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纂“米”“饭”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但古今“饭”的字义有所不同。饭由米煮,但“米”的含义古今也有变化。
《说文解字》上说:“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粟就是今天的小米,北方人称谷子。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认为小篆“米”字的四个点就是米粒的形象,中间的“十”字是用来间隔这些米粒的。他还认为:“篆当作四圆点以象形,今作长点,误矣。”其实甲骨文里已经有“米”字,罗振玉认为“象米粒琐碎纵横之状”(《增订殷墟书契考释》)。
甲骨文米字
谷物是古人最重要的主食,过去有“五谷”、“六谷”、“九谷”等说法。郑玄注《周礼》谓“黍、稷、菽、麦、稻”为五谷;《三字经》里又有“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之句;至于“九谷”,东汉经学家郑众认为是“黍、稷、秫、稻、麻、大小豆、大小麦”。九谷中有六种谷可以脱壳成米,所以过去又有“九谷六米”之说。古人又云:“禾实曰粟,粟实曰米,米名曰粱。”清儒孙怡让在《周礼正义》中说:“已舂者为米,未舂者为粟。”可见“米”本义是专指粟子,后来才把各种谷类脱壳后的籽粒都称为“米”,而今天更用来特指稻米了。
在谷类作物中,稻的出现要稍晚。稻类有黏与不黏之分,段玉裁说:“稻有至黏者,稬(nuo4)是也;有次黏者,稉(jing1)是也;有不黏者,稴(xian2)是也。”稬就是今天的糯米;稉也写作秔(jing1),就是今天的粳米(俗称大米);稴今天则写作籼米。
因为稻和粱都是细粮,所以二者连言则代表精美的主食。《诗经》中就有“王事靡盬,不能艺稻粱”的诗句。而“稻粱谋”则是比喻人谋求衣食的成语。杜甫诗云:“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同诸公登慈恩寺塔》)龚自珍也有“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的名句(《咏史》)。而古代官员的俸禄除钱币外确实也有发实物和粮食的。东汉初年就规定官员俸禄一半钱币一半粮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说明东晋时一个小县令的俸禄大约在五斗米,后来就用“五斗米”形容工资微薄,只够勉强糊口。
“米”除了表示谷类脱壳之后的籽实外,又引申为像米一样细碎的东西,如花生米、海米、虾米等。“米盐”就是过去形容繁杂琐碎之事的词语。又由于“米”字可拆解为“八”、“十”、“八”三字组合,所以民间又将88岁的老人称为“米寿”。
古籍中还有“八米”的说法,但这个八米与现代表示长度的“米”(metre的音译)无关。“八米”最初意指谷物的出米率达到八成。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写道:“锄得十遍,便得八米也。”出米率能达到八成在当时是非常难的的,所以“八米”后来又用来形容人的出众才华,类似“才高八斗”之意。
历史上还有一个“八米卢郎”的典故,说的是北齐文宣帝崩,朝廷令当朝文士各作挽歌十首,择其善者而用之。大多诗人不过见录一二首,唯独大才子卢思道被选用八首,这种以“八成”入选的情形与百分之八十出米率的“八米”本义非常吻合,故时人称之为“八米卢郎”。唐人张祜五言律诗《寄卢载》中有“少见双鱼信,多闻八米诗”之句,正是用了“八米卢郎”之典,夸赞其诗歌文采出众。
“饭”字出现较晚。甲骨文中未见饭字,金文中有
。饭最早应该是个动词,表示吃。《说文解字》:“饭,食也。”《论语-述而》中就有:“饭蔬食(吃粗粮),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后来从吃饭这个动作转化为吃的对象了。但作为动词的“饭”后人诗文中还是经常出现:辛弃疾《永遇乐》“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李渔《闲情偶寄》“南人饭米,北人饭面”中的“饭”都是动词。
据古籍记载,黄帝时期人们已经开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了。但唐代以前的人一天只吃两顿饭,上午九点到十点左右的那顿饭叫“朝食”,又叫饔(yong1);下午四点左右的那顿叫餔(bu1),又叫飱(sun1)。饔飧是一天中的两顿正餐,所以也可以泛指饭食。《孟子-滕文公上》:“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饔飧在这里就指自己烧饭吃。
古人对米饭往往推崇之至。南宋罗大经说:“至于饭,一日不可无,一生吃不厌。盖八珍乃奇味,饭乃正味也。”(《鹤林玉露》)清代袁枚也说:“饭之甘,在百味之上,知味者,遇好饭不必用菜。”(《随园食单》)
从吃饭中见到机智的,首推苏东坡了。他在《东坡志林》里写了个“措大吃饭”的故事:有两个“措大”(旧指穷酸文人)互相谈理想,一个说“我平生不足惟饭与睡耳,他日得志,当饱吃饭,饭了便睡,睡了又吃饭!”另一个马上说:“我当吃了又吃,何暇复睡耶!”苏东坡感叹:“措大得吃饭三昧也。”传说当朝大臣钱穆父曾经请苏东坡去吃“皛(xiao3)饭”,苏东坡不知道皛饭是什么,欣然前往。上桌才发现,三白者,一碗白米饭,一碗白萝卜,一碗白水而已。被捉弄的苏东坡很不服气,不日也发帖邀请钱穆父来吃“毳(cui4)饭”。钱穆父到了席上,发现桌上什么也没有,等了半天也不见上菜,就问苏东坡是怎么回事?苏东坡笑答:“毛”就是“没”,三毛者,没白米饭,没白萝卜,没白水也!
中国人的主食是米饭,而西方人的主食却是面包。有意思的是,汉语中许多与米饭相关的谚语、典故在西方语言里往往用面包代替。我们从支顺福《释名析义》一书中可以了解到,闽南话念“饭”如“崩”(吃饭发音如“驾崩”),这个音更多的保留了“饭”的古音,与面包的西班牙语pan 、法语pain读音很相似。“虽然面包与饭的原料、做法、吃法都不同,但巧合的是,东西方重要语言都不约而同地用双唇辅音加鼻化开口元音a来表示自己的主食,其口型甚似张嘴将一口食物含入口腔的动作。”
德语brotlos(没面包的)意为“无工作的”或“无生计的”,类似于汉语中的“找不到饭碗”;德语ein hartes Brot sein(是硬面包)意为“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而汉语也有“这碗饭不容易吃”的说法。西班牙语el pan nuestro de cada dia(我们每日的面包)相当于汉语“家常便饭的事”。意大利有谚语:“没有辛苦,哪有面包”?而汉语中则有“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当听到大臣汇报法国老百姓连面包都没得吃的时候,说了一句臭名昭著的话:“Faute de pain on mange de la brioche”(吃不上面包,那就让他们吃蛋糕好了)。而类似的混账话中国在1700多年前也出现过。当年晋惠帝执政时期,由于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许多人活活饿死。晋惠帝听到大臣的奏报后十分不解:没有米饭,何不食肉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