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酒一壶,邀上三五好友,开怀畅饮,谈天说地,怎不惬意。
只是,物欲横流的时代,又有多少人能够,遇到自己的知己好友呢。
我们身边的朋友,多数是点头之交。
岁月静好时,各个都是能够掏心掏肺的知己。
真正遇到困难时,身边的人,总是恰巧各种不方便。
很多人,区分不开同事和朋友之间的不同。总是将两者混为一谈。
朋友,或许不会天天见面。但是,你有困难的时候,朋友一定会到场。
同事,虽然天天见面,却不过是点头之交而已。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多数同事,会突然消失在你的视线范围内。
曾经有一个同事,非常喜欢笑。经常跟我们称兄道弟,仿佛大家异常的熟络。
其实,下了班,都是各玩各的,没有什么交集。
有一段时间,那个同事,经常和大家一起约着出去玩,有时候一起喝点小酒。
突然有一天,这个同事消失了。
大家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电话号码也变成了空号。
听着同事们的议论,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个同事喜欢玩牌,输了不少钱。
前段时间,之所以和大家突然走近,完全是为了借钱所做的铺垫。
相互诉苦中,我发现,基本上所有同事都被借了一个遍,数额在几百到上千不等。
想着前几天被那个同事借走的三百元钱,我感到自己非常好笑。
看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示好,如果有,一定有所图。
并不是说,同事之间就无法成为好朋友。
只是,相对于知根知底的朋友来说,和同事成为好朋友的概率很低。
同事赵姐和新来的实习生倩倩成为了好朋友。
赵姐乐于助人,倩倩嘴甜又勤快,经常向赵姐请教问题,一来二去,两人成了好朋友。
无论是上班还是下班,两人基本上形影不离。
就在大家都公认两人是单位里最好的闺蜜时,两人突然闹崩了。
原来,倩倩乖巧可爱的形象,全都是为了转正而扮演出来的。
等到转正后,和赵姐同为正式员工的倩倩,言谈举止间,再也不恭维赵姐了。
赵姐推荐些什么化妆品时,倩倩也不再说那些化妆品如何如何的好,而是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
因为意见不合,两人经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吵。
做朋友容易,做知己却难。
朋友之间,也要适可而止,注意分寸。
我现在的朋友,基本上都是从学生时代一起走来的。
彼此之间知根知底,经常会一起聚餐。
前一段时间,发生的一件事情,令我明白,即使再好的朋友,也要注意分寸。
前段时间,几个经常联系的朋友,再次约好小酌一杯。
酒过三巡,大家都对朋友老孙的个人问题,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老孙今年三十八岁,因为个人原因,一直没有结婚。
刚开始喝酒的时候,大家也是出于朋友的关心,想要给老孙牵牵红线。
只是,随着酒越喝越多,嘴上也没有把门的。话语之间,令老孙有些难堪。
最后,老孙生气了,丢下一句:“我的事情不用你们瞎操心。”随后离开。
虽然,最后以我们道歉,老孙原谅我们而解决。
只是,以后聚餐喝酒,大家都默契地,不再谈朋友间的私事。
虽然朋友多年,彼此关系亲近。但是,我们也不能打破彼此间的界限。
有些人,总是遇到谈得来的朋友,就掏心掏肺,恨不得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告诉对方。
一旦,对方的反馈不如自己的心意,就认为不够朋友。
其实,朋友之间相处,贵在分寸。
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就连朝夕相处的夫妻,都难免有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情况。更何况是朋友呢?
即使再好的朋友,也不要赋予其更多的含义。
只要在一些事情上,能够施加援手,就弥足珍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