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唱过的童谣吗?《让我们荡起双桨》《小燕子》《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拔萝卜》《丢手绢》《小鸭子》《劳动最光荣》《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学习雷锋好榜样》《一分钱》……
迟至1990年代生人,早至建国后的的新一代,这些歌谣成为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孩子的共同记忆。
那些流传至今的儿歌1949-1966年是新中国童谣创作的黄金时期。百废待兴的年代中,“希望”二字即使在饱受蹂躏的心灵中亦能开出花来。一大批优秀作曲家、作家及诗人纷纷投入童谣的创作,长长的名单包括作家/诗人郭沫若、管桦、金帆、乔羽、袁鹰、沙鸥、芦芒……作曲家潘振声、马可、刘炽、瞿希贤、李群、郑律成、张文纲、黄准、寄明、宋军等等。
尽管当年的童谣与其它时代歌曲一样具有时代特征,但它们更为人所铭记的是歌中滋养心灵的单纯明快与健康向上。创作者们虽为大家却颇能也颇愿意洞悉儿童心理。他们或从生活中一件非常细微的小事着手创作(《丢手绢》《一分钱》《拔萝卜》),或由偶尔目睹的能引起儿童快乐的事物入手(《小鸭子》《我们的田野》《小燕子》),写出一首首旋律优美易唱,画面和情节皆鲜明的歌曲。
其中有些歌曲已超越童谣的范畴,成为青年及成人亦爱唱的流行歌曲。诞生于1955年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是同年拍摄的少儿电影《祖国的花朵》主题曲,绿树红墙环绕的北海水面波光粼粼,“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是神来之笔,至今想起仍如身临其境。儿童如植物,这首歌里有最最需要的光与风。
电影《祖国的花朵》
曲作者刘炽为“鲁艺”音乐系的优秀学员,当年靠在北海公园的石头上看小演员们划船而生出灵感;词作者乔羽的作品还包括《人说山西好风光》《刘三姐》《难忘今宵》等等。刘炽和乔羽这对组合影响最广泛的歌曲是《我的祖国》,1956年作为《上甘岭》的电影插曲在红遍全国,斗转星移中现山河巍峨,疏朗大气中见人性铮铮。
电影《上甘岭》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由管桦作词,瞿希贤谱曲及编曲,创作灵感来自1957年管桦的一次回乡之旅。他看见农村的明亮月夜,孩子们围坐谷堆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便将之写成叙事散文诗,回北京后交给瞿希贤由她谱曲。
这首歌流传至今,忆苦思甜的部分已被渐渐淡忘。隽永的部分恰是最初一刻触动管桦的那一幅月夜场景。当他用凝练生动的句子把画面凝固,“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便具有了魔力。妈妈、过去、故事代表过往的个人和集体记忆,高高谷堆的实体形象令人产生眺望未来的联想。这幅当下的画面因此具备了纵横时空的广阔空间。
电影《护士日记》的插曲《小燕子》1956年6月1日首发于《长江文艺》,经影片中王丹凤的演唱传遍全国。“我”和燕子关于春天的对话天真稚拙,悠长曲调如同燕子划过天空的线条般简明流畅。更具时代特征的歌曲后半段(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已沉入往事之海,前半段却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成为1949年后诞生的新民谣之一。
电影《护士日记》
赋予这些童谣长久生命力的另一个原因是,它们常常受到中国各地民歌的影响,带有浓郁新疆风格的《娃哈哈》(1956)是其中典型。小朋友大概都好奇过,唱这首歌的时候为什么要左右扭脖子,它的调式也似乎和其它儿歌不太一样。
作曲家石夫1950年参军并随军进新疆,1957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之前,他踏遍天山南北采集了三千多首民歌。《娃哈哈》便是石夫根据新疆民歌改编而来,这首歌的曲调更早可以追溯到俄罗斯民歌。
《丢手绢》的背后“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这是一段自带“背景音乐”的文字,您看到时是不是也会轻轻哼唱?《丢手绢》,几乎是中国流传最广的儿歌。有人说,这首《丢手绢》是我国流传最广的儿歌。70多年前,它诞生于延安保育院,伴随着几代人度过了美好的童年。
延安保育院是当时设立在延安的儿童保育院、托儿所的统称。据不完全统计,延安保育院在十余年间养育了5000多名孩子,大多数都成长为建设新中国的栋梁之材。《丢手绢》的歌声在几代人的口中流传,历久弥新。
保育院的孩子们在玩滑梯
1939年3月,一个名叫鲍敏卿的宁波女孩,抵达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很快,她就进入抗大学习,从此改名为鲍侃。1939年9月,抗大女生班合并到中国女子大学。在女大,鲍侃不仅学习努力,被选为全校学习模范,而且能歌善舞,还写得一手好歌词。由于在家乡曾当过幼教老师,1941年,还没有从女大毕业的鲍侃就被分配到延安保育院工作。
战争年代,边区急缺幼儿教材,保教员们就自己动手编写儿歌、游戏、手工和故事等教材。延安第二保育院的保教员们仅用3个月的时间,就创作故事、儿歌、游戏等3000多篇。她们编的儿歌有:“保育院,我的家,阿姨爱我,我爱她。阿姨待我像妈妈,教我要听党的话。团结友爱守纪律,要做革命好娃娃”“花儿点点红,八路军真英勇,自卫军民兵来配合,到处立战功”等。
保教员们除了将富有时代特点的革命道理编成儿歌外,还将孩子们洗手、吃饭、学习、游戏等也编成儿歌。那时,丢手绢是孩子们常玩的游戏。1942年,鲍侃在带着小朋友一起玩丢手绢的游戏时,从心底自然而然地流淌出这样的词:“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就这么短短几句歌词,充满童真童趣,孩子们一听就懂、一学就会。
1942年8月,爱国青年关鹤岩来到延安,参加了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领导的西北文艺工作团。他积极参加秧歌运动,在陇东下乡宣传时,搜集了近百首陇东民歌。1948年,关鹤岩在看小朋友们做游戏时,听到了一首很有趣的歌谣,他就把这首儿歌重新配上更加上口的旋律。这首深受广大儿童喜爱的《丢手绢》就此定型,成了几代人共同的记忆。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