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的冠状切面图,内膀胱和外膀胱的示意图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11 20:45:01

膀胱的冠状切面图,内膀胱和外膀胱的示意图(1)

前言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及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LRP)是治疗局限性和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的重要方法。前列腺突入膀胱(Intravesical Protrusion of Prostate,IPP)是LRP术中面临的困难局面,可能会对多个手术步骤造成影响:首先,突入膀胱的前列腺腺体会影响术者判断膀胱颈的界限和输尿管管口等重要解剖标志;其次,突入膀胱腺体的遮挡会造成膀胱后壁的离断困难,进而影响术者寻找输精管和精囊;另外,突入膀胱腺体和体积巨大的前列腺膀胱颈口一般较大,吻合张力大,大部分患者需要膀胱颈口重建。既往临床研究结果提示,IPP与手术时间延长、出血量增加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比率增高等有关,另外IPP可能会对LRP术后控尿功能恢复造成负面影响。

膀胱的冠状切面图,内膀胱和外膀胱的示意图(2)

图1 前列腺突入膀胱的核磁表现

膀胱的冠状切面图,内膀胱和外膀胱的示意图(3)

图2 IPPL:冠状位测量突入膀胱的前列腺组织顶点至膀胱基底部的垂直距离

IPP对前列腺癌患者术后控尿功能的影响分析

我们前期的回顾性研究[1]结果提示IPPL(见图2)对前列腺癌术后早期控尿功能恢复情况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对于前列腺明显突入膀胱的前列腺癌患者,术前应充分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术后发生控尿功能延迟恢复的风险。

IPPL引起控尿功能延迟恢复的主要原因包括:

1.对于前列腺明显突入膀胱者,保留膀胱颈部较为困难,对于尿道内括约肌的破坏相对较大,影响患者在LRP术后保持足够尿道内压力;

2.在大体积前列腺及前列腺明显突入膀胱的患者中,出现膀胱出口梗阻及膀胱功能失调的患者比率明显升高,此类患者术前即有可能存在膀胱过度活动,而术后膀胱不稳定及不自主收缩会造成膀胱内压力异常升高,进而导致尿失禁;

3. IPPL与前列腺体积(PV)明显相关,巨大体积的前列腺会导致手术空间狭小,对术中保留神经血管束及保留功能性尿道长度均会产生影响,而神经血管束损伤及功能性尿道长度缺损也是引起患者术后控尿功能延迟恢复的重要因素。

我们在研究[1]中根据不同的IPPL将患者分为两组(B1组:前列腺无明显突入膀胱,IPPL<5mm;B2组:前列腺明显突入膀胱,IPPL≥5mm),研究IPPL对RP术后控尿功能恢复的影响。

膀胱的冠状切面图,内膀胱和外膀胱的示意图(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