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以黄壤的籍,姓黄的郡望在哪里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3-04-15 12:14:38

文言文阅读——考勤解读

《考试大纲》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为“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具体要求包括:

(1)理解层级(B级)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C级)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E级)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对于文言文阅读来说,主要具备B级和C级两种能力。

籍以黄壤的籍,姓黄的郡望在哪里(1)

重点知识点梳理

一、快速有效地读懂一篇文言文

如何在紧张的考场上快速读懂一篇文言文,解答好题目?有没有一些实用的快速的简便的方法?现将一种切实有效的文言文阅读方法——“三读法”简介如下:

1、初读,整体感知,以“文”会意

(1)看内容是什么

文言文的阅读,整体感知是非常重要的。整体感知包括:文章的体裁是什么,写了哪些人、哪些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品质。

(2)看题注有什么

文本本身固然重要,但标题、尾注、出处这些内容也绝不可忽视,它们是整体把握文意、解决疑难的重要辅助内容。整体感知,就是先抓住文本本身;其次,看标题、选文出处及尾注,看这些为整体把握提供了哪些或明或暗的辅助信息。

之所以这样读,在于文言文本身是“文”。从高考试题来看,无论实词、虚词都强调根据语境答题,更不用说信息的筛选和文意的分析概括。

2、再读,圈点勾画,以“词”疏意

为了读懂文言文,我们可以采取圈画关键词的方法。那么,圈画什么?怎么圈画呢?

一是知人。传记文的写作对象就是人。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具体地说,文章主要人物是谁,这个人有哪些性格特征;次要人物有哪些,和主人公之间有什么关系。因此第一步先圈画出人物的姓名和人物的性格特征,对人物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二是明事。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

三是辨理。所谓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是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

3、三读,借助题目,以“题”悟意

文言文阅读的概括分析题,一般是选择题,往往是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虽然其中有一个错误项在里面,但我们姑且把它当作正确项去看。提前看问题,对于理解文言文,读懂文言文,是很有帮助的。

二、文言虚词辨析六法

相对文言实词来说,文言虚词的意义一般都不很实在,它在句中往往侧重于语法功能,因此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侧重于比较其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对此该如何辨析呢?现介绍六种常用的方法:

1.词性分析法。从词性的角度看,许多虚词是兼职的,即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词性,如“之”有代词、助词、动词三种词性。通过分析词性,以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2.位置分析法。有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如“乎”在句中一般相当于介词“于”(“吾独穷困乎此时也”),而在句末,则一般表疑问或感叹。因而理解虚词的作用和意义时,应注意其使用位置。

3.温故求新法。我们应尽量回顾过去学过的有关虚词的例句及有关知识,将这些例句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习题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比较,从而正确作答。

4.语境判定法。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要理解其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必须根据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确定。

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中的“而”,后句没有紧承前句“一世之雄”,可见“而”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却”等。

5.语法切入法。即通过分析句中的语法结构去理解虚词在句中的用法。

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句中的两个“为”应为动词谓语,译为“是”;末句“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词,因为它不表示实在意义。

6.标志识别法。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掌握课文或成语中出现过的一些特殊文言句式中的标志性虚词,就能帮助我们理解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如:表示被动的“见”“于”“为”“为所”,表示宾语前置的“之”“是”等。

籍以黄壤的籍,姓黄的郡望在哪里(2)

高频考点突破

高频考点一、多义词

一词多义是文言文中常见现象,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一个词有多个义项,一是指一个词可能属于不同的词类。这是文言实词中数量最多,使用频率最高,也最难把握其含义的一类词。

【例1】(2017·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其先尝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桑为业。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岁凶,横道伤*,怨仇众多。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贾贩为事。生子二人,长曰蒙,少曰诵,诵即充父。祖世任气,至蒙、诵滋甚,故蒙、诵在钱唐,勇势凌人。末复与豪家丁伯等结怨,举家徙处上虞。

建武三年,充生。为小儿,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侪伦好掩雀、捕蝉、戏钱、林熙,充独不肯。诵奇之。六岁教书,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臣人之志。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充书日进,又无过失。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经明德就,谢师而专门,援笔而众奇。所读文书,亦日博多。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以笔著文,亦如此焉;操行事上,亦如此焉。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常言人长,希言人短。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好自周,不肯自彰,勉以行操为基,耻以材能为名。众会乎坐,不问不言;赐见君将,不及不对。见污伤,不肯自明;位不进,亦不怀恨。贫无一亩庇身,志佚于王公;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得官不欣,失位不恨。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淫读古文,甘闻异言。世书俗说,多所不安,幽处独居,考论实虚。

充为人清重,游必择友,不好苟交。所友位虽微卑,年虽幼稚,行苟离俗,必与之友。好杰友雅徒,不泛结俗材。俗材因其微过,蜚条陷之,然终不自明,亦不非怨其人。

(王充《论衡·自纪篇》,有删节)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岁凶,横道伤* 凶:凶险

B.闾里未尝让 让:责备

C.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 讽:背诵

D.游必择友,不好苟交 苟:草率,随便

【答案】A

【解析】凶:指庄稼收成不好。这一义项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学习过,原文是“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参考译文

王充,是会稽郡上虞县人,字仲任。他的祖上曾从军立有军功,被封为会稽郡的阳亭侯。才一年就因变乱而失去了爵位和封地,于是就在那里落了户,以种地养蚕为业。曾祖父王勇好意气用事,结果跟很多人都合不来。灾荒年头,拦路*伤过人,因此仇人众多。正好赶上社会动乱,(他的祖父)担心被仇人抓住,(于是)祖父王汎领着全家肩挑车载所有家当,准备到会稽郡安家,但中途在钱唐县留了下来,以经商为业。祖父有两个儿子,长子叫王蒙,次子叫王诵,王诵就是王充的父亲。王家祖祖辈辈纵任意气,到了王蒙、王诵就更厉害了。所以王蒙、王诵在钱唐县又仗恃自己的勇力欺凌别人。后来,又与豪强丁伯等结下了怨仇,全家又搬到上虞县居住。

建武三年,王充出生。王充小时候,跟同辈的伙伴一起玩,不喜欢轻慢戏弄。小伙伴们都喜欢捉鸟、捕蝉、猜钱、爬树,只有王充不愿玩这些。王诵对此感到很惊奇。王充六岁时,家里就教他写字,王充恭厚友爱孝顺,很懂礼貌,庄重寡言,有成年人的气派。父亲没有打过他,母亲没有责备过他,乡邻没有指责过他。八岁进书馆学习,书馆里的小孩子有一百多人,都因为有过失而脱去衣服受责打,或者因为字写得难看而被鞭打。只有王充的书法日见进步,又没有什么过失。学完了识字书写课程,就离开了教写字的老师,去学习《论语》和《尚书》,每天能背诵上千字。读通了经书,品德也修养好了,就又辞别老师而去专门钻研学问,王充一写出文章,大家就觉得惊奇。他所读的书,也一天比一天多。王充才能虽高但不喜欢随便写作,口才很好可是不好与人谈论对答。不是志同道合的人,他可以整天不说话。他的论说初听似乎与大家的看法相违背,但听到最后,大家就会认为他的观点是对的。王充写文章也是如此,行事为人和侍奉尊长也是如此。王充不图在社会上出名,不为个人的利害去求见长官。经常说别人的长处,很少说别人的缺点。能够原谅别人的大错,也惋惜别人细小的过失。喜欢隐藏自己的才能,不愿自我炫耀,尽力把修养操行作为做人的根本,而羞于靠才能来获取名声。众人聚会坐在一起,不问到自己便不说话;被国君和将领接见时,考虑不周到就不对答。受到污蔑中伤,也不愿自我辩解;官位不升迁,也不怀有怨恨。穷得连寓身的简陋住宅都没有,但心情比王公大人还要舒畅;卑贱得连斗石的俸禄都没有,而心情却与有万钟俸禄的人差不多。做了官不欣喜,丢了官也不悔恨。处在逸乐之中但不放纵自己的*,处在贫苦之中却不降低自己的气节。沉迷于阅读古文,乐于听闻不同的言论。当时流行的书籍和世俗传说,有许多不妥当的地方,于是就一个人深居简出,考查论证它们的虚实真伪。

王充为人清高稳重,结交朋友很注意选择,从不随便与人结交。结识的人地位虽卑微,年纪虽轻,但如果他的品行不同于世俗,就一定和他交朋友。王充好结交杰出高雅的人,不喜欢滥交庸俗之辈。有些庸俗之辈,就抓住他的一些微小的过失,匿名攻击陷害他,但王充始终不为自己辩白,也并不因此而怨恨那些人。

【知识储备】一个词有多种含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而且属于不同词类。学习一词多义知识,可以从词的本义推断引申义。如“引”:

籍以黄壤的籍,姓黄的郡望在哪里(3)

【解题技巧】多角度推断实词含义,双重代入准确判断

1.多角度推断实词含义

(1)根据语句结构进行推断。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使用对比手法以及对偶、互文、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语句。对于这些语句,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结构推断加点实词的含义,比如“追亡逐北”(贾谊《过秦论》)是并列式结构,即“追亡”“逐北”,该句的整体意思是“追击逃走的败兵”。该句使用了互文的手法,从“追”“逐”都是“追击”的意思可推断“亡”“北”的意思一致,都是指“逃跑(的人)”。

(2)联系成语意思进行推断。现代汉语中使用的成语绝大部分来自古代汉语,因此,判断古代汉语中实词的意思时可以联系成语的意思。

(3)联系已学课文进行推断。试题中加点实词看似与课文没有任何关联,但通过联系课文中学过的相关内容可知,加点实词的意思大多在教材中出现过。

2.用“双代入”法判断实词含义正误

“双代入”法,即将选项中给出的实词的含义代入语句中,然后再把这个句子代入相关语段中,以此判断词语的意思的正误。

【变式探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趍(同“趋”)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至于郢。见楚王,曰:“臣闻大王举兵将攻宋,计必得宋而后攻之乎?亡其苦众劳民,顿兵挫锐,负天下以不义之名,而不得咫尺之地,犹且攻之乎?”王曰:“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墨子曰:“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宋。”王曰:“公输,天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墨子曰:“令公输设攻,臣请守之。”于是公输般设攻宋之械,墨子设守宋之备。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于是乃偃兵,辍不攻宋。

(节选自《淮南子·修务训》)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墨子闻而悼之 悼:哀悼

B.足重茧而不休息 重:重叠

C.九攻而墨子九却之 却:打退

D.于是乃偃兵 偃:停止

【答案】A

【解析】A项,“悼”的常见义项有“悲伤,悲痛”“恐惧”“哀悼,悼念”等。结合上下文可知,墨子听说“楚

参考译文

过去楚国想要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以后很担心这件事。他从鲁国出发赶路十天十夜,脚上长了层层的老茧也不肯休息,撕下衣衫包裹住脚又向前赶路,到达楚都郢城。拜见楚王,说:“我听说大王您要兴兵攻打宋国,您是估计一定能攻占宋国后才决定攻打的吗?还是要使民众劳苦,损兵折将,蒙受被天下指责为不义的名声,却得不到尺寸之地,(这样)仍要进攻吗?”楚王说:“果真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攻打它呢?”墨子说:

“我看大王您一定有损道义却又得不到宋国。”楚王又说:“公输般是天下有名的工匠,制造了云梯这种器械,假设用云梯来攻宋,为什么不能取胜?”墨子回答说:“让公输般设置云梯来攻城,请允许我来防守。”于是公输般设置攻城的器械,墨子设置守城的装备。公输般多次攻城,墨子多次打退他,始终攻不进城内。于是楚王只得收兵,停止对宋国的进攻。

高频考点二、活用词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

例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且其繇曰:‘专之渝,攘公之羭。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必不可!”弗听,立之。生奚齐。其娣生卓子。

及将立奚齐,既与中大夫成谋。姬谓大子曰:“君梦齐姜,必速祭之!”大子祭于曲沃,归胙于公。公田,姬寘诸宫六日。公至,毒而献之。公祭之地,地坟;与犬,犬毙;与小臣,小臣亦毙。姬泣曰:“贼由大子!”大子奔新城。公*其傅杜原款。或谓大子:“子辞,君必辩焉。”大子曰:“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我辞,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乐。”曰:“子其行乎?”大子曰:“君实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人谁纳我?”十二月戊申,缢于新城。姬遂谮二公子曰:“皆知之。”重耳奔蒲,夷吾奔屈。 学#科网

(节选自《左传·僖公四年》)

初,晋侯使士

为二公子筑蒲与屈,不慎,置薪焉。夷吾诉之。公使让之,士

稽首而对曰:“臣闻之:‘无丧而慼,忧必仇焉。无戎而城,仇必保焉。’寇仇之保,又何慎焉?守官废命,不敬;固仇之保,不忠。失忠与敬,何以事君?《诗》云:‘怀德惟宁,宗子惟城。’君其修德而固宗子,何城如之?三年将寻师焉,焉用慎?”退而赋,曰:“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及难,公使寺人披伐蒲。重耳曰:“君父之命不校。”乃徇曰:“校者吾仇也。”逾垣而走。彼斩其祛。逐出奔翟。

(节选自《左传·僖公五年》)

六年春,晋侯使贾华伐屈。夷吾不能守,盟而行。将奔狄,郤芮曰:“后出同走,罪也。不如之梁,梁近秦而幸焉。”乃之梁。

(节选自《左传·僖公六年》)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祭之地,地坟 坟:像坟一样隆起

B.被此名也以出 被:遭受,蒙受

C.君其修德而固宗子 固:巩固

D.夷吾不能守,盟而行 盟:在结盟时

【答案】 D

【解析】A项,“地坟”,“地”是名词,作主语;“坟”是名词,但在这个句子中要作谓语,由此判断“坟”在此句中是名词作动词,解释为“像坟一样隆起”,故该项解释正确。B项,由语境可知,此处是说蒙受了不好的名声,且“被”本就有“遭受,蒙受”的意思,故该项解释正确。C项,“固”后有名词“宗子”,结合语境可以判断“固”应该是动词,这里说的是“巩固宗子的地位”,由此可以判断“固”解释为“巩固”正确。D项,“盟”后有“而”和“行”,“行”是动词,可以理解为“逃跑”“离开”,“而”表顺承,由此推断“盟”是动词,解释为“结盟”,故该项解释为“在结盟时”是错误的。故答案为D项。

参考译文

当初,晋献公想把骊姬立为夫人,便用龟甲来占卜,结果不吉利;然后用蓍草占卜,结果吉利。晋献公说:“照蓍草占卜的结果办。”卜人说:“蓍草占卜不灵验,龟卜很灵,不如照灵验的办。再说卜辞说:‘专宠过分会生变乱,会夺去您的所爱。香草和臭草放在一起,过了十年还会有臭味。’一定不能这么做。”晋献公不听卜人的话,把骊姬立为夫人。骊姬生了奚齐,她随嫁的妹妹生了卓子。

到了快要把奚齐立为太子时,骊姬早已和中大夫有了预谋。骊姬对太子申生说:“国君梦见了你母亲齐姜,你一定要赶快去祭祀她。”太子到了曲沃去祭祝,把祭祝的酒肉带回来献给晋献公。晋献公在外打猎,骊姬把祭祀的酒肉在宫中放了六天。晋献公打猎回来,骊姬在酒肉中下了毒药献给献公。晋献公洒酒祭地,地上的土凸起成堆;拿肉给狗吃,狗被毒死;给官中小臣吃,小臣也死了。骊姬哭着说:“是太子想谋害您。”太子逃到了新城,晋献公*了太子的师傅杜原款。有人对太子说:“您要申辩。国君一定会辨明是非。”太子说:“君王如果没有了骊姬,会睡不安,吃不饱。我一申辩,骊姬必定会有罪。君王老了,我又不能使他快乐。”那人说:“您想出走吗?”太子说:“君上还没有明察骊姬的罪过,我带着*父的罪名出走,谁会接纳我呢?”十二月二十七日,太子申生在新城上吊自尽。骊姬接着又诬陷重耳和夷吾两个公子说:“他们都知道申生的阴谋。”于是,重耳逃到了蒲城,夷吾逃到了屈城。

(节选自《左传·僖公四年》)[来源:Zxxk.Com]

当初,晋献公派大夫士

为重耳和夷吾修筑蒲城和屈城,不小心,在城墙里放进了柴草。夷吾把这件事告诉了献公。晋献公

派人责备士

。士

叩头回答说:“臣下听说:‘没有丧事而悲伤,忧愁就会随之而来。没有战事而筑城,仇敌必然借以守卫。’既然仇敌会来占领,又何必那么谨慎呢?在官位而不接受君命,这是不敬;加固仇敌的城池,这是不忠。失去了恭敬和忠诚,拿什么来侍奉国君呢?《诗》说:‘心怀德行就是安宁,同宗子弟就是坚城。’国君如果能修养德行并巩固宗子的地位,有什么城池比得上呢?三年之后就要用兵,哪里用得着那么谨慎?”士

退下来后作了首诗说:“狐皮袍子毛蓬松,一个国家有三位主人,我该跟从哪一个?”

到太子申生被*害的灾祸发生时,晋献公派寺人披去攻打蒲城。重耳说:“君父的命令不能违抗。”于是他通告众人说:“违抗君命的人就是我的仇敌。”重耳翻墙逃走,寺人披砍掉了他的袖口。重耳于是逃亡到了翟国。

(节选自《左传·僖公五年》)

鲁僖公六年的春天,晋献公派贾华去攻打屈城。夷吾坚守不住,与屈人订立盟约后出走。夷吾准备逃往狄国,卻芮说:“你在重耳之后逃到狄国去,这证明了你有罪,不如去梁国。梁国靠近秦国,而且得到秦国的信任。”于是夷吾去了梁国。

(节选自《左传·僖公六年》)

【知识储备】

1.名词的活用

(1)活用为一般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名词+名词。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用作动词。如:

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句中的“籍”和“封”原来都是名词,在句中用作动词,分别解释为“登记”和“查封”。

②数词作状语+名词。如: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句中的“目”原来是名词,解释为“眼睛”;这里用作动词,解释为“递眼色”。

③能愿动词+名词。如:

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句中的“刃”原来是名词,解释为“刀刃”;这里用作动词,解释为“*”。

④所+名词。如: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句中的“罾”原来是名词,解释为“渔网”;这里用作动词,解释为“用渔网捕”。

⑤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作谓语中心语,而名词又处于谓语中心语的位置,那么这个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如:

沛公军霸上。(《鸿门宴》)

句中没有动词,我们就可以推断“军”应是动词,“驻扎”的意思。

(2)名词作状语。

①表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如:

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句中的“翼”作“蔽”的状语,解释为“像翅膀一样”。

②表动作行为(或待人、接物)的态度、方式。如:

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句中的“兄”作“事”的状语,解释为“像对待兄长一样”。

③表动作行为的工具。如: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句中的“箕畚”作“运”的状语,解释为“用箕畚”。

④表动作行为的处所。如:

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句中的“廷”作“见”的状语,解释为“在朝堂上”。

⑤表动作行为的方向。如:

操军破,必北还。(《赤壁之战》)

句中的“北”作“还”的状语,解释为“向北方”。

(3)名词的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名词必带宾语,且这个名词使这个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发生某种变化。翻译时应译成兼语式。如:

宦士三百人于吴。(《勾践灭吴》)

句中的“宦”用作动词,解释为“使……担任官职”。

(4)

名词的意动用法。其特点也是名词必带宾语,且是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

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句中的“鄙”用作动词,解释为“当作边邑”。

2.动词的活用

(1)动词用作名词。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明显地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或“之”字。如:

其继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

句中的“继”用作名词,解释为“继承的人”。

(2)动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使+对象+动词。如: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烛之武退秦师》)

句中的“亡”解释为“使……灭亡”。

(3)动词的为动用法。即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发出的。如: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句中“死国”中的“死”解释为“为……而死”。

3.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用作名词。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之”等字或数词。如:

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句中的“乏困”用作名词,解释为“缺少的东西”。

(2)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如: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

句中的“短”用作动词,解释为“陷害,说别人的坏话”。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后,使得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

句中的“弱”用作动词,解释为“使……弱小”。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以……为……”或“把……当作……”。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句中的“美”用作动词,解释为“认为……美”。

【变式探究】阅读下面的文段,解一解加点词的含义,想想它们在用法上有什么特点。

高频考点四、通假字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字形相近的字代替本字。对于它,除靠平时的积累外,还要依据通假条件(读音相同或者字形相近),判断该字是否通假。

例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三穿既决,水流疏分,指状表目,亦谓之三门矣。山在虢城东北,大阳城东也。《搜神记》称:“齐景公渡于江、沈之河,鼋衔左骖,没之,众皆惕。古冶子于是拔剑从之,邪行五里,逆行三里,至于砥柱之下,乃鼋也。左手持鼋头,右手挟左骖,燕跃鹄踊而出,仰天大呼,水为逆流三百步,观者皆以为河伯也。”亦或作“江沅”字者也。若因地而为名,则宜在蜀及长沙。案《春秋》,此二土并景公之所不至,古冶子亦无因而骋其勇矣。刘向叙《晏子春秋》,称古冶子曰:“吾尝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流。当是时也,从而*之,视之乃鼋也。”不言江、沅矣。河伯本非江神,又河可知也。河之右侧,崤水注之。水出河南盘崤山,西北流,水上有梁,俗谓之鸭桥也。历涧东北流,与石崤水合。水出石崤山。山有二陵: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北陵,文王所避风雨矣。言山径委深,峰阜交荫,故可以避风雨也。秦将袭郑,蹇叔致谏而公辞焉。蹇叔哭子曰:“吾见其出,不见其入。晋人御师必于崤矣,余收尔骨焉。”孟明果覆秦师于此。……河水翼岸夹山,巍峰峻举,群山叠秀,重岭千霄。郑玄案《地说》:“‘河水东流,贯砥柱,触阏流。’今世所谓砥柱者,盖乃阏流也。砥柱当在西河,未详也。”余按:郑玄所说非是。西河当无山以拟之。自砥柱以下,五户已上。其间百二十里,河中竦石桀出,势连襄陆。盖亦禹凿以通河,疑此“阏流”也。其山虽辟,尚梗湍流,激石云洄,澴波怒溢,合有十九滩,水流迅急,势同三峡,破害舟船,自古所患。

(节选自《水经注》)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见水中若柱然 见:通“现”,显露,出现

B.邪行五里 邪:通“斜”,歪斜

C.贯砥柱, 触阏流 阏:通“阙”,阻塞

D.河中竦石桀出 竦:通“耸”,耸立

【答案】 C

【解析】判断语句中是否存在通假现象,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把握语句中每一个词语的意思,如果

参考译文

砥柱,是山的名字。当年大禹治水的时候,挡住水流的山岭需要被凿开,于是挖开山岭用来疏通河流。河水分流了,绕着山脉流过去,山峰立在水中,就像柱子一样,于是被称为砥柱。多次穿过以后就冲出了缺口,水流通过分成了多股,按照形状来给它起名目,所以又叫作三门。山在虢城的东北、大阳城以东。《搜神记》说:“齐景公在江、沈之河渡水,有大鳖张口咬住了左边那匹拉车的马,拽入水中,众人都大惊失色。古冶子于是拔剑下水追踪它,斜行了五里,又逆行了三里,到了砥柱下面,一看原来是一只大鳖。他左手抓着鳖头,右臂挟着那匹马,身轻如燕如鹄,矫捷地腾跃而出,仰

天大叫,震得河水倒流了三百步,岸上看的人都以为是河伯。”江、沈河也有把它叫作“江沅”的。如果是因地命名的话,就应当位于蜀地和长沙了。按照《春秋》来看,这两个地区齐景公都没到过,那么古冶子也就无从施展他的神勇了。刘向为《晏子春秋》作序,说古冶子曾讲过:“我以前过河时,大鳖叼住左边那匹拉车的马,钻进砥柱的急流。这时我就追踪它并下水*了它,一看原来是一只大鳖。”他没有提过江沅。河伯本来就不是江神,可知记载中的地点是河水。河水右边有崤水注入。崤水发源于河南的盘崤山,往西北流,水上有桥,俗称鸭桥。经山涧往东北流,与石崤水汇合。石崤水发源于石崤山。此山有两座丘陵:南陵有夏后皋的坟墓,北陵是周文王避风雨的地方。说是山路曲折幽深,峰峦与丘冈夹峙荫蔽,所以可避风雨。秦将要攻打郑国,蹇叔进谏而穆公不纳。蹇叔对他的儿子哭着说:“我看着你出去,不会再见你回来了!晋人率领军队一定会在崤山抵抗的,我在那儿给你收尸吧!”孟明果然大败,秦军在这里覆没……河水两岸都是山,峰峦巍然高耸,群山翠色重重,上接云霄。郑玄说明《地说》:“‘河水东流,穿过砥柱,冲激着阻碍水流的礁石。’现在所说的砥柱,大概就是这些礁石了。砥柱应当在西河,不大清楚。”我认为:郑玄说得不对。西河并没有像这样的山。自砥柱以下,五户滩以上,其间流程一百二十里,河中礁石参差屹立,形势与岸上陆地相连。大概也是大禹开凿过疏通河水的,想来就是所谓阻碍水流的礁石了。这里的山虽然开凿过,但仍梗塞着湍急的河水;巨浪冲激礁石,腾起一片云雾,汹涌的旋涡狂奔怒溢,这一段共有十九处礁滩,水流又快又急,形势与三峡相似,触礁破船,自古以来就是灾患。

【知识储备】常见通假字

A

案:通“按”,审察,察看。如:“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B

罢:通“疲”,疲劳。如:“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颁:通“斑”,头发花白。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通“版”,字版。如:“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通“曝”,晒。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暴:通“曝”,暴露,显露。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忠义暴于朝廷。”

倍:通“背”,背叛,违背。如:“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被:通“披”,覆盖在肩背上。如:“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俾倪:通“睥睨”,斜着眼看。如:“见其客朱亥,俾倪。”

辟:通“避”,躲避。如:“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如:“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困顿,失败。如:“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疲惫,衰败。如:“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宾:通“傧”,迎接客人的人。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不:通“否”,不。如:“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在用肯定、否定式表示选择的句子里,表示否定的一方面。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C

材:通“才”,才能。如:“食之不能尽其材。”

裁:通“才”,刚刚。如:“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采:通“彩”,颜色,彩色。如:“须臾成五采。”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仓:通“苍”,黑色。如:“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藏:通“脏”,脏腑。如:“未至二三里,摧

藏马悲哀。”

唱:通“倡”,倡导。如:“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钞:通“抄”,抄写。如:“道中手自钞录。”

绌:通“黜”,罢免官职。如:“屈平既绌。”

从:通“纵”,合纵,联合抗秦。如:“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厝:通“措”,放置。如:“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D

当:通“挡”,抵挡。如:“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党:通“倘”,倘若,偶然。如:“党同文、昭之德,岂不大哉?”“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

道:通“导”,引导。如:“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与之争。”

得:通“德”,恩惠。如:“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丁宁:通“叮咛”,嘱咐。如:“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读:通“逗”,文中需要停顿的地方。如:“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度:通“渡”,渡过,越过。如:“一夜飞度镜湖月。”

队:通“坠”,坠落。如:“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堕:通“隳”,毁弃。如:“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

E

而:通“尔”,你,你的。如:“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尔:通“耳”,罢了。如:“无他,但手熟尔。”“非死则徙尔。”

F

蕃:通“繁”,多。如:“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反:通“返”,返回。如:“人穷则反本。”“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奉:通“俸”,俸禄,薪俸。如:“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

奉:通“捧”,两手托着。如:“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父:通“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如:“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G

盖:通“盍”,何不,为什么。如:“盖亦反其本矣。”“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干:通“岸”,河岸。如:“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估:通“贾”,商人。如:“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灌:通“盥”,浇水洗手,泛指洗。如:“媵人持汤沃灌。”

H

衡:通“横”,梗塞,指不顺。如:“困于心,衡于虑。”

华:通“花”,花,开花。如:“彼采其华,我收其实。”“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

还:通“环”,绕。如:“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旋”,回转,掉转。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皇:通“凰”,凤凰。如:“鸾鸟凤皇,日以远兮。”

麾:通“挥”,指挥。如:“麾众拥豪民马前。”

惠:通“慧”,聪明。如:“甚矣,汝之不惠。”

惛:通“昏”,昏乱糊涂。如:“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J

机:通“几”,预兆。如:“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疾:通“嫉”,嫉妒,憎恨。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籍:通“藉”,铺垫。如:“使薄敛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

纪:通“记”,记载。如:“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

贾:通“价”,钱。如:“如有营,予佐尔贾。”

简:通“拣”,挑选,选拔。如:“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见:通“现”,暴露,露出来。如:“图穷而匕首见。”

景:通“影”,影子。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鸠:通“纠”,纠集。如:“豪民子闻难,鸠宗族僮奴百许人。”

沮:通“阻”,阻止,阻挡。如:“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

具:通“俱”,全,都,引申为详细。 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距:通“拒”,把守。如:“距关,毋内诸侯。”

决:通“诀”,诀别,离别。如:“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掘:通“倔”,顽强,固执。如:“惟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

L

雷:通“擂”,敲击。如:“官家出游雷大鼓,细乘犊车开后户。”

离:通“罹”,遭遇。如:“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如:“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陵:通“凌”,凌驾,凌侮。如:“楚强,陵江汉间小国。”“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

陇:通“垄”,高地。如:“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录:通“碌”,平凡,平庸。如:“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戮:通“勠”,并力,尽力。如:“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M

甿:通“氓”,耕田的人。如:“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

莫:通“暮”,日落的时候,引申为晚、末。如:“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莫春者,春服既成。”

N

内:通“纳”,接纳,接受,放入。如:“距关,毋内诸侯。”“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

女:通“汝”,人称代词。如:“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O

殴:通“驱”,驱逐。如:“今殴民而归之农。”

P

畔:通“叛”,背叛,离开。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Q

契:通“锲”,用刀刻。如:“斯契船而求剑,守株而伺兔也。”

禽:通“擒”,捕捉。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诎:通“屈”,屈曲。如:“诎右臂支船。”

取:通“娶”,婚娶,迎娶。如:“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阙:通“缺”,缺点。如:“必能裨补阙漏。”

S

善:通“缮”,修治,拭擦。如:“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杓:通“勺”,酒器。如:“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沈:通“沉”,程度深。如:“沈醉不知归路。”

生:通“性”,资质,禀赋。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受:通“授”,给,与。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孰:通“熟”,煮熟。如:“宰夫胹熊蟠不孰,*之。”

孰:通“熟”,仔细。如:“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属:通“嘱”,嘱托,托付。如:“属予作文以记之。”

说:通“悦”,高兴,愉快。如:“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T

太:通“大”,大部分。如:“死者太半。”

庭:通“廷”,国君听政的朝堂。如:“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涂:通“途”,道路。如:“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涂者。”

W

亡:通“无”,没有。如:“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 “河曲智叟亡以应。”

无:通“毋”,不要。如:“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X

销:通“消”,消散。如:“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希:通“稀”,稀疏,稀少,罕见。如:“鼓瑟希,铿尔。”

县:通“悬”,挂。如:“县明太祖御容于明伦堂,率众拜且哭。”

乡:通“向”,对着,朝着。如:“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邪:通“耶”,呢,吗。如:“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羞:通“馐”,食物。如:“玉盘珍羞直万钱。”

虚:通“墟”,集市。如:“之虚所卖之。”

畜:通“蓄”,积聚,储藏。如:“故其畜积足恃。”

Y

燕:通“宴”,安逸,安闲。如:“燕坐于华堂之上。”

燕:通“宴”,饮宴。如:“集宾友酣燕。”

邀:通“要”,要挟。如:“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

要:通“邀”,约定。如:“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要:通“邀”,邀请。如:“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

已:通“以”,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如:“从此已去,勿复如是!”

已:通“矣”,了。 如:“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以:通“已”,止。如:“无以,则王乎?”

佚:通“逸”,安逸,安闲。如:“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

益:通“溢”,涨水。如:“澭水暴益。”

有:通“又”,更。如:“殆有甚焉。”

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如:“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再一次。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员:通“圆”,圆形。如:“以精铜铸成,员经八尺。”

原:通“源”,源泉。如:“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芸:通“耘”,锄草。如:“植其杖而芸。”

Z

蚤:通“早”,时间在先的,还没到时候。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责:通“债”,欠别人的钱财。如:“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曾:通“增”,增加。如:“曾益其所不能。”

振:通“震”,震动。如:“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振:通“赈”,救济。如:“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支:通“肢”,肢体。如:“四支犹温,一目未瞑。”

知:通“智”,智慧。如:“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直:通“值”,价钱,代价,价值。如:“系向牛头充炭直。”“昂其直,居为奇货。”

指:通“旨”,旨趣。如:“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质:通“贽”,见面礼。如:“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质:通“锧”,刑具,*人时作垫用的砧板。如:“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椎:通“锤”,①兵器;②锤击。如:“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晋鄙。”

濯:通“浊”,肮脏,水不清。如:“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卒:通“猝”,仓促。如:“五万兵难卒合。”

尊:通“樽”,古代盛酒的器具。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坐:通“座”,座位。如:“直上载公子上坐。”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这是上部分,剩下的发不完,有完整版的可打印的电子版。(需要电子版可以加*18092972033)

本资料由公众号:李老师ivy 整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