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第一个祝福,中秋节的第一条祝福

首页 > 情感 > 作者:YD1662025-03-01 14:38:00

中秋节的第一个祝福,中秋节的第一条祝福(1)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第一个祝福,中秋节的第一条祝福(2)

很多人会以为这首词是表达爱情的,其实它是表达苏轼对弟弟的思念,他主要是写给他的弟弟的。“兼怀子由”,子由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

这首词苏轼写于1076年的中秋夜,此时苏轼40岁,苏辙38岁,他们的父母早已经去世,只剩下这两兄弟相依为命、彼此依靠,此时他们也已经七年没有见面。

看过苏东坡纪录片的都知道,苏轼和他的弟弟感情很好。苏辙从小就崇拜他这个哥哥,从苏辙的视角看,他的哥哥从小就热情大方、才华横溢,到了京城,文采依然能够艳压天下才子,有这样的优秀的哥哥,谁不爱呢?苏轼才华横溢,却仕途坎坷,苏辙崇拜了他一生,也“捞”了他一生。

苏轼为了能离弟弟近点,他在两年前申请从杭州调任到山东密州,此时苏辙在山东济南就任,但是来了以后依然没有能够见到他的弟弟。后来苏轼无意间发现了一处废弃的园子和城台,就开始修缮,并写信给弟弟邀请他来取名,这个城台就是后来的超然台。

你可能没有听过超然台,但是你肯定听过这首词: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它就是在超然台写的。

中秋节的第一个祝福,中秋节的第一条祝福(3)

1076年的中秋夜里,阖家团圆的时候,苏轼喝的大醉,来到了超然台,然而弟弟却不在身边,他们只能隔着明月,寄托对弟弟的思念,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思绪与情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一问是苏轼对人生无常、聚散离合的感慨。他渴望超脱尘世的束缚,乘风归去,却又害怕高处不胜寒,更是舍不得人间这份温暖的亲情。

他自问自答:“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既是对月亮的责问,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抒发。为何偏偏在亲人分离之时,月亮却如此圆满,对弟弟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毕竟是豁达之人,他很快意识到,人生的悲欢离合如同月亮的阴晴圆缺一样,是自然规律,无法避免,也无法强求。于是,他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希望无论相隔多远,亲人之间都能共享这轮明月,心灵相通,情谊永存。

在此中秋,也祝愿天下所有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