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图片 手绘 素描 简笔画,核舟记的详细景物素描画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3-04-15 11:16:01

宋水官核雕作品《乘风破浪》

核雕,讲究因型就势,器随型变,因此,不同的核型适合不同的题材。一千枚核仁中或许只能挑选到一个可以用的。挑核、磨刀、绘稿、打磨、刻线、粗雕、刻窗边、镂空……成品核雕精美异常,而制作过程更是需要细心和极强的耐心,稍有不慎,前功尽弃。熟能生巧,我们总觉得手艺人对待手中的工艺品只是需要时间和耐力的打磨,殊不知,能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这群人对于他们赖以为生的技艺不仅满足于熟练,他们想让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

琢磨了一辈子核雕,宋水官对核雕工艺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2009年,宋水官曾经做过一枚惊艳世人的核舟记《乘风破浪》,长不过4.5厘米的核舟上竟然载了23个人,个个栩栩如生,凭借这件作品他摘取了2009年山花奖。然而当大家都惊叹于他纯熟的技艺的时候,他却觉得核舟不一定人越多就越好,太多了只能展示头部,反而是少一些的人能很好地布局,并让每个人的面部、衣服细节都能刻画得淋漓尽致。尽管在常人看来他已经是核雕领域的宗师了,他自己还是会亲手制作核雕,他说,越老,越有干劲儿。他还想让核雕走向世界,为更多的人所知道、所喜爱。这或许就是传统手工艺历久弥新的独特魅力吧!

近年来,国内文化类综艺呈上升姿态,跟匠人、传统工艺挂钩的综艺、纪录片也不在少数。因为有着无法取代的价值内核,能够带来民族文化自豪感,这类节目在观众心中有着先天的好感度。而《讲究》之所以取名为“讲究”,除了有精良的制作用来展示出鲜为人知的中国传统手工艺,传达出每个手艺人别致的工匠精神之外,更唤起了大家对慢生活的向往。除了正在播出的第四季之外,《讲究》前三季所讲述的技艺也非常精彩、传奇,包括榫卯、建盏、汉刻、铠甲、银炉、竹隐、雕版、团扇、点翠、砖雕、面线等共计25期内容。当这些传统技艺被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讲究》想要传达的精神便也种进了大家的心里。

精致的生活不因物质的富足而丰满,讲究,是一场当代的文艺复兴。

1935年,杨绛和丈夫钱钟书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求学。当时手头的拮据让杨绛精打细算起来。他们住在房东家,吃的由房东提供,杨绛从未有过挑剔。而在穿着上,她更是将就,常常只有两套衣服替换着穿,却也总是干净爽利。空闲时,杨绛会拿起笔墨练习书法,没有纸,就在房东送的餐巾纸上练。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杨绛所处的或许就是王小波口中诗意的世界。然而时至今日,有谁会觉得拿起笔墨练习书法是一件诗意的事情呢?或许这些都随着键盘的使用而被束之高阁。

中国号称文明古国,有着近千年的文官治国的历史,对于文字、文学、文化、文明的认识有其独到之处,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文房四宝早已退居文物收藏和专业艺术的领域而少有人问津,然而作为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墨工艺仍然在传统的徽墨产地代代传承,《讲究》第三季中的其中一期就讲述了这样一位非遗传承大师。

历历千言照今古

“周美洪,汉族,1956年生,安徽绩溪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徽州民间工艺师。周美洪从小便接触徽墨,受其父嫡传,深得墨法真谛,技艺精益求精。1979年进入老胡开文墨厂从事制墨工艺;1983年徽墨研究所成立后,开始从理论高度研究、继承徽墨制作技艺,努力达到‘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成真’的制墨准则。1992年,他指导制作的歙砚、徽墨作为礼品赠送给在上海出席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会议的代表,受到广泛称赞。1993年,他主持制定观赏墨、收藏墨行业标准,填补了我国墨业产品标准的空白。”

核舟记图片 手绘 素描 简笔画,核舟记的详细景物素描画(13)

徽墨制作技艺传承人周美洪

以上是网络文库中关于周美洪的介绍,仅读文字会让人觉得这是个天才且传奇的制墨人,而看到纪录片中的周美洪,松弛的眼皮,沙哑的嗓音,一头已经白了大半的头发,穿着朴素的衣服,其实很难将他和那个文字中风采飞扬的非遗传承人联系在一起,除了提及制墨时侃侃而谈的自信和制墨过程中眼神的坚定,周美洪就是眼前这个近乎平凡的人。

核舟记图片 手绘 素描 简笔画,核舟记的详细景物素描画(14)

魏晋时期,中国书法从朝鲜传入日本。直至今日,在日本,每六人中便有一人还在练习书法,徽墨的销售中国日本各占一半,而中国人口是日本的十倍。“生于民间,死于庙堂。”这是周美洪最害怕的事情。老祖宗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制墨手艺,眼看着后继无人,只能在博物馆里念字看画读历史了,这是周美洪不愿意看到的。计划经济的时候,上海还有家很有名的曹素功墨厂,到了市场经济的时候,位于市中心地带墨厂的5层楼全部出租了出去,不用干活赚租金就能轻易地解决职工的工资问题,还会有谁辛苦安心地做墨呢?后来上海就没有人做墨了,也只能在网络上才能看到如何做墨。而全国保存最完整制墨工序的只有周美洪所在的安徽歙县老胡开文墨厂。

制墨并非易事,烧烟、存烟、印红、刻模、配料、熬胶、搅拌与压制、蒸墨饼、锤墨饼、墨撑滚压墨条、放入模具、压制、拆模、成型、晾墨、打磨、晾干、描金,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耐心和多年的经验作为支撑,最终才能完成一块色泽黝黑发亮、入纸不晕、历久不衰,一点如漆,万载成真的徽墨。

在纪录片里,周美洪不断地讲,担心制作徽墨的手艺会失传,年轻人不愿意干这样吃力不讨好的活儿,这个行业清苦、寂寞。虽然早在清朝就没有了传内不传外的观念,但是依旧逐渐式微。非遗最怕的是什么?生于民间、死于庙堂。像这种非遗的技艺,很多都是民间产生的,最后进了博物馆。

周美洪已到耳顺之年,视力、体力都慢慢衰退,一个行业的消失其实无关行业本身,当没有了市场需求的时候,或许就是这个行业只能存留在历史中的悲哀。徽墨厂还能赖以生存的原因是邻国日本对于墨的大量需求,而书法的发源地中国,练习书法的人却在逐日递减。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

我们常会觉得过去是一个黄金时代,那时候没有那么多的机器,生活不便时全凭自己双手——制作、劳耕、收获,还有写字。这里修车,于是端正写下“车行”,那儿卖面,所以信笔书下“阳春”。字形的变化全随店家的喜好,反正是自己的招牌,即使不好看,也自有它的粗粝之美。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都不写字了。

核舟记图片 手绘 素描 简笔画,核舟记的详细景物素描画(15)

周美洪制作的黄山松烟墨块

看完纪录片之后,我很想铺开宣纸,磨一锭徽墨,写上一句:“历历千言照今古”。然而此刻的我正敲击着键盘书写我对写字的怀古之心——这也真是讽刺。

周美洪说,我做了四十年的徽墨,传承的是千年前的手艺。讲究,就是让手艺再留一千年。

“龙麝黄金皆不贵,墨工汗水是精魄”,只是,希望他们的汗水不被辜负。

核舟记图片 手绘 素描 简笔画,核舟记的详细景物素描画(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