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天生渴望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因此,那些将亲人逝世的消息分享到朋友圈的人,其实也是在满足这种内心的需要。
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因为它主要是为了满足自我需求,无论是情感上的还是社会地位上的。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本质上存在自卑感,他在其理论中提出了“追求优越”和“自卑与补偿”两大概念,这些都是基于人的自卑本质。
对那些将逝者信息公开的人来说,这可能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普通事,他们也会像分享其他日常小事一样分享到朋友圈。
通常,这类行为的主体往往是一些思维尚未成熟的年轻人,他们可能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种行为可能对自己或对逝者造成的影响。
通过将这种沉重的事件分享到朋友圈,他们最多能够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共情,这能使他们得到更多的宽容。
毫无疑问,对他们而言,朋友圈成了一个释放情绪的场所,成了一种被理解的途径。
然而,通过分享他人的痛苦来获得理解,这样的心安理得又能持续多久呢?
人类追求他人的认同与认可是本能,我们不必对此过分批评。
他们只是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来追求这种认可,虽然这种做法显得有些愚蠢。
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人都会因追求他人的认可与尊重而选择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亲人逝世的消息。
有些人通过分享朋友圈来加速自己从失落中恢复,因为并非每个人都能在短时间内接受亲人离世的事实。
对这些人而言,这个适应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在亲人刚去世的时刻,他们可能表现得非常平静,无泪无感,这让外人误解他们冷漠无情,其实他们内心尚未真正接受这一现实。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渐适应后,他们可能在几天后选择发一条朋友圈,作为对这件事接受的一个标志。
心理学家费斯丁格(Festinger)提出,
当个体的行动与思想不一致时,会产生认知失调,这种状态会使人感到不安。
但行为一旦完成,为了缓解内心的不适,他们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情绪。
并非每个人在亲人去世后都能立即感受到深刻的悲伤和痛苦,很多人是在偶然的日常瞬间,如看到洗衣机中遗留的衣物,或者发现逝者曾用过的物品时,才会突然情绪崩溃。
如同常言所述,死亡不是终结,被遗忘才是。
在逝者离开的那一刻,我们未曾表露的悲伤和痛苦,往往源于对现实的抗拒和逃避。
对于发朋友圈的人而言,这样的行为可能代表着一种新的开始,显示他们已经完全接受了这一现实。
情感隔离是鲍文(Bowen)家庭治疗理论(Feamily Therapy)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指在家庭系统中经历重大打击或强烈情感冲突后,情绪深入的个体会启动大脑的自动隔离机制,以保护自己不受过度的情绪影响。
这种隔离机制是一种人的自然保护反应。人性确实复杂多变,每个人对死亡的理解和对逝去亲人的怀念方式都不相同。
在有些人看来,分享亲人去世的消息可能显得不尊重逝者,但对发布者来说,这种行为可能是他们面对现实,开始治愈的方式。
因此,那些在朋友圈分享亲人逝世消息的人,并不一定都是出于想要获得他人同情或关注的动机,也可能是因为他们还没能完全接受这个现实,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
无论出于何种心理,将逝去亲人的信息分享在朋友圈的行为,虽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显得不太尊重,但如果这种分享仅仅是为了表达怀念和接受现实,我们也无需对此过于严苛。
The End -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本文关键词:个人心理、心理学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