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字,我想跟你聊聊低血压。
血压高了,是病。血压太低了,也是病。
中医治低血压,还是很有一套的。
今天,我给你分享一些业内经验。咱们一同感受、学习。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49岁。
这个人,素来有低血压的毛病。低到什么程度呢?高压顶多就是100到90,低压50到60,这是严重低于一般标准了。
因为低血压,她基本上不敢做体力活,不敢剧烈运动,否则就眩晕、心慌、气短。尤其是在她登高的时候,更是难受得要命。
最近一个月来,此人症状加重了,曾经因为低血压而晕倒两次。无可奈何之际,求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脉细弱,舌尖发红,舌苔正常,舌质发淡,面色萎黄,身体也十分消瘦。
怎么办?一张方子跃然纸上,来看看吧——
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研为粗末,用水300毫升,煎到150毫升,煎2次过滤合药汁,分2次空腹温服,每日一剂。
结果如何?患者用药前后共12剂,诸证悉平,血压恢复到高压116,低压80。
这个医案和验方,在中医内科学界里头是比较有名气的。早年,我在跟师学习的时候,常看我老师用这配伍,帮助低血压证属中气不足的患者。事实证明,的确有一点效果。
这里头的道理,我想跟你仔细说说。
低血压,中医将其归纳到“眩晕”、“虚劳”的范畴里。它有一个重要的证型,那就是中气不足,或是也可以叫它为脾气虚弱。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气就会弱,要是气弱,就无法推动和振奋我们一身的机能,这其中也包括我们脏腑的运转机能以及气血运行的动力。
因此,低血压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就是人体机能下降以及五脏痿弱的表现。简单来说,就是气血该往上推的却没劲推不上去。
血压低,就是因为那口气不足,顶不上去,所以就眩晕、乏力、心慌,不耐劳力和登高等等。看脉象,往往是细弱脉,那是气太少了,鼓动不了脉道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