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简言之”,了解大小事。
在浙大城市学院,一位教师的教学告白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蔡渊迪,人文学院的一位资深教师,因其《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一)》及《中国古典文献学》三门课程的卷面不及格率超过30%,而被迫作出公开说明。然而,蔡老师的回应,却出人意料地坦率和深刻。
文章开篇,蔡老师以自嘲的口吻承认:“第一句,这么多的卷面不合格,肯定是我教得不好,水平有限,实在抱歉。”紧接着,他以一种挑战性的态度提出了整改方案:“第二句,也就是顺此逻辑给出的整改方案就是:另请高明。”
蔡老师对课时安排的质疑,更是直击教育体制的核心:“本校‘古代汉语’课总计48课时...请向其他院校调研,有几个学校这三门课的课时是只有这么一点的?”他进一步指出,降低考试难度或减少学习分量,可能会影响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从而影响升学率和就业率。
蔡老师的教学理念坚定而明确:“我实在是个对什么事情都非常认真的人...我的‘认真’只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尊严。”他用古文引用强调了自己的教育信念:“‘士可*不可辱。’‘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蔡渊迪,1983年生,浙江海宁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文学博士。他的学术成就和教学经验,为他的自白增添了分量。现执教于浙大城市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曾获浙大城市学院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人文学院“我最喜爱的老师”等荣誉。
蔡老师的教学风格,严格而充满热情。他的个人简历中自我概述:“生长江南斯文之乡,学于燕赵慷慨之地。初法申韩,终归孔孟。”他的教学,从不讨好学生,却以严谨的态度和深厚的学识赢得了尊重。
蔡老师的这次公开回应,不仅是对当前教育状况的深刻反思,更是对教育者责任的坚定表达。他的文章,引发了教育界对教学质量、考核标准和教育责任的广泛讨论,也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