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弹词描金凤,张如君长篇弹词描金凤全集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05 19:57:45

长篇弹词描金凤,张如君长篇弹词描金凤全集(1)

请您先在喜马拉雅中,输入“苏州评弹的曲牌”,然后选“金绞丝 描金凤 误出胥关 张如君 刘韵若”,听到录音后,再看我以下记录的唱词。请记住:我是“三航局培训中心教师”,内容每天更新,谢谢您的支持!

(白:阿二,船怎么不动呀? 啊呀,我缆绳还没有解。 这正是 “摇了半天的船,缆绳还没有解!”你在做什么? 我在点灯笼呀, 你快点呀! 阿二把灯笼点好,挂在船篷上,再解缆绳抽跳板,拿起篙子用力一撑, 只见小船朝对岸射箭般地开了过去!)

对唱:阿二忙撑篙,阿大橹来摇,连连那格扳艄,船头方向调,摇呀摇,摇到江心波涛浪涛涛,浪涛涛。 北风像老虎叫,小船像树叶飘,幸得那格对岸有人喊叫,若有摇到岸边点着一篙,码头靠。阿二把绳撩,转身望岸上跳,眯花眼笑说客人你勿要心焦,仔细瞧原来是酒鬼江湖笃招,大好佬。

长篇弹词描金凤,张如君长篇弹词描金凤全集(2)

书台伉俪张如君 、刘韵若年轻时的照片。

【演员介绍】珠联璧合,勤耕不辍,继续倾听弦索伉俪张如君、刘韵若

对于喜爱评弹的观众来说,张如君、刘韵若是两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他们既是戏台上的黄金拍档,又是生活中的恩爱夫妻,琴瑟和鸣、比翼双飞已超过六十载,成为曲艺界的一段佳话。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可以说是评弹艺术的黄金时代,张如君、刘韵若这对夫妻档的艺术生涯也逐渐步入鼎盛时期。

1958年,他们加入了民营红旗评弹队,1959年又作为业务尖子,被吸收入上海评弹团,从“散养”的民间艺人成为了国家院团重点培养的青年演员。当年作为评弹界的第一个国家院团,上海评弹团名家云集、佳作迭出。在这里张如君、刘韵若不仅以夫妻档继续合作,也分别与蒋月泉、杨振雄等前辈艺术家搭档演出,在实践中学习进步,艺术水准更上层楼。

1963年,刘韵若创排了中篇评弹《晴雯》,为了塑造好这个角色,她在叔父刘天韵的指导下刻苦钻研、悉心揣摩,投入了大量心血,作品还得到了陈云同志的肯定。

在张如君、刘韵若的诸多作品中,根据同名电影改编而成的《李双双》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当年为了改编好这部新书,夫妻俩携手下农村体验生活,精心打磨、反复推敲,最终成就了一部享誉书坛的经典之作。

上世纪90年代,年届六旬的张如君、刘韵若逐渐淡出舞台,但他们退而不休,依然勤耕不辍,将《描金凤》、《双金锭》等一系列原本只靠口传心授,并无文字剧本的作品加以整理出版,为后辈的学习传承创造便利,为评弹艺术宝库留下了珍贵资料。与此同时,他们也致力于创作,其中长篇弹词《弦索春秋》由他们早年创作的中篇弹词《说书先生》丰富发展而来,前后耗费十余年心血,表现了评弹艺人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而这部荡气回肠的作品,也正是两位艺术家为评弹事业奉献一生的真实写照。

“评弹艺人可歌可泣,要成名成家是奋斗人生,因为是自己的生活,我就把评弹艺人的一生奋斗,怎么奋斗,就写了一部书。”——张如君。(摘自百度)

【曲牌介绍】金绞丝调,民间曲调。渊源于明代“双叠翠”,弹词从苏滩“鲜花调”吸收后,在历代传唱中曲调有所演变,并名为“金绞丝”(与“银绞丝”相对),曲调朴实、亲切。传统弹词《描金凤》中钱笃招醉酒摆渡时,传家即唱此曲牌。

(摘自《评弹文化词典》)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