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尺床单是多少,6尺床单是多少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18 20:14:01

转自【襄阳档案信息网】

解放前最早的丝织业是随县的宏盛源丝织厂。1906年建成,主要设备是从外地引进的楼子铁机和木织机。主要生产八丝绸、湖绉等产品。

最早制造纺织器材的厂是1922年光化县河口镇的芦容轩在该镇设立的“工艺实习所”。该所不仅招收学员传授织袜技术,而且制造织袜机。学员学习结束后,可以顺便购买一台织袜机带回从事织袜生产。1968年建成的襄樊市纺织机械厂是解放后全区规模最大的纺织机械企业,生产各类纺织机械配件598个品种。

解放前规模最大的私营纺织企业是枣阳“荣胜工厂”。1927年于枣阳城关东街开办,有织布机20余台,是当时襄樊规模最大的私营纺织企业。

解放前鄂西北最大的纺织厂是鄂北手纺织铁木生产合作社。1939年5月1日,国民政府行政院农产促进委员会在谷城县茨河镇开办鄂北手纺织训练所,下设纺纱、织布、铁木等厂,受训葭学员334人。1941年5月更名为湖北省谷城手纺织工厂,主要设备有车床、钻床、磨床、弹花机、纺纱机、铁木布机、毛巾机、织袜机、倒纱机等,主要产品有铁木纺纱机、织布机、棉三纱、棉布、呢子布、服装、袜子、毛巾等。1942年7月1日又更名为湖北省建设厅谷城纺织厂,由湖北省建设厅、湖北省银行出资合办,资本80万元,员工343人。主要产品有棉纱、改良土布、加染袜子及毛巾等。

第一家国营纺织企业是襄樊市毛巾厂。1952年在樊城中山街201号建成投产,隶属于襄阳专署工业科。1955年有职工66人,产值22.5万元,实现利润3万元,主要生产4尺床单,5尺床单,毛巾、小汗巾、围巾等。

襄樊第一台纺纱机诞生于1958年。1958年11月30日,由襄樊市棉织厂新办的机器制造修配厂制造的全市第一台200个锭子的纺纱机正式投产。这部纺纱机速度快、效率高、样式美观、操作简单,利用人力和电力都可以生产。这部机器是该厂严书建等3位工程师苦战七昼夜,克服困难,就地取材制造成功的,被称为“卫星纺纱机”。

全国第一家万吨粘胶强力帘子厂——湖北化纤厂。1967年由国家批准投资兴建。1968年初动工,1972年1月10日第一条生产线投料。到1978年9月四条生产线全部投产。设计能力为年产1万吨,可制作卡车轮胎150万套,装配汽车25万辆,产品行销28个省市。1980年7月21日湖北省计委批准扩建2千吨粘胶丝分厂。1982年4月17日破土动工,1985年9月建成投产。截止1985年,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6亿元,纺丝机2652台,产值12366万元,实现利润1200万元。

最早的毛线厂是襄樊市东风毛线厂。1969年4月,襄樊市东风公社为了发展社办企业,将劳动街毛线加工组更名为毛线厂,有人员32人,纺线机22台,弹花机、合线机各1台。1973年改为襄樊市毛纺织厂,迁址樊西工业区。

建国后第一家丝织厂是随州丝织总厂。1976年由随县渔具厂分离出来,当时只有31人,设备13台,主要生产窗纱、蚕丝、筛绢等产品。到1985年有职工729人,设备576台,生产丝绸222.9万米,产值1226.72万元,利润81.67万元。

襄阳地区第一家棉绒工艺厂1982年1月初在枣阳县城关镇建成。该厂专门从事丝绒、棉绒晶生产。丝绒、棉绒工艺晶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工艺品,形象逼真、色彩鲜艳,被称为“艺苑新花”。

5尺床单是多少,6尺床单是多少(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