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第一心理主笔团
编辑 / 汤米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朋友圈成为了我们分享日常生活点滴的一个新平台。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可以快速了解他人,还能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
但互联网的发展总是具有双面性,它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放大了人们的*与本性。
社交媒体上的每一个点赞和评论,对发布者来说无疑是一种肯定与鼓励。
那么如何能够吸引到他人的注意呢?
一种方法是发布一些大众容易接受且富有趣味的内容,另一种则是进行一些异于常人的行为,借以吸引眼球。
世事无常,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
当家中有亲人辞世,对于生者而言,这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和深刻的悲伤。
在这种时候,有人选择沉默,有人选择痛哭,而有人则选择在朋友圈中表达哀思。
那么,那些在亲人过世时选择在朋友圈发文的人,他们心里究竟是怎样的思考?
人心难测,你真的能洞察其复杂性吗?
许多人认为,将亲人去世的消息发布在朋友圈是对逝者的不尊重。
他们认为,既然人已长逝,我们应该让他们平静地离去,而不是通过这种方式让逝者再次成为焦点。
沉默与严肃处理亲人的后事,才是对逝者的真正尊重。
因此,那些在朋友圈公开分享这种重大悲痛的人常会被人不齿。
实际上,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将个人生活的琐事分享到朋友圈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在满足个人的被尊重与被认可的需求。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