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色胺是男女相爱最重要的化学物质。当男女双方坠入情网的时候,羟色胺会让一个人暂时失去理智,看不清对方的缺点,因此让爱情变得很盲目。
科学家早就证明,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由荷尔蒙决定的。比如说,大脑制造出来的内啡肽能使人产生一种快感,一种满足和轻松的享受。其中最著名的5—羟色胺正是因此而被称为“快活荷尔蒙”。
所以我们才会说,情人眼里出西施,两个人之间一定要多多相处,这样等到羟色胺褪去,你才能够看清楚你身边的这个人。
我们刚才说,多巴胺的分泌一般只会维持三到五年,所以我们才会有七年之痒的说法,当然了,七年之痒之后,如何继续下去,这个时候催产素就发挥了作用。大脑在男女之间产生关系的时候会分泌出脑垂体后叶荷尔蒙,又称为催产素。催产素不是只在男女产生关系才会有的,它在母亲喂乳时也会产生。
所以对于一些女性而言,母爱和爱情其实是一样的。
著名科学家泰勒表示,催产素的力量和影响范围令人着迷,但它对人类情感的作用却决非简单的话就可以概括。泰勒指出:很多人说,“催产素是亲热激素”,或者“催产素是爱情激素”。
其实,催产素要难捉摸得多。它与心理学的种种状态并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要把这些分子与特定状态对应起来很困难,也存在某种危险。
但是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催产素的产生,可以促进两个人感情的升华。有些专家认为,催产素与身体天然产生的“鸦片”有协同作用:催产素启动依恋他人的愿望,类鸦片活性肽则提供与爱人在一起时那种温暖陶醉的感觉。
简而言之,催产素是促进情侣忠诚的“催化剂”。
2012年11月,科学家发现催产素可促使着已婚男士远离其他对自己有吸引力的女性,从而避免婚外情、小三的出现。
吸入催产素的已婚或恋爱男士们比其他人保持了更大的个人空间,在对美女照片的反应上明显迟钝了很多。
催产素会让人对爱情忠贞不渝,相互依恋源于美国的神经内分泌学家休·卡特研究大草原上的田鼠的一个发现,大草原田鼠在交配后终生保持“一夫一妻”制,雌鼠雄鼠共同养育后代。这在自然界中实属罕见:只有不到5%的哺乳动物表现出“一夫一妻”和双亲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