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而降的泼墨大白马 小说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23 22:14:15

从天而降的泼墨大白马 小说,(1)

2017年广东广雅中学毕业班综合测试(三)


语文试题


2017.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果说工业3.0要解决的是生产效率与消费效率之间的矛盾,那么,以“互联网 ”为特征的工业4.0则很可能会打破先生产后消费的传统思维,甚至会让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鸿沟逐步消除。

在工业4.0阶段,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是“互联网 ”,而不再是“ 互联网”。一个“ ”位置的变化耐人寻味。过去,无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还是二者深度融合,都是“ 互联网”概念,即传统产业是主体,互联网只是工具。

工具的最大特点是被动。再好的工具,只有被利用才有价值。工具化是工业3.0阶段互联网的主要特征。在3.0阶段,互联网作为具有革命性的工具,的确可以扩大和提升信息交流的空间和速度,从而让传统产业不仅生产效率继续有所提高,而且消费效率获得极大提升。特别是网络销售平台的建立,让消费过程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如果说以蒸汽机和电气化为代表的工业1.0和2.0所运用的是力学原理,解放的是体力,解决的是产能,那么以信息化为代表的3.0运用的则是数字手段,延伸的是人类的视觉和听觉,主要解决的是生产效率和消费效率之间的矛盾。在这一时期,互联网仍然是工具,因此传统产业的基本形态并没有因互联网的加入而改变。

在工业4.0阶段,互联网已经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网络,它更是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互相交融的物联网,传递的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还可以包括物质和能量的信息。互联网自身的演进导致了它角色的变化。某种意义上讲,今后的互联网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具,它会上升为矛盾主体,从设计、生产、销售到售后的全流程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传统产业则可能变为被“ ”的对象。

互联网的去工具化从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纷纷主动涉足传统制造业时已经初现端倪。而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业带来的颠覆在发达国家也已经出现。

美国的某款新能源汽车,由于运用了物联网概念,已经取消了传统的4S店商业模式,不仅销售不需要,甚至保养、维修也不再需要4S店。因为发达的物联网络已经让生产者能掌握售出汽车的各种数据,甚至轮胎该更换或者哪个零件可能出了问题,厂家比用户还清楚,可以随时随地上门服务。

率先提出工业4.0概念的德国走得更远。如今在德国一些城市的街头,停着不少有特殊标识的汽车,只要你是会员,就可以用一张卡片把任意一辆车开走,办完事停在路边走人即可,而你驾驶车辆的所有数据会及时传回车厂,相关费用会从你的账户扣除。这一模式未来很可能颠覆传统汽车的销售模式,很多人今后可以不必再买车;而类似奔驰、宝马这类传统制造企业,也很可能会演变成汽车服务提供商……

据悉格力集团为应对小米手机的挑战,也开始生产手机。但是,如果格力还用传统制造思维去生产智能手机,就可能还会停留在3.0甚至2.0时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工业3.0时代,传统产业生产效率继续有所提高,消费效率得到极大提升,而互联网只是被动使用的工具。

B. 工业4.0时代,先生产后消费的传统思维很可能会被打破,同时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鸿沟会随之消除。

C. 工业1.0时代和2.0时代运用的是力学原理,通过体力的解放和产能的解决,来促使产业的生产效率提高。

D. 分别以蒸汽机、电气化、信息化为代表的各工业阶段,解决的问题不同,但传统产业的基本形式没有变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4.0时代的互联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网络,而是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相交融的物联网,传递物质、能量的信息。

B. 某种意义上,互联网今后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具,它会从设计到售后全流程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上升为矛盾主体。

C. 互联网颠覆传统制造业的现象在发达国家已出现;国内互联网巨头主动涉足传统制造业,互联网去工具化已初现端倪。

D. 运用物联网概念,传统的4S店的商业模式将不复存在,汽车生产厂家可以自己销售产品并提供保养、维修等各项服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事例不属于“互联网 ”模式的一项是:

A.德国街头有特殊标识的汽车可由会员凭卡片使用,而会员驾驶车辆的所有数据会及时传回车厂,费用会从会员账户扣除。

B.某手机企业设计、生产出包含了高新科技的智能型手机,然后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推广、销售及售后服务。

C.共享单车由消费者通过扫码获取密码,然后开锁使用,单车使用的相关数据上传企业,企业根据数据提供开锁、收费、投放、维修等服务。

D.大众点评网收录食客对餐厅的点评数据,然后根据有进餐需求的食客对区域、餐型、价格等的要求推荐餐厅,供食客选择。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好天气

【英】罗纳德·邓肯

天气冰冷,像僵硬的雪柜。东风抽打在脸上,脸像砂纸打磨过似的粗糙。靴子漏水,袜子和泥浆凝结在一起,空荡荡的小路似乎连个弯儿也没有。我拖着疲惫而沉重的脚步寻找走失的母牛,诅咒着自己这当农夫的命。当农夫还不够惨,命运还让我在一片长年累月都是冬天的土地上耕种。皱眉打量那片黑土地,四周树篱狰狞凌乱,我厌恶地瞪了一眼,觉得整个世界都丑陋无比。平坦无奇的耕地,光秃秃的树干,一个个泥潭映照出一片泥糊糊混浊的天空。浑身上下,唯一发热的是心头的火气。

“是个好天哪。”有人说了一声,那愉悦的语调令人生气。

“是吗?”我没好气地答道,两眼瞪着那个坐在农舍外的老头儿,“好在哪儿呢?”

“哪儿都好。”他平静地说,那老成持重的声音逼着我应战。

我争辩道:“哦,不,天不好。哪儿都不好;整个倒霉的乡村就像一座济贫院一样丑陋不堪。只有多愁善感的糊涂虫才敢念今天的好,或念一月份的任何一天的好,或者念整个冬季的任何一天的任何好。念好的人无非是想同别人进行毫无意义的、老掉牙的交谈。”

说完这些,我的火气消了一点儿。

那老头儿沉默了一会儿。我大获全胜,却并不为自己的胜利而感到特别骄傲。

过了一会儿,老头儿用手指着一排大榆树的上方,身子却没离开长凳。“看到那些榆树了吗?”他问。

“那些树看起来像患了溃疡病。”我随口答了一句。

“你搞错了,往树的上方看。”他接着说,“看看那些剽悍的大白马,看看它们随风飘动的鬃毛,看看它们由雷电驱动的双翼。”

我顺着他那不能伸直的手指所指的方向望去。“没看见什么马。”我说。

他说:“你看的是地上。朝天上看,刮东风时,云总是像马群越过榆树林,不是吗?”

我又放眼望去。千真万确,一团白云盖在光秃秃的树枝上,形成圆顶。那云团看起来的确像一匹矫健的马。我还发现马套在战车上;不,不是战车,那是一副由黄金般的光芒构成的犁铧,是它在灰暗的天空耕出了一道道金灿灿的犁沟。

“太阳肯定快要落山了。”那老汉说,“因为我女儿烧水准备沏茶时,太阳总是要落山了。”

“是她等着太阳,还是太阳等着她呢?”我问道。

“这无关紧要,”他回答说,“你得承认是个好天,对吗?”

“对,”我敷衍道,“前提是你得看得久,看得远。”

他指着小路旁的水沟继续说:“看看这儿。看见躺在下水管旁的那些枯叶了吗?那可都是些山毛榉叶子啊,是从一英里外的树林里飘到这儿的,都是。难道你没发现每片叶子腐烂时露出的金黄色是多么好看吗?擦亮的铜板与之相比黯然失色,而黄铜比起来又显得过分耀眼,每片叶子都凝聚着太阳全部的红光,我说的不对吗?”老头儿抬起头看着我。“你得承认美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无时不有,无刻不在,就连一条臭水沟也不例外。”

我没有回答。他展示给我的排水口处的一切,深深地吸引着我的目光,我甚至几乎没有觉察到他女儿已走出农舍,并搀扶他站了起来。她把一根白色的棍子放到他老树皮一般的手里;这时我才发现他的两眼覆着一层白膜……

“怎么,您……”

“不,”他说,“我并不比你瞎。只不过是我的眼睛看不见而已。”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是一个农夫,由于母牛走失,不得不四处寻找,加之天气不好,道路泥泞难行,因而心情懊恼,觉得整个世界丑陋无比。

B.为了改变“我”看世界的眼光,老头儿主动与“我”搭讪,以天气为话题,循循善诱,让我认识到,美是无处不在的,哪怕是一条臭水沟,也蕴藏着美。

C.老头在和“我”的对话中,从一开始就是在挑起事端,中间又屡次激起我的怒火,逼我回应他。

D.文章第5段反复强调“今天”“一月份的任何一天”“整个冬季的任何一天”等时间点,以此凸显“我”内心的怨愤情绪。

5.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6.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我并不比你瞎。只不过是我的眼睛看不见而已”这句话的理解。(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宣纸,中国书画的千年密码

王章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离不开文房四宝,在众多的手工纸中宣纸堪称“文房之首”。吴冠中大师亦说过:“我国历代书画家对于宣纸的溺爱是令人吃惊的。”并感叹道:“如果没有宣纸,中国书画将是怎样的面目呢?”

西方绘画注重用光影、色彩等手段,倾向于写实,而中国画特有的艺术语言则是以线为主、点皴为辅,特别注重用墨,虽只是黑白,却能“墨分五色”,浓、淡、干、湿、焦,利用破墨、积墨、泼墨等技法共同建构出中国画的神奇世界,这一切都建立在“纸上调墨”的基础上,宣纸神奇的润墨性正好适应了这一要求。

宣纸的主料是青檀皮和沙田稻草,在显微镜下可见宣纸青檀韧皮纤维纤长且均匀,细胞壁密布着特有的皱纹,纤维横向可滞留笔痕、墨粒,纵向又导引水墨沿着皱纹沟槽向外渗扩成浓淡递减的墨阶。晚清画家松年在《颐园论画》中便称“宣纸纸性纯熟细腻,水墨落纸如雨入沙”,在这个意义上,宣纸也是艺术品的创作者。燎草的细纤维与檀皮交织成网状的协调结构,受水墨后不发翘、不起毛,画笔与这样的纸碰撞真是风生水起,而其他纤维如棉、桑皮、构皮等则没有皱纹或皱纹较少,且纤维分布规律性差,一经挥毫即可判别优劣。宣纸与中国书画血肉相融,是绘画风格演变的“幕后推手”。

东汉末年书法艺术开始兴起,粗笨的简和昂贵的丝帛并不适用,纸品质的提高成为社会迫切的需求。及至南北朝,纸已逐步成为文人墨客的密友,梁武帝还写下了咏纸之诗——“皎白如霜雪,方正若布棋”。唐朝盛世更是强力刺激了造纸业的发展。在唐人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第一次出现宣纸的说法,“江东地润无尘,人多精艺,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这一次的亮相意味深长,它标志着宣州所造之纸作为当时最好的艺术用纸之一步入了历史殿堂。宋代以降文人写意画开始流行,并在以后数百年间日益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这类画风对一笔一画的深浅浓淡、渗透润化都极其讲究,生宣的独特润墨性被时代青睐,得到大量生产及应用。明清传承,浙派、吴门派、四僧、四王、扬州八怪等一大批书画大师将宣纸和书画的血脉进一步紧密相联,宣纸声名大振,逐渐形成“沿溪纸碓无停息,一片舂声撼夕阳”的局面。可以说,到了清朝,宣纸在漫长的竞争中占据了几乎全部的书画舞台,皇帝也喜欢用它挥毫泼墨,朝廷修《四库全书》用的也是宣纸。这一切都让宣纸在清乾隆时期达到了今天“只能继承而难以超越”的巅峰成就。

宣纸的神奇不仅在于它看起来“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而且其寿命几乎是所有纸中最高的,有着“纸寿千年”的美誉。其百折不损、历千年而如新的品质实在让人惊叹——欧洲几个世纪前的一些壁画已开始龟裂脱色甚至破旧不堪,美国国会图书馆也早已产生了“图书自毁”危机,而我国许多珍贵资料和书画因用宣纸而安然无恙,安徽省博物馆珍藏的南宋张即之写经册距今已有约800年历史,细观纸面仍是光滑洁白,完好如初。

传统手工宣纸的制作复杂繁琐,足有一百多道手工工序。且耗时漫长,有“片纸两年得”之说,堪称传统手工纸中制作最为繁复严格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宣纸制造也曾引入化学漂白和机械制浆加工等工艺,将部分工序生产周期缩短为几天。特别改用化学漂白剂后只需百十小时即可得到“白皮”。然而人们很快就发现化学漂白使纸张呈酸性,极易早衰,而机械打浆对纤维的损伤更大,有研究者认为化学漂白和机械制浆可能会使“千年纸”只能“健康存活”几十年,润墨性也差了许多。正因如此,今天用传统手工工艺生产的传统宣纸虽其价格比普通书画纸高出数倍甚至数十倍,仍供不应求,而一些质量更为优秀的明清古宣更是价格不菲。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09年第12期,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画有“墨分五色”的特点,宣纸的润墨性正好符合中国画这种“纸上调墨”的要求。

B.宣纸主要由青檀皮和沙田稻草构成,不同的纤维构成网状的协调结构,成就了宣纸的特色。

C.宣纸是唐代最好的艺术用纸之一,并且在宋代之后数百年间日益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

D.宣纸不仅轻巧、洁白、光滑、柔软,而且历久如新,寿命很长,有“纸寿千年”的美誉。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及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中国画的独特魅力是通过宣纸呈现的,这说明优秀的艺术作品离不开优良的物质载体。

B.画家松年称“水墨落纸如雨入沙”,认为宣纸也有缺陷,渗透性强,托墨性不够好。

C.宣纸战胜其他纸品,受到书画大师的青睐,占据几乎全部书画舞台,得益于其独特的品质。

D.宣纸生产在当代也在与时俱进,现代工艺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还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E.本文既有具体详实的介绍,体现了科学严谨的特点,又引用了大量诗文,增加了文学色彩。

9.宣纸对中国书画的发展有何作用?请分点概述。(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唐恪,字钦叟,杭州钱塘人。以荫登第,调郴尉。县民有被害而尸不获,吏执其邻人,抑使自诬,令以为信。恪争之,令曰:“否将为君累。”恪曰:“吾为尉而盗不能捕,更俾亡辜死乎?”躬出访求,夕,若有告者,旦而得尸,遂获盗。知榆次,县豪子雄于乡,不输公赋,前后莫敢诘。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折节为长者。大观中,召为屯田员外郎,持节招纳夷人。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

徙沧州。河决,水犯城下,恪乘城救理。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昌龄怒,劾之,恪不为动,益治水。水去,城得全,诏书嘉奖。乃上疏请暂免诸县租,等第振贷,以宽被水之民,民大悦。

靖康初,金兵入汴,李邦彦荐之,拜同知枢密院事,至则为中书侍郎。八月,进拜少宰兼中书侍郎,帝注礼之甚渥。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使者既行,于是诸道勤王兵大集,辄谕止令勿前,皆反旆而去。洎金兵薄城下,始悔之,密言于帝曰:“唐自天宝而后屡失而复兴者,以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也。今宜举景德故事,留太子居守而西幸洛,连据秦、雍,领天下亲征,以图兴复。”帝将从其议,而开封尹何栗入见,谓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甚者。帝幡然而改,以足顿地曰:“今当以死守社稷。”擢栗门下侍郎,恪计不用。

从帝巡城,为都人遮击,策马得脱,遂卧家求去。御史胡舜陟继劾其罪,谓:“恪之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内侍,今国势日蹙,诚不可以备位。”乃以栗代为相。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一十一》,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

B.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

C.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

D.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第”,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次第。“登第”就是科举考试考中,但文中的“唐恪”是凭借“荫护”考中。

B.“折节”,指降低自己身份或改变平时的志趣行为。文中指“改变当初行径”。

C.“夷人”,指少数民族的一种,引申为对中国境内华夏族之外的各族人的通称,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之说。

D.“社稷”,谷神和土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谷神,稷为土神。土神和谷神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恪执政有方。为官期间,豪绅子弟称霸乡里,后因其言省悟自悔,夷人亦因其行扔下兵器服从命令。

B.唐恪忠于职守。在沧州做官时,遇黄河决堤,拒绝了都水孟昌龄索要船只与士兵的要求,一心治理水患,保全了沧州城,受到皇上嘉奖。

C.唐恪得到重用。“大观”“靖康”两朝分别任“屯田员外郎”“中书侍郎”“少宰”等职,两朝皇帝对其礼遇有加,亲自下旨褒奖。

D.唐恪能力有限。曾建议皇帝放弃汴梁迁都洛阳,后遭到了开封尹何栗的反对,计谋不被采用,后被免去相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县民有被害而尸不获,吏执其邻人,抑使自诬,令以为信。(5分)

(2)从帝巡城,为都人遮击,策马得脱,遂卧家求去。(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14-15题。

长安月夜①

白居易

喧喧车骑帝王州②,羁病无心逐胜游。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③

白居易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注】①本诗为作者在长安应举时所作,诗题有改动。②帝王州:指都城长安。③原诗是一首七律,作者时任翰林学士。元九即诗人元稹,当时被贬湖北江陵。

14.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一首诗中,“喧喧车骑”直接表现了唐代都城长安节日之夜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

B.“羁病”交代了作者滞留长安期间的个人境况,而“无心逐胜游”则明确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隐忧。

C.第二首诗题目中的“禁中独直”表明作者写此诗时正在翰林院值班,“忆”是全诗的题眼。

D.两首诗的写作年代虽然不同,但题材相近,诗中的两处“三五夜”所指的时令和具体节日也是相同的。

E.作者是写月的高手,他在多篇诗作中借月抒发感情,比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15.两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何不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 ”三句,说明了性善的“本心”不是贤德之人所专有,普通人也能拥有,关键在于能否保持。

(2)杜甫《登高》中的“ ”两句抒发了作者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同时也蕴含着顽强的抗争精神。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 ) (3分)

A.面对“中华匠人”的称号,他多次表态说,自己并没有倚马可待的高超本领,只是把每一个工作的步骤做到最细致,以挑剔的眼光面对自己的工作而已。

B.苦难出佳作,蚌病成珠这样的规律在古代诗人身上屡见不鲜,不得志的李商隐、亡国之君的李煜……他们的文章均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

C.广州地铁的乘客确实存在着一些有待改正的行为,比如不少乘客习惯拥堵在站台的车厢出口处,将出口堵得水泄不通,令下车的乘客举步维艰。

D.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近来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官方举办论坛,民间街谈巷议,媒体沸反盈天,风光一时无两。

E.乡村的文明建设要从细节做起,一些地方的“调停会”制度就非常好,由于他们的调解,积不相能的邻居也能够和睦相处。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任务驱动式阅读”,是一种集合了阅读、思考、收集、分类、归纳等综合学习能力,并从中诞生出相应的研究成果,值得向广大教师推荐。

B.根据数据显示,中国自主研发的涡扇-15发动机的最大推力可达到171~181千牛,推重比能达到9.7~10.87,将成为世界顶级大推力发动机。

C.我们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强化政府责任,优化资源配置,努力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差距。

D.取消医疗药品加成,对广大医疗机构经营者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接受的,这需要政府部门做好相关的辅助工作,以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19.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所谓朗读剧,就是登场人物与解说者根据其角色朗读有关内容而展开故事情节、教学内容的一种文体与教学相结合的活动方式。 ,适合儿童阅读和理解。 ,一方面通过体验角色,有利于促进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另一方面将书本文字外化成声音, 。也就是说, ,共同展开了情感体验的深层交流和互动。

①也有利于帮助那些有阅读障碍的学生去理解登场人物的情感与行为。

②朗读者是通过朗读剧本走进剧本中

③作为文体,朗读剧一般以对话的文本形式来呈现故事,剧本简短且文字浅显易懂,

④读的人与听的人就是这样在朗读的情境中共同走进了一个生活世界,

⑤作为教学,朗读剧一般指的是通过朗读所承担的角色的台词,

⑥听者则是静心倾听并发挥想象力去体会剧本的内容。

A.③⑤①④⑥② B.③⑤①②⑥④ C.⑤③④①⑥② D.⑤③①②⑥④

20.根据流程图所提供的信息,在下面对话的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清晰,语言连贯得体(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张生:你好,我正在罗马旅行,我的护照丢失了,我应该如何补办护照呢?

使馆客服:你好,?不同的情况补办方式不一样的。

张生:噢,我是自由行旅客。我应该怎么办呢?

使馆客服: ② 。

张生:我已经在当警察局报了警了,我现在要做什么?

使馆客服:

张生:好的,谢谢!

22.下面一段话是黄强向志愿者组织的自荐,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得体的地方,请标出句子序号,并加以修改。(5分)

①我叫黄强,是百年名校光明中学高三学生。②我学习能力强,成绩一流,数一数二,曾获全国数学竞赛金牌。③我性格外向,遵守“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人生格言。④我清楚知道,做一个只有知识的人是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所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关注社会时政。⑤学校学生会主席身份,参加各类活动的组织工作,组织能力强。⑥多次在高中阶段策划辩论赛、才艺表演赛等活动,效果好。⑦我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心目中的好伙伴。⑧贵组织接受我的申请,一定不会后悔的。

序号: 修改:

序号: 修改:

序号: 修改:

序号: 修改:

序号: 修改: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重庆某小学的老师要求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和家长一起做菜,到了六年级,每个孩子都学会了20多个拿手菜。老师希望学生通过学做菜,锻炼基本的动手能力、生活技能,增进孩子与父母的交流;孩子觉得做菜很累,体会到父母做饭的不容易,看到父母吃自己做的饭很有成就感;有的父母看到了孩子的成长,体会到了放手的收益,但有的父母觉得孩子太小,做菜中的刀、油、火都会对孩子造成潜在的威胁,而且对孩子的能力要求太高了,很多情况下还是父母在代劳,最好能等到小学毕业再做菜。

对于重庆这个小学的做法,你觉得可以推广吗?请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与价值判断。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和抄袭。

(选做)

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以外卖、快递、打卡为代表“懒人经济”在大学校园里日渐流行,但近日,一则落款为某财经学院后勤集团的通知引发舆论关注。“各公寓如发现订餐、送餐的同学,将给予该同学寝室断电3日;如有同学举报订餐、送餐情况,一经查实并对商家进行处罚后,给予该同学500元奖励。”学生和家长们对此意见不一,请选择一方的立场,对此发表评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完成写作任务,表达你的观点、理据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年广东广雅中学毕业班综合测试(三)

语文参考答案

1.B (“同时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鸿沟会随之消除”错误,原文是“甚至会让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鸿沟逐步消除”,原文的“甚至”是递进关系,选项的“同时”表示并列关系。)

2.A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网络,而是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相交融的物联网……”错误,原文是“互联网已经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网络,它更是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互相交融的物联网……”)

3.B(“互联网 ”模式中的互联网不再是一般意义的工具,它在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这对矛盾中,已上升为主体。在A、C、D项中,互联网主导了传统产业的运作,而不是传统产业主导互联网。在B项中,互联网仍旧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具,是传统产业主导互联网。)

4.D(A.“我”觉得世界丑陋无比的原因,不仅是丢了母牛和天气不好,更主要是对身为农夫的命运不满。且“天气不好”是“我”的主观感受,并非实情。B.老头儿并非是“为了改变‘我’看世界的眼光”而与我搭讪。C.老头自始至终都没有挑起事端的意图,“我”纯粹是因为主观感受而将怨气转至老头身上。)

5.①描写了冬天冰冷的天气,凌冽的东风、恶劣凌乱的乡间景象。②渲染出压抑浑浊的气氛。③衬托出我恶劣糟糕的、烦闷怨怒的心情。④为后文“我”与老头儿的交谈勾勒背景。⑤与标题“好天气”形成对照/与后文老头儿的平静乐观形成鲜明对比。(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6.①瞎与不瞎,不在于眼睛,而在于心灵。老头儿虽然眼睛看不见了,但是心灵却能感知到无处不在的美。所以老头儿并不瞎。②这句话也暗含了对“我”的讽刺和批评。“我”虽然身体健全,眼睛不瞎,心灵却丧失感知美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比失明的老头儿更瞎。③这句话卒章显志,揭示全篇主旨,启示我们要保持心灵的明亮,不仅要用眼睛去看世界,更要用一种乐观的心态去感知世界之美。(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7.C (原文中“数百年间日益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的是文人写意画,而不是宣纸。)

8.BD (B选项中“水墨落纸如雨入沙”体现的是宣纸的润墨性强的优点。D项中,现代工艺降低了宣纸的质量。)

9.①宣纸具有神奇的润墨性,可以使书画创作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②宣纸影响了中国书画风格的变迁,催生了一批书画大师。③宣纸品质百折不损,利于书画作品的长久保存。

[5分。答出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5分。意思对即可。]

【补充细则】

(1)①宣纸具有神奇的润墨性(宣纸的特性1分),可以使书画创作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对书画的作用1分)。②宣纸影响了中国书画风格的变迁(1分),催生了一大批书画艺术大师(1分)。③宣纸品质百折不损(宣纸的特点1分),利于书画作品的永久保存(对书画的作用1分)。

(2)参考答案6个小点,答对1点1分,答对5点得5分。答案中只写到“书法”或“画”,不按题目的要求写“书画”的,在答案总分中扣一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0.A (“邀割”是“要求割让”的意思,不要断开;“议”作“集廷臣”的谓语,不要断开;“十九”修饰前面的“以为当与者”,不要断开。)

11.D(社为土神,稷为谷神)

12.C (“两朝皇帝……亲自下旨褒奖”与原文不符,只是“大观”朝在沧州治水受到皇帝下旨褒奖。)

13.(1)县里有个百姓被害但尸体找不到,官吏抓了他的邻居,强迫他自己承认是凶手,县令认为是真实的。(获、执、抑、以为各1分,句意1分)

(2)(唐恪)跟从皇帝巡城,被都城的人拦住击打,唐恪策马快跑才得以脱身,于是就待在家里请求辞去官职。(从、遮、遂、去各1分,被动句1分)

参考译文

唐恪,字钦叟,是杭州钱塘人。凭皇帝的恩赏登第,调任郴县县尉。县里有个百姓被害但尸体找不到,官吏抓了他的邻居,强迫他自己承认是凶手,县令认为真实的。唐恪为那人争辩,县令说:“如果辩护错了就会牵累你。”恪说:“我做县尉而不能捕到凶手,还要使无辜的人去死吗?”亲自外出访问寻找,晚上就有人来告发,天明就找到尸体,于是抓获了凶手。任榆次知县时,县里有一个豪绅的儿子称霸于乡里,不交纳赋税,前后的知县都没有敢问的。唐恪用道理好言开导他,他省悟自悔,改变当初行径而成为一个性情谨厚的人。大观年间,唐恪被任命为屯田员外郎,拿着符节招纳夷人。夷人开始害怕怀疑,衣服里面穿铠甲来迎接他,唐恪让几十名卫兵都撤离,一人独往。夷人望见后欢快高呼,扔下兵器服从命令。

调任沧州。黄河决堤,大水冲到城下,唐恪登城抢修。都水孟昌龄发去公文索要船只和士兵,唐恪报告说水势正猛烈,船应当用来防备紧急情况;沧州是最远的边境,军队没有皇帝的旨意不敢调遣。孟昌龄大怒,弹劾他,唐恪不为之所动,更加尽心治理水患。大水退去,沧州城得以保全,皇帝下诏嘉奖。

靖康初年,金兵攻入汴梁,李邦彦推荐唐恪,授予同知枢密院事,到了后又任命为中书侍郎。这年八月,又任命为少宰兼中书侍郎,皇帝对他礼遇有加。然而唐恪做相,无拯救时世的大谋略。金兵第二次侵来时,要求割让三镇,唐恪召集朝廷大臣商议,认为应当割给金兵三镇的人占十分之九,唐恪听从他们的意见。使者已经出发,这时各路勤王的部队才聚集京城周围,唐恪就命令他们停止前进,都回师而去。等到金兵逼迫城下,唐恪才开始后悔,就秘密地对皇帝说:“唐朝从天宝年后屡次失去京城又复兴的原因,是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现在应该效法景德旧事,留太子居守京城,而皇上您西迁洛阳,占据秦州和雍州,亲自率领天下的人征讨,从而争取复兴国家。”皇上将要听从他的建议,而开封尹何栗入见,引用苏轼的现点,说周王朝之失算,没有比东迁更严重的了。帝幡然省悟,改变主意,以脚跺地说: “现在应当以死守社稷。”提拔何栗为门下侍郎,唐恪的计策不被采用。

唐恪跟从皇帝巡城,被都城的人拦住击打,唐恪策马快跑才得以脱身,于是就呆在家里请求辞去官职。继而御史胡舜陟弹劾他的罪行,说:“唐恪的智谋不足以经营筹划边关的战事,只长于交结宦官,现在国家形势日益紧急,确实不可以在这个官位上任职。”皇上就让何栗代替他做宰相。

14.BD(B项“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隐忧”缺乏依据;D项,第一首诗中的“三五夜”指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晚,第二首诗中的“三五夜”指八月十五中秋节夜晚)

15.①第一首诗主要运用对比手法,京城元宵之夜,明月春风,热闹非凡,“万人行乐”;而诗人却因“羁病”无心游玩,独处客舍“一人愁”,显得格外孤单,愁苦。(3分,意思对即可)②第二首诗主要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作者实写自己在中秋之夜,对着明月思念远方的好友;同时,诗人以己心理及“故人心”,想象对方此时也在月下思念自己,又设想江陵潮湿多云,担心对方不能和自己同见“清光”。诗作虚实结合,表现了元白二人千里回思的深厚友情。(3分,意思对即可)

16.(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每答出一空给1分,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17. 【答案】 A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E。

A项,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句意是指“工作细节”,不合语境。D项,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只能用来形容人,不能作“话题”的定语。B项,蚌病成珠:指珍珠由蚌痛苦孕育而成,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C项,举步维艰:举步维艰,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也可形容处境。E项,积不相能:表示双方长期互不亲善,不和睦。

18.【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E。

(A项,成分残缺,应在“研究成果”后面加上宾语中心语“的阅读方式”。B项,句式杂糅,“根据……”和“……显示”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可删去“根据”或“显示”一词。D项,主客体颠倒,应改为“广大医疗机构经营者对取消医疗药品加成的制度不是一下子就能接受的”。)

19.【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E。

本文段围绕着“朗读剧”为话题展开。文段先明确了朗读剧的概念。第③句和第⑤句,分别对应概念中的“文体与教学相结合”的表述,分别从文体与教学两方面阐述内容。第①句对应前文“一方面……,有利于”的句式表达,进一步表明朗读剧在教学方面的特点。“也就是说”一句,表明下文是对前文的进一步解说,第②⑥句,遵循“从读到听”的原则。第④句“共同”一词,对应下文“共同展开”的表述。故选B。

20.【参考答案】

①你是旅行团成员还是自由行的旅客呢?

②你应该在当地警察局报警备案并开具证明

③你带着护照丢失证明来使馆办理,15日后即领取

【6分,每条横线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21.【答案示例】(5分)

序号:② 修改:语义重复,可删去“成绩一流”或“数一数二”

序号:③ 修改:搭配不当,可将“遵守”改为“信奉”

序号:⑤ 修改:成分残缺,在“学校学生会主席身份”前加上介词“凭”或“以”

序号:⑥ 修改:语序不当,“多次”应放在“策划”前面

序号:⑧ 修改:语言不得体,可改为“请认真考虑他的申请”

[ 5分。每句1分,序号与修改正确才得分。]

22.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