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何处去,借问牧童何处去图片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3-04-19 23:44:17

每一年清明节的前后,山西、湖北和安徽这三个地方,照例是要“打”上一架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想要争夺“杏花村”这个“金字招牌”。

唐代大诗人杜牧有一首《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我们小时候都学过。因为这首诗太出名,于是就有人开始动脑筋想,这个“杏花村”到底在哪个地方呢?

牧童何处去,借问牧童何处去图片(1)

解放以后,全国上百个地方为了争“杏花村”的出处打成一片。先后修建出19个同名古村,最后经过专家们“上穷碧落,下黄泉”的考证,大浪淘沙只剩下了山西、安徽和湖北三家。

安徽专家说“杏花村”在安徽池州,因为杜牧曾在当官。湖北专家说“杏花村”在湖北麻城,因为杜牧曾路过那里。山西专家说“杏花村”在山西,因为当地有同名村庄,还有一则相关传说。

然而,这些专家故意忽略了一个事实:《清明》这首诗的作者,根本就不是杜牧。以杜牧为线索去找寻“杏花村”,简直是扯淡。

不过,有商业价值的毕竟只是“杏花村”这三个字,至于《清明》一诗的版权到底属于谁,和专家们已经毫不相干了。

一、《清明》是一首作者不详的宋诗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每当清明节来临的时候,很多人就会想起这一首诗。闲着无聊时,大家就开始议论杜牧诗中的“欲断魂”是个什么东西?

牧童何处去,借问牧童何处去图片(2)

究竟是因为清明节不能和家人团聚,诗人伤心得几乎要断魂呢,还是诗人想要喝一杯“断魂酒”呢?这个问题讨论不出结果,大家就开始瞄准了“杏花村”这三个字,想要找到它的出处。

特别是后来,有从事酒生意和旅游业的人,从中发现了巨大的商机。于是,全国各地的“杏花村”,借着杜牧家乡的名号,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不过,这首《清明》到底是不是杜牧的作品,都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从杜牧身上找“杏花村”的出处,岂不是扯淡吗?

如今的人,无论是在杜牧临终之前,委托外甥整理的《樊川集》,还是宋人整理的《樊川别集》、《樊川外集》,和清人编成的《全唐诗》里,都找不到这一首诗。

这首诗最早的出处,是南宋的《锦绣万花谷》,最初的名字就叫“杏花村”,作者佚名。 直到南宋中后期,才被一名福建书商收进《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和杜牧的名字挂了钩。

牧童何处去,借问牧童何处去图片(3)

后来谢枋得将其收入了《千家诗》,扩大了它的影响力。直到了元代,才普遍被认为是杜牧的诗。因此,有很多学者怀疑这首诗根本不是杜牧的作品。

它出现的时间,比作者生活的时代晚了四百余年。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证据是:这一首诗的押韵出了问题。在唐朝的时候,“纷”、“魂”二字不能通押。

出现的时间很晚,最初的标题也不相同,在押韵上海出了问题,第一个将《杏花村》改名并和杜牧挂钩的人,又是一名“生意人”。

所以,种种的迹象都表明,这位精明的福建书商,只是想借着杜牧的名号,来宣传他自己的诗集而已。

全国各地的旅游部门,在争夺“杏花村”金字招牌的时候,尽想着从杜牧祖父的埋骨之地,他当过官的地方,甚至是他当官途中路过的地方去找“杏花村”,那不是南辕北辙了吗?

牧童何处去,借问牧童何处去图片(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