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与朋友小聚,临桌几位妈妈讨论的话题,吸引了我。仔细聆听了她们的对话,原来是由于孩子在学校总是与同学攀比引起的。这位妈妈说,孩子有天放学回来,告之让她给买双限量版的运动鞋,指明要阿迪达斯某某款。说是身边的同学都有了,自己也要有。这位妈妈感叹道,孩子这种风气挺不好的。可是,不满足话,他就哭闹不止。
另外一位妈妈说,自己小时候家里穷,总是穿亲戚给的旧衣服。上学时看到同学穿新衣,自己既羡慕又自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体会那种感受,所以,同学有的,孩子也要有。
这位妈妈的话,引来其他同伴的赞成和附和。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名牌的衣服也不是穿不起;没必要在吃穿上克制孩子。
他们的交谈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的一个新闻,说的是一个女护士借网贷,只为追求精致生活,最终被母亲赶出家门。
这个女生在二线城市工作和生活,每个月工资8000元,这个工资可以说是相当的可观了。
攀比炫耀正在逐步侵蚀孩子
但女孩儿每个月的消费多则3-4万,少则1-2万。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女孩看见同事今天背了个奢侈品的包包,自己也想要,买!明天听到朋友说某城市的美食不错,打飞的跑去吃。就这样买买买、吃吃吃。一个月的工资不够花,从而开始借网贷,只为满足自己所谓的精致生活。
女孩开始只少量的借,后面就无法控制了。前债未清,新债又来。利滚利之下,欠了60多万的网贷,女孩的妈妈在帮助她还了网贷后,将其赶出家门。
女孩原本有份不错的工作,可观的工资,按理在二线城市可以生活的非常好。但就是女孩的攀比心理,过分追求所谓的精致生活,导致在网贷的深渊中无法自拔。
攀比本没有错,攀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激励,它能刺激我们努力、向上。如:孩子与同学比学习,这就能激励孩子奋发向上,力争上游。
但毫无原则的攀比,则就是一种危险的信号,需要引起父母的注意。如果孩子总是在物质上与他人攀比,这就是一种不良的习性,我们父母需要及时给予引导和纠正。
过度的攀比是不良的习性,父母需要给予重视
孩子在物质上与人攀比,多半是孩子的消费观念存在误差。而引发这种错误的消费观有三个原因:
第一,父母的消费观影响到了孩子。为什么这么说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超前消费已成为主流现象,而信用卡、可透支的支付平台,又为超前消费提供了便利。先消费,后还款的模式进一步刺激了人们的消费*。
从以前的计划消费到现在的盲目消费。所谓的盲目消费,就是根本不考虑自己的经济问题,先消费了再说。“刷卡一时爽,还款愁断肠”这句话充分的说明了超前消费的本质。在这种主流影响下,大多数的父母也都是这样的消费观念,看到自己想要的就先买,不管价钱是否合适,不管是否实用。而孩子长期耳濡目染,也会如父母一样,看到想要就要买,别人有的自己没有也要买,不会考虑家庭的经济条件是否能允许。
第二,父母存在攀比心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听到这样的声音,如妈妈抱怨孩子不如邻居孩子聪明,老公不如他人老公能干、体贴,爸爸说妻子不如别人妻子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等等。这些其实都是一种攀比心理。
都说父母是面镜子,孩子的行为就是父母的行为的折射。父母存在攀比心理,那么孩子肯定也存在攀比。
邻居萱萱妈就是一个喜欢攀比的人,如果听见别人家的啥啥比自己家好,就非常不高兴,非得再买一个比别人家好的不可。
有天萱萱放学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说让他们换辆车,萱萱爸妈没有理会她。萱萱便哭闹不休,闹得同楼层的住户都不得安宁。跑过去询问情况,原来萱萱与几位要好的同学在一起聊天,不知怎么说家里的车上了。于是就攀比了起来,萱萱说同学家开的车都是上百万的车,而自己家的车就几十万,觉得太丢脸了。
第二,同伴压力。什么是同伴压力呢?百度是这样解释的:
同伴压力指的是因为渴望被同伴接纳、认可、肯定,为了避免被排挤,于是选择违背自己的意愿所产生的心里压力。
其实可以简单理解为就是一件事情自己感到为难,但是别人都做了,自己也不得不做。如:你和朋友去逛街,本没有打算买东西,但是你的朋友都买了,你不买好像不合适,所以你就买了原本没打算买的东西。再比如你身边的人都穿得的是名牌,你穿的是普通的牌子,为了不被排挤,也只好购入一些名牌服装。
同伴压力有两类:从众型同伴压力和竞争型同伴压力。从众型同伴压力指的是:迫使你和你的同伴保持一致的压力。竞争型同伴压力指的是:迫使你在群体中变得更加出类拔萃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