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考点 40
课程及其意义
【常考题型】单选、判断、名词解释
课程的内涵
- 中国:“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的孔颖达;朱熹:宽着期限,紧着课程。
- 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
博比特在 1918 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备考方向
准确识记中西方课程这一词源的代表人物及相关著作
核心考点 41
课程类型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填空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从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指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类型。
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
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是指围绕着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是指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学校教学系统总分化的各种要素及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
简单来说,就是打破传统的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相关课程”、“融合课程”(生物学)、“广域课程”(社会研究课)、“核心课程”(社会问题为核心)都是综合课程的形式。
(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从对学生学习要求的角度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看,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学校)课程。
(五)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
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
(六)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或者说影响学生的方式为依据来划分,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备考方向
1.准确识记每一组课程类型的划分标准;
2.理解每一种课程的特点
核心考点 42
制约课程的因素
【常考题型】多选
(一)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社会需求)
(二)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学科知识水平)
(三)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及其可接受性(学习者身心发展的需求)此外,课程理论也是制约课程的因素。
备考方向准确识记口诀:社会 知识 儿童
核心考点 43
主要课程理论流派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
(一)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杜威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也称儿童中心课程理论、活动课程理论、经验课程理论。
(二)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1)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布鲁纳。课程中心是学科结构,倡导发现式学习法。
(2)要素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巴格莱。课程的内容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
(3)永恒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赫钦斯。课程的核心是“永恒学科”。
(三)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亦称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
课程设计的核心是社会现实问题。
备考方向
1.准确识记每个流派的代表人物
2.理解每个流派的核心观点
核心考点 44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常考题型】多选
(一)学习者的需要
(二)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三)学科知识及其发展(首要依据)
备考方向
掌握确定课程目标的三个依据
核心考点 45
三维课程目标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判断、填空、论述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备考方向
1.准确识记三个词;
2.理解在具体教学情境中,这三个词的具体运用
核心考点 46
课程内容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判断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和基础。中小学课程主要是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部分组成。
一、课程计划(单选、多选、判断)
(一)课程计划的概念
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它具体规定了教学科目的设置(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程开设顺序)、课时分配(教学时数)、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其中,开设哪些科目(课程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和首要问题。
(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特征
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区别:义务教育的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
备考方向
1.理解课程计划的涵义把握其核心关键点在与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
2.理解记忆课程计划的主要规定及特征
二、课程标准(单选、判断)
(一)课程标准的概念: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备考方向
1.理解课程标准的涵义把握关键词在于每门学科
2.课程标准的具体规定
三、教材(单选、多选)
(一)教材的概念:
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新课程将教材视为“跳板”而非“圣经”。
♥(二)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首要原则);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
3.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4.理论与实践统一
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6.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备考方向
1.理解教材的概念
2.识记细节知识点
核心考点 47
新课程结构的内容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简答
(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二)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三)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
(四)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备考方向
1.识记每句话的关键词
2.理解背诵四句话
核心考点 48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常考题型】选择、判断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1.“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校本课程开发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发展要求)
2.“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3.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
4.“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
备考方向
识记每句话的关键词
核心考点 49
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
【常考题型】多选
1.泰勒的目标模式
(1)学校应当追求哪些目标?(学校应当追求的目标)
(2)怎样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
(3)怎样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
(4)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课程评价/评价结果)
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2.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
备考方向
识记两种模式的代表人物,重点理解背诵泰勒的目标模式
核心考点 50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判断
(一)目标评价模式
代表人物:“课程评价之父”美誉的泰勒提出的。
这种模式以目标为中心展开。
(二)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代表人物:斯克里文,主张评价除了要关注预期的结果之外,还应关注非预期的结果。
(三)CIPP 评价模式
代表人物:塔弗尔比姆倡导的课程评价模式。
该模式包括四个步骤: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
巧记:背书(输)过程(成)
备考方向
识记每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和核心观点
核心考点 51
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征
【常考题型】单选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变。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备考方向
理解当前课程评价的基本特征重在体现促进学生的发展。
核心考点 52
课程资源的概念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判断
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备考方向
理解概念的关键词,给出题干能进行判断是否属于课程资源
核心考点 53
课程资源的类型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填空
(一)按照课程资源分布的不同,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二)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区分,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三)按照课程资源的表现方式不同,分为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备考方向
1.记忆每一组课程资源的名字
2.理解每一个课程资源的特点,给出题干能进行判断。尤其是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是难点
教学核心考点 54
教学的概念
【常考题型】判断、名词解释
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备考方向
理解概念,能对句子做出判断是否为教学
核心考点 55
教学工作的意义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填空
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备考方向
识记两句话的关键词“基本途径”、“中心工作”
核心考点 56
教学的一般任务
【常考题型】简答、单选、多选
(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二)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五)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备考方向
1.识记口诀:教学的一般任务→双基 德智体美 个性
2.能区分教学的一般任务和首要任务
核心考点 57
教学过程的内涵
【常考题型】单选
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是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备考方向:重点记忆教学过程的四个要素
核心考点 58
教学过程的本质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
(一)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的知识之间的矛盾
(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认识对象的间接性与概括性。
(2)认识方式的简捷性与高效性。
(3)教师的引导性、指导性与传授性(有领导的认识)。
(4)认识的交往性与实践性。
(5)认识的教育性与发展性。
(三)教学过程以认识活动为基础,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备考方向
1.理解三句话的关键词,例如“认识活动”、“特殊的认识活动”
2.重点把握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以及教学过程特殊性的前三条。
核心考点 59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常考题型】单选、简答、论述、案例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
1.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贯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书本主义、经验主义
(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
3.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4.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三)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1.知识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别)
2.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
(1)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这两个教学任务统一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之中,统一在同一个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之中。
(2)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3)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是有条件的
4.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
形式教育论代表人物是洛克和裴斯泰洛齐。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
实质教育论其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有用的知识。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教学过程规律巧记:双肩(间)发育
备考方向
1.熟练背诵四条规律以及每一条规律的辩证关系,能正确运用到主观题
2.理解识记每一条规律两个词的关系,尤其是双边性规律和发展性规律的两种倾向
核心考点 41
教学过程的结构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简答
教学过程的结构指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教学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激发学习动机
(二)领会知识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三)巩固知识
(四)运用知识
(五)检查知识
巧记:急(激)领老公(巩)孕(运)检
备考方向
1.熟练背诵这五句话
2.重点理解第二句,注意关键词“中心环节”、“感知和理解”
核心考点 61
教学原则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简答、论述、案例分析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它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理。
(二)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
1.思想性(教育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直观性原则
(1)基本涵义:该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这一原则是根据人类认识的规律、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提出来的,也是由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
古语: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夸美纽斯:“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陶行知:“接知如接枝”。
(2)直观手段的种类:
①实物直观
②模像直观
③言语直观
(3)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
②将直观教具的演示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③重视运用言语直观。
巧记:一选二结合三重视
4.启发性原则
(1)基本涵义:该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古语: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第斯多惠:“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
④发扬教学民主。
5.循序渐进原则
(1)基本涵义:该原则在西方常称为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
②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
③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
④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教学。
6.巩固性原则
7.因材施教原则
(1)基本涵义: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
②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③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都得以发挥。
8.量力性原则
备考方向
1.理解教学原则的概念
2.识记背诵八大教学原则的名称
3.重点理解背诵其中的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会运用到主观题,其余原则重在理解。
核心考点 62
教学方法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填空、判断、简答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二)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
依据指导思想不同,各种教学方法可归并为两大类:注入式和启发式,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教学方法。
(三)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①讲授法的概念: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的四种形式:讲授法可分讲读、讲述、讲解和讲演四种。
②讲授法的优缺点:
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并且能结合知识传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缺点:是不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因材施教,容易造成“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效果。
(2)谈话法谈话法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以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
(3)讨论法讨论法是全班或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
(4)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1)演示法
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和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印证某一事物和现象,使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2)参观法
参观法又称现场教学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练习法
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和技巧的基本教学方法。
练习法是中小学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
(2)实验法:
实验法常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的教学。
(3)实习作业法
(4)实践活动法
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主要是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
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
(1)欣赏教学法
(2)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1.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特点;
(3)每节课的重点、难点;
(4)学生年龄特征;
(5)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6)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巧记:目性重特务实
2.教学方法的运用
(1)要发挥教学的真题功能;
(2)必须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
(3)要注意综合性和灵活性
备考方向
1. 理解教学方法的概念,注意关键词“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方式”
2. 能区分出五大类教学方法,正确匹配归类
3. 理解每一种教学方法的概念,给出题干能判断出是哪一种教学方法,尤其是比较重要的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的区分,演示法和实验法的区分
核心考点 63
教学组织形式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简答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个别教学制是古代学校的主要教学形式。
(二)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1.班级授课制的概念
2.班级授课制的产生与发展:
夸美纽斯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
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清政府于 1862 年设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
3.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点:班、课、时
4.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与不足:
(1)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效率;
②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④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⑤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的发展;
⑥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2)班级授课制的不足:
①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③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④不利于因材施教;
⑤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
⑥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三)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教学与现场教学
(四)现代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它适用于学生少、教师少、校舍和教学设备较差的农村以及偏远地区。
(五)其他教学组织形式
1.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有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等。
2.道尔顿制
创始人:柏克赫斯特,运用这种方法时,教师不再讲授,只为学生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后,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道尔顿制的两个重要原则:自由与合作
3.特朗普制
创始人:劳伊德·特朗普,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4.贝尔—兰喀斯特制
贝尔—兰喀斯特制,也称为导生制,教师先把教学内容教给年龄较大的学生,而后由他们中间的佼佼者——导生去教年幼的或成绩较差的其他学生。
5.设计教学法
设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杜威首创,后来由他的学生克伯屈加以改进并大力推广。学生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备考方向
1.简单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识记古代主要以个别教学为主
2.重点掌握班级授课制
3.简单了解个别教学和现场教学,简单理解复式教学
4.重点掌握其它教学组织形式,每一种形式的代表人物和核心思想
核心考点 64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判断、填空、简答
教师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即基本程序):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反馈、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巧记:背(备)上做(作)科(课)学
(一)备课
1.备课的意义备好课是教好课的前提。
2.教师应如何备课(备课的要求)
(1)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也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师掌握教材有一个深化的过程,一般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
(2)写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二)上课
1.上课的意义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师要上好一节课的标准是:
(1)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2)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
(3)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4)要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巧记:诸(注)葛(个)惨(参)死(思)
2.课的类型
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数,又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3.课的结构
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讲授新教材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部分,是一节课的核心环节,组织教学并不只在上课开始时进行,而是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直到下课。
4.上好课的基本要求(简答)
(1)教学目标明确
(2)教学内容准确
(3)教学结构合理
(4)教学方法适当
(5)讲究教学艺术
(6)板书有序
(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是上好课的最根本的要求。
巧记:主板内幕已结发
(三)作业的布置与反馈
布置作业的要求:
(1)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2)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
(3)分量适宜、难易适度;
(4)作业形式多样,具有多选性;
(5)要求明确,规定作业完成时间;
(6)作业反馈清晰、及时;
(7)作业要具有典型意义和举一反三的作用;
(8)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含有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9)尽量同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常用的学业成绩检查的方式有两大类:平时考查和考试。
备考方向
1.整体识记教学工作的五个步骤
2.重点识记前两个备课和上课的相关知识点
核心考点 65
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
【常考题型】多选、单选、判断
(一)根据教学评价的作用,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它包括各种通常所称的摸底考试。
2.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
3.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也称为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常在学期中或学期末进行。
(二)根据评价采用的标准,可以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1.相对性评价
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相对性评价具有甄选性强的特点,因而可以作为选拔人才、分类排队的依据。
2.绝对性评价
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宜用于升级考试、毕业考试和合格考试。它的缺点是不适用于甄选人才。
3.个体内差异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
(三)按照评价主体,可以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备考方向
1.识记每一组分类的划分标准
2.理解识记前两组评价的概念、例子,能正确区分前两组评价
核心考点 66
现代教育评价
【常考题型】单选、填空
现代教育评价的理念是发展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
备考方向
识记关键词以评价促“发展”,理解发展性评价的理念
核心考点 67
常见的教学模式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
(一)当代国外主要的教学模式
1.探究式教学
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的开展,注重学生的前认知,注重体验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
2.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的基本程序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3.范例教学模式
范例教学模式是由德国教育心理学家瓦·根舍因提出来的。
(二)当代我国主要的教学模式
1.自学—指导式
2.目标—导控式
3.传递—接受式
4.问题—探究式
5.情境—陶冶式
6.示范—模仿式
备考方向
1.重点掌握国外的三种模式,能正确区分每一种模式 2.了解我国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