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化
这一角度需要品牌对目标顾客足够了解,再以某种细微情绪引发其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让他们爱屋及乌,认同品牌。
大龙燚第二次变更的广告语“老味道,解乡愁”,就是抓住思乡游子的离愁别绪。
湊湊的“为美好相聚沸腾”,也是以“美好”的情感色彩撩动年轻人的社交期待,展现有温度有态度的品牌形象。
√ 懂得借“势”,使品牌快速走红
巴奴借行业老大海底捞的势,成功地挖了老大的墙角。
大龙燚在创立之初,借了重庆火锅的势,“老味道,最重庆”。
这个势,可以是行业老大,可以是品类高地,也可以是热点事件。
当“地沟油”频频被曝的时候,广州一个酸菜鱼品牌就抓住此痛点,趁势打出“油,我们只用一次”,“禄鼎记”横空而出。
还有一个案例,前段时间,肯德基受新冠疫情影响,宣布将暂时停用“吮指回味,自在滋味”广告语。
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次很好的借势营销手法。微博上关于#肯德基暂停使用吮指广告#的阅读量已高达3.3亿,讨论量将近1万个。
我们发现,品牌在初创时期,如果想迅速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借势往往是捷径。当然,有了自己的光环后,此时就要见好就收,做自己。
√ 和战略保持一致
每个品牌的发展都是阶段性的,所以一条好的广告语,不仅要占据消费者的心智,更要与品牌的战略变化保持一致。
比如大龙燚初期“老味道,最重庆”突出口味,抢占市场,之后“老味道,解乡愁”传递情感,引发共鸣,后期“让世界爱上成都味”,和当下的“大龙燚,中国辣”,则越来越显示自己的行业高度和地位。
再比如,外婆家初期锁定社区人群,广告语为“不用回家忙烧饭,外婆帮你做”;后期不再只针对社区,而是要面向更大的市场突出杭帮菜的定位,所以广告语也随之转变为“我家就在西湖边”。
同时,广告语在变化中,还是要保留自己的核心东西:大龙燚的广告语始终围绕味道做文章;外婆家的广告语一直保持强大的亲和力,符合“外婆”人设;巴奴的广告语强调的本质依然是产品主义。
最后
在总结规律时,餐见君发现,直接对消费者发出指令的广告语,更容易让顾客选择。
蜀大侠早期的“来成都必吃的火锅”,小龙坎早期的“总有一天你会来吃”,都给外地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突出地域特色,到弱化地域特色,也是头部火锅品牌的“惯用伎俩”。
比如海底捞最早用“来自四川的火锅”。蜀大侠也是如此,来成都必吃,后来改为“我只做龙头火锅”。
在颇具规模时,如果再强调自己是“正宗”或“特产”,相当于在消费者心智中,放弃了领先者的地位。
此外,餐见君注意到,大龙燚、小龙坎的广告语都逐渐聚焦到味道本身,前者是打造中国辣,后者重视好味道。
或许在经历大浪淘沙后,“产品、口味”将是众火锅品牌回归的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