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萧衍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本人擅长书法,他对王羲之的书法评价“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这个评价成为后世的通评。他更是第一个发动在在全国范围搜集王羲之书法作品的皇帝, 据说总计收集到的王羲之墨迹作品多达一万五千纸以上。并且还对这些收集上来的作品进行整理辨别真伪。梁武帝对王羲之书法最大的贡献是把当时大家公认的的书家排位“王献之——王羲之——钟繇”转变为“钟繇——王羲之——王献之。从此书法必言“钟王”。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接了梁武帝萧衍的接力棒,并最终将王羲之推到书圣的地位,将《兰亭序》推到神话般的存在。唐太宗为此主要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以皇帝之尊亲为王羲之撰写传记,《晋书》中的《王羲之传》一文,标注为“唐太宗文皇帝御撰”,唐太宗在这篇传记中对王羲之及其书法有这样的评价“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又说“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皇上说出这样绝对的话,谁还能再说神马?!
第二件事:命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摹刻翻拓赐予近亲贵臣。
第三件事:死后将《兰亭序》真迹一同陪葬。
据何延之《兰亭记》记载:临崩,谓高宗曰:“吾欲从汝求一物,汝诚孝也,岂能违吾心耶?汝意如何?”高宗哽咽流涕,引耳而听受制命,太宗曰;“吾所欲得《兰亭》,可与我将去。”及弓剑不遗,同轨毕至,随仙驾入玄宫矣。天地人和,文书俱美,《兰亭序》终成天下第一行书。
其实王羲之在永和九年三月初三那一天,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下,笔墨一落纸面,《兰亭序》便已成为传奇!对于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的创作,绝不是仅仅是对创作技法等层面的要求,更需要有对这一件作品的创作时空背景来做支撑!这才是真正构成一件伟大作品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的关键的所在!
《兰亭序》是一件:天时、地利、人和皆备的作品!
从天时而言,书法发展到了王羲之所处时代的东晋,是正如花开到结果,完全成熟,尤其是作为行书而言,是在采摘最佳时节;从地利而言,会稽山阴,当时东晋的战后歌舞升平之地,此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此乐何极;从人和而言,雅集的42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情此景,《兰亭序》的诞生是偶然也是必然!
《兰亭序》从文学意义上而言,无论是文辞之优美还是文意之深远,皆是自古以来的文章典范,历代对兰亭序文章的赞誉与解读很多。而对于《兰亭序》的书法本体的评价就更是举不胜举。当然有异议者会说,《兰亭序》并不是天下第一好的文章,也有书法家会说在王羲之的诸多法帖中也有比《兰亭序》更好的法帖,等等。这些听来可能都成立,但是一个能集文章、书法于一体并臻美者,除《兰亭序之》外,天下法书何出其右者!?
想起前些年的春节文艺晚会上,相声演员冯巩说的一句经典的台词:这年头,比的是个综合实力!
褚遂良写兰亭
虞世南写兰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