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六郎镇守三关口的图片,杨六郎把守三关口图片

首页 > 情感 > 作者:YD1662023-10-31 09:25:14

1937年2月1日*等徐特立举行60庆寿咏诗题刻

1937年2月1日,*、朱德、*、任弼日、郭沫若,徒步登山凤凰山,在文昌阁前为徐特立举行60庆寿活动。这种尊师重教的举动,当时在陕甘宁边引起很大震动,并被人们久久传为佳话。

迷魂绝阵—转兵洞

杨六郎镇守三关口的图片,杨六郎把守三关口图片(25)

凤凰山迷魂绝阵—转兵洞(图片来源:王彦春《凤凰山古城墙》,蒹葭的博客)

转兵洞”是北宋年间杨六郎(杨延昭)成功运用兵法独创的一个战时策略,其旧址今成为凤凰山历史文物遗址中著名的景观之一。

所谓“转兵洞”,即利用独特的地理地貌进行深挖开洞,使兵将能在洞中自由飞奔,大军首尾始终循环于地面出现。据说杨六郎当时正处于多事之秋,他在延州尚未安扎稳妥,辽国便发动了10万大军夺关攻寨直逼延州。那时延州城防兵马不足1万,宋军人心战栗,城民惊慌。为了鼓舞士气,振奋民心,临危受命、足智多谋的杨六郎想出一个妙计来,他一面命将士昼夜在凤凰山屯兵处依山开洞,一面派心腹在城中放言:“朝廷已派10万大军进发延州,不日即到”;同时,他将每100名士兵编为一个纵队,每队1个时辰循环进行军事演练。每天,延州城垛上宋军人头涌动,辽军探马看到宋军守城如此森严,回去复命说:“延州城防甚密,10万援军不日即到”,吓得辽兵不敢冒然攻城,只好退兵三舍,再探虚实。杨六郎见此法如此奏效,立即命人自西沟到市场沟暗中效仿此法进行大规模开洞。万事俱备后,他命城中老百姓开城列队恭迎朝廷援兵入关。那日,从早到晚,援兵人马浩浩荡荡地进城,百姓欢欣鼓舞。混入城中的辽军探马亲眼目睹了10万大军进城的盛况,连夜飞书回营,辽军百思不得其解,带着满腹惊疑拔寨而逃。

这种即简单又省力的运兵战术,是借助地理环境、利用心理战术迷惑敌方的一种策略。然而这种简单的策略却开创了兵法运用的先河,展示了宋代将领博大精深的智慧才能。“转兵洞”在当时不仅起到了稳定民心、振奋军心的作用,也避免了因两国交兵而可能导致的生灵涂炭。宋真宗皇帝得知后,龙颜大悦并亲笔写下了“迷魂绝阵”四字,召示各地守军依法效仿,“转兵洞”一时名震朝野内外,被后人传为千古佳话。有诗赞其云:“八风占阵气,六甲候兵韬”,“扼险空布兵,辽人尽胆落”。

凤凰山六郎寨与石擂阵

杨六郎镇守三关口的图片,杨六郎把守三关口图片(26)

延安凤凰山六郎寨与石擂阵(图片来源:王彦春《凤凰山古城墙》,蒹葭的博客)

六郎寨亦称西岭北寨。据《宋史·杨延昭传》载:杨六郎把守三关口时,曾驻防延州屯兵西岭北寨,不仅独创了“迷魂绝阵”转兵洞,而且独创了石擂、木擂等守防兵器,被历代兵家传为佳话。

杨六郎屯兵西岭北寨期间,加强兵训,筑修城寨,就地取材,制木擂悬于城垛,造石擂置于城沿。每逢敌人进攻,他便命军卒断绳放木,举击石擂,居高临下,攻势凶猛,*伤力特大,令敌人闻西岭丧胆。

北寨遗址位于镇西楼下,总占地面积5公顷左右,选址独特,扼要道之险。

三、凤凰山革命旧址

杨六郎镇守三关口的图片,杨六郎把守三关口图片(27)

杨六郎镇守三关口的图片,杨六郎把守三关口图片(28)

上一页34567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