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路三轮摩托车换挡教程,三轮摩托车怎样换挡视频教程

首页 > 汽车 > 作者:YD1662023-11-02 16:29:25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祝梅 唐骏垚

编者按:

对于县域经济而言,千亿是一个门槛。

从2013年,慈溪成为浙江首个千亿县;到2021年,浙江千亿县(市、区)已经达到25个。浙江“千亿县版图”不断扩容演变,推动着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着2021年各地年终数据出炉,涌金君带来一组独家观察。

富路三轮摩托车换挡教程,三轮摩托车怎样换挡视频教程(1)

最近,杭州市余杭区交出了行政区划调整后首份成绩单:2021年,余杭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2.20亿元,同比增长7.5%。

经历裂变新生,余杭区依然是“浙江经济第一区”。但它已然感受到不小的压力——省域范围里,追兵们正迎头赶上,差距不断缩小;区域范围内,服务业占比过高,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阵痛。

没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种风险。正在召开的余杭区两会上,信号非常明显:全区上下“必须强化‘短板就是优化空间,弱项就是发展潜力’的理念”“用真抓快干破题,用实干实绩作答”。

直面问题、敢于挑战,且看“浙江第一区”如何守擂。

7.5%里的“含金量”

要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关键在四个字:练好“内功”。其中一个发力点,就是持续优化产业结构。

在余杭过去一年7.5个百分点的增长中,第二产业贡献了最高增速: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高于全省3.8个百分点。

投资领域的一个亮点数据也颇值得关注:2021年,余杭的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6.5%,高于杭州市平均28.1个百分点。

余杭区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涌金君,过去一年,该区保持着月均40%以上的制造业投资增幅,重点聚焦产业链中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环节。

换句话说,余杭制造业投资的高增速,主要动能源自现有产业结构的有机更新。

比如,杭州钱江制冷压缩机集团有限公司新打造的智能制造生态产业基地,就是余杭制造业投资的重点项目。项目将数字化管控、设备柔性化切换和工艺一体化布局等制造流程的革新纳入其中,投产后可年产3500万台制冷压缩机。

2021年,余杭出台工业用地有机更新“梧桐计划”。加速产业集聚、企业集中,目前已全面启动32个工业园区有机更新。

余杭这么概括自己的发展理念——亩均论英雄,集约促转型。

此前,数字经济是余杭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但近几年,数字经济的高增速正在放缓。如何巩固先发优势,同时迭代出新优势,是余杭区稳增长的关键。

值得欣喜的是,余杭数字经济正在持续迭代。前不久浙江公布第一批省级“新星”产业群培育名单,余杭人工智能产业群位列其中。

近年来,依托人工智能小镇产业平台,余杭不断推动人工智能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资源集聚,加快5G、大数据、人工智能及其他前沿技术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目前已集聚申昊科技、新坐标科技、鲁尔物联、图讯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

余杭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也提出了新目标:大力发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区块链、新一代通讯和物联网技术等关键产业,2022年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

富路三轮摩托车换挡教程,三轮摩托车怎样换挡视频教程(2)

近水楼台如何“揽月”

在有限的空间里稳中求进,“亩产”的概念早已不局限于工业。而提升“亩产”的最重要路径,就是创新。

在余杭2021年的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到79.7%、51.1%。

创新,既是近年来余杭在区域竞争中崛起的关键,亦是它塑造未来区域竞争新优势的关键发力点。

去年,之江、良渚、湖畔实验室等单位获省科学技术奖15项,创历年新高;3家余杭区企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创新策源能力不断增强,在高能级平台体系建设方面,余杭可谓“近水楼台”。

但余杭很清醒——创新能级还不够强劲,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和转化落地效率亟待换挡提速。

“近水楼台”如何“揽月”?练好内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做好科技成果转化的承接文章,实现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力。

余杭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涌金君,该区正在加快构建以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高端研发机构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实验室—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创新链条,争取更多创新成果在余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目标,余杭提出,将加快推进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室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三大省实验室建设,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积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尖峰、尖兵、领雁、领航”攻关计划,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抓创新驱动,余杭的另一个重点在企业。数据显示,去年余杭新增了50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数位居全省第一。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292家,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6家、单项冠军企业1家。

余杭区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说,去年该区加大了对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力度,加快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省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的“雁阵式”发展梯队,还引导支持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

富路三轮摩托车换挡教程,三轮摩托车怎样换挡视频教程(3)

共同富裕新“支点”

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浙江的光荣使命。余杭区的目标是“争当共同富裕示范区排头兵”,并于近期创新出台了共同富裕“支点计划”。

“做大蛋糕”之外,余杭区积极谋划如何“分好蛋糕”。其中,公共服务补短板就是最需要直面的问题。

数据显示,去年余杭的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25%。

在百姓工作生活感知最为强烈的交通领域,余杭花了大力气,2021年的交通投资同比增长314.9%。比如,杭州西站枢纽、杭州机场快线等都将在亚运会前建成投用,而文一西路改造提升、支小路网加密等工程亦在快速推进……

“分好蛋糕”的另一个关键着力点,在于区域发展的日趋均衡。2021年,余杭区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收窄至1.58,位居全省前列。

为持续缩小“三大差距”,余杭重点实施未来科技城和西部五镇的“1 5”山城协作机制,推动数字科创、绿色金融、文化创新等产业以及资金、人才、企业向西部农村地区延伸落户。

“支点”,不光是为了增强余杭区自己发展的内生动力、发展后劲,更要撬动省内其他地区同走共富路。

在余杭区政府边上,有一幢高层次人才密度颇高的“浙江人才大厦”。自2019年7月投用以来,已入驻省内多地的50家创新型人才企业,其中有8家来自山区26县。2021年余杭的人才总量已经突破50万,这里为全省各地引才聚才提供便利。

来自丽水的青田中科植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营山茶籽提取物及其加工产品,引入“省千”人才、浙江大学博士刘松柏作为技术专家后,开发出一系列油田专用泡沫剂。而起始原料,正是从青田和其他山区县收购而来,每年约5000吨。

“浙江人才大厦”是个先导区。距杭州高铁西站约1公里处,一个总用地面积近70亩的科创人才“飞地”园区正在紧张建设中,将成为国际化高层次人才集聚高地、人才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高质量创新创业加速站。

奋力争当展示“重要窗口”和共同富裕示范区排头兵,努力为省市发展大局贡献更大力量——“浙江经济第一区”的格局,正体现在这样的创新争先中。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