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在树上的小熊和左脚受伤的成年黑熊牵动着大家的心,可谁也没有勇气上前帮大黑熊检查伤口。正在这时,天空淅淅沥沥的下起了雨,还有逐渐变大的倾向。伤口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引发感染,更别提在大雨中碰到水了。大家的心情非常焦急,又缺乏专业的工具,只能打通了救援队的电话。
听闻消息后,救援队第一时间作出响应。山路崎岖,驱车前往,沿着盘山公路一路向上,直到雨下的越来越大,使得车窗玻璃上的视线都变得模糊。心急火燎的救援人员只能把车停在半山腰上,带上专业工具徒步上山。整个过程持续了两个小时,终于来到了受伤黑熊所在的地方。
面对这么一只大家伙,对于众人的防卫心又很强,显然是不可能大家一起上去直接把黑熊抬走了一下的。熊掌的巨大力道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救援人员第一时间做出判断,要给这只黑熊麻醉,等他陷入昏迷后,众人才能把它抬走,可是麻醉应该使用多少剂量呢?救援人员也犯了难。
熊胆可以分解麻醉剂,在博大精深的中医体系中,是一味良药,因此麻醉剂量肯定不能太少。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使用麻醉的最大剂量呢?这就牵扯到了另一个问题,麻醉剂量过大是有可能导致死亡的。麻醉剂不论过多还是过少都不能够达到救援的目的,救援人员在经过商讨后,决定先采用小剂量的麻醉进行尝试。
正在众人商讨这麻醉剂量的细节时,意外的状况发生了。雨天路滑,树枝在雨水的浇灌下也变得湿滑,小黑熊从树枝上跌落了下来。所幸似乎没有伤到哪里,一溜烟的跑进了密林区,远离了人类所在的地方以保护自己。
看到自己的孩子离自己远去,黑熊母亲的心里怎能不焦急?激动的它加快了挣脱捕兽夹的速度,可救援人员们都知道这样的挣脱没有效果,只会加剧他的伤口面积,让情况变得更加难办。因此不能再犹豫该给多少麻醉了?眼下必须立刻行动,让这只焦躁不安的大黑熊冷静下来。
工作人员将麻醉剂针管放入吹箭,从小剂量的麻醉开始试水。等待十几分钟之后,大黑熊依然精神抖擞,不见要昏睡的迹象。救援人员知道这个剂量的麻醉对于大家伙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们又采用了多一倍的剂量注射入黑熊体内。这一次,仅仅过了几分钟之后,大黑熊就陷入了沉睡,麻醉剂终于奏效了。
直到这时救援人员才敢上前,小心翼翼的取下了捕兽夹,仔细的检查黑熊身上的伤口。幸运的是黑熊受伤的地方只是皮外伤,并没有导致骨折。救援人员将止血促进伤口结痂的药粉全部倒在了黑熊的伤口处,几个人一起扶着笨重的熊掌,用纱布一圈一圈的包扎好伤口。
雨水淋湿了土地,大黑熊孤零零的躺在泥地中。麻醉的药效还没有过去,它睁着眼睛动弹不得,一半的救援人员留下来观察他的情况。确认麻醉的剂量是否合适?另外一部分人出发去给这位焦急的母亲寻找他的孩子。
寻找小熊的队伍继续着爬山之路,在一颗大树旁,人们找到了玩耍的小熊。而这已经是密林深处了。小家伙精力还算旺盛,这一路跑的有点远。不过只要找到了它,黑熊母子团圆就不远了。
另一方面,一段时间之后,母熊有了行动能力。这一次它看向人类的眼神不再凶狠,救援人员透过望远镜远远的观察着母熊,母熊向人类所在的方向连连点头,似乎是在感谢人类对于它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