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日本浮世绘画大师葛饰北斋的《巨浪》在香港苏富比以382万港元拍出。比之前的估价40至60万港币高出了差不多六倍。
这幅画准确的名称是《神奈川冲浪里》,是北斋《富岳三十六景》当中的一幅。没有人确切知道北斋画这幅画的准确年龄,北斋一生就这个题材画了很多年。这样一幅印好的版画在当年差不多相当于两碗拉面的价格。
西方人称为《巨浪》的名作 全称是《富岳三十六景-神奈川冲浪里》
浮世绘的浮世,本来是一个佛教术语,相对于“净土”。有点芸芸众生市井生活及时行乐的意思。
17世纪的日本,正是德川幕府统治的时期,连年战乱终于结束,经济得到刺激,江户地区繁荣发展。市民阶层的需求迅速增长,渐渐取代过去贵族和武士阶层,明清绘本广受欢迎。这是浮世绘这种绘画形式诞生的环境。浮世绘刚刚兴起时,日本画师的原创功力尚欠,需要借助两方面的元素:一是佛教里面的插画,二是来自中国明清的版画,包括中国的《芥子园画传》。
表现吉原地区的版画
浮世绘一般有三种形式——装订成册的“版本”,单幅的“版画”,还有直接手绘的“肉笔绘”。
最初的浮世绘,决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玩意,相当于我们说的poster,是一些风月场所和艺人的传单或者招贴,这也决定了浮世绘的题材。当时绝大多数浮世绘大师几乎也同时也是春画大师。
浮世绘第二类题材是美人绘,题材是当年的“花魁”,说名伎可能更容易被理解。
和服在江户时代已经普遍为百姓所穿戴,之前则是只有贵族才穿得起这种高级服饰。一些美人画的画师出于美化的目的,往往将并不高挑的日本女子比例拉长,画成8、9头身的形象。晚期的美人画则往往人物装扮与神情流露出“颓废”的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