忌。
北宋官员张咏,在成都做知府时,很多官吏都来参拜。
一个小官,不愿参拜。张咏愤怒地说:“要么辞职,要么参拜。”
小官放下辞职信,就离开了。
张咏一看,上面写着:“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他知道,小官是难得的人才,赶紧追出去,握手言和,把辞职信退还。
一次低头,让张咏留下了“爱惜贤才”的名声。
错了,也要错到底,这是不多的,会让人陷入死胡同。主动认错,积极下坡,你会发现,为人处事非常简单、轻松。
更重要的是,你给了别人面子,自己也会有面子。人和人之间、人和事情之间,化干戈为玉帛。
03
面相好,儿女孝。
很多老人,以为儿女尽孝是应该的,因此没有什么好脸色,还嫌弃儿女给的东西太少了。
我的姐姐,买了棉衣给母亲。母亲说:“我不要这么贵的,就去地摊上买好了。”
姐姐僵住了,不知道怎么办。之后,她再也没有给母亲买过衣服。
隔壁家张阿姨就不一样了,她是“来者不拒”,一概说“好”。因此,儿女帮忙买的东西,特别多。
有些东西,确实不实用,张阿姨就送给需要的人,还宣扬:“这是我儿子送的,你们要感谢我的儿子。”
相比之下,张阿姨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儿女应该孝敬父母,但是父母要记得说“谢谢”。
要相信,天下的年轻人,都希望看到父母好看的脸,而不是回到家,听父母发牢*。
老人需要儿女照顾时,应该学会沟通,而不是野蛮地提要求。老人健康时,多帮一帮儿女,对儿媳也好一点,这是做人的远见。
04
面相好,学识高。
《和董传留别》里写道:“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个人读过的书,不会直接写在脸上,但是“气质”会告诉别人,自己追求正能量的东西,有积极向上的面貌,值得交往。
有一个“智叟谶言”的典故。
唐朝宰相裴度在做官之前,客居洛阳。
他骑马走过天津桥,被两个老者看到了。
一个老者说:“蔡州有兵乱,已经很久了,日子怎么过啊?”
另一个老者说:“原来,救星来了。”
裴度听了他们的话,笑着说:“我一个穷书生,哪里是救星呢?”
令人惊奇的是,裴度第二年就中举了。815年五月,裴度兼任刑部侍郎,受命赴蔡州行营了解军情。
认真想来,老者的预测,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看到了裴度的气质,还有他身后一个书童,扛着很多的书。
“一日无书,面目可憎”,不读书的人,把“无知”两个字写在脸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反过来看,面相好的人,气质不一般,度量很大。
05
当然,我们与人打交道,还要明白“知人知面不知心”的道理,不要被那些“笑面虎”蒙住了眼睛。
判断一个人是否真的面相好,可以借用《麻衣相法》里的说法:“上相不出此五法,拘於口耳眉额手足背腹之间者、 乃庸相士也。”
眼睛里,露出凶狠、狡诈、无精打采的样子,是为恶人;鼓励、坚定、诚实的眼神,是为好人。
脸要自然微笑,不要强作欢颜;嘴巴要稳,不要信口开河;耳朵要灵敏,但是不要吸纳噪声;声音要洪亮,尽量避免“耳语”......
相由心生。众生相,其实是暴露了一个人的心地。
心地善良的人,天助、人助,自助。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