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国铁集团回应高铁椅套换洗周期相关话题冲上热搜。
近日,一则关于高铁座椅卫生状况的吐槽,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广泛关注。有网友分享了一张高铁座椅照片,显示座椅已发黄,椅套也已脱落,并质疑高铁座椅的更换频率。
12306客服人员则表示,如乘客在座椅弄上明显污渍,列车员会立即更换,但椅套没有固定更换时间,具体以列车的实际情况为准,此回应引发不少网友质疑。相关人士称高铁坐垫,无法像火车卧铺一样一客一更换。
5月30日,国铁集团通过“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明确回应:座席套换洗周期为180天。
据介绍,铁路部门对动车组列车(高铁、动车)服务备品有一整套规范的管理办法,确保备品齐全,干净整洁,方便旅客使用。座席套是动车组列车的重要备品之一,属于布制备品。
为保证旅客乘车体验良好,根据《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铁路部门对座席套实行规范管理:一是与其他布制备品一样定期换洗,一般座席套换洗周期为180天;二是在换洗期限内污损的,将及时换洗;三是在列车上发生突发污损情况的,工作人员将及时清理,提供备用座套(坐垫)。
小编了解到,按照相关规范,动车组列车出库前要进行整备,保证车厢内外各部位整洁,服务备品配备齐全,定位放置,定型统一。
那么作为公用设施高铁座椅,到底耐不耐脏?设计的时候是否有所考虑?有没有必要配一次性坐垫?
高铁座椅,与乘客长时间亲密接触,并不是随意配置和设计的,它其实有特定的技术要求和人性化的考虑。
行业标准TB/T3138-2006《机车车辆阻燃材料技术条件》中对内饰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和耐摩擦色牢度4项指标提出了基本要求。
标准TB/T3139-2006《机车车辆内装材料及室内空气有害物质限量》,则对内饰面料产品的甲醛含量设定了限值要求。高铁座椅面料基本性能的标准限值是这样的:
高铁座椅面料基本性能要求
因此,在选择高铁座椅面料时,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透气舒适、易清洁、不易燃。
在纺织品原料中,棉、麻、丝、毛、化纤等纯纺及混纺产品都可以作为座椅面料的候选。
但最终,脱颖而出的,是我们另一种常见的面料:涤纶。
涤纶是化学纤维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原料,有着较高的强度,耐热性、耐光性及耐化学性能良好,同时不怕霉菌,不怕虫蛀。
这些优点,也让它成为高铁动车用座椅面料的主要原料之一。
另一方面,织物组织最常见的有平纹、斜纹、缎纹。
平纹面料是指用平纹组织结构编织的织物。其编织方式是经纱和纬纱每隔一根纱就交织一次。平纹织物在纺织过程中经纱和纬纱交织形成平行方向纹路。平纹面料交织点多,质地坚牢、表面平整,正反面外观效果相同,较为轻薄,透气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