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云:意谓景丽之云。古人认为是祥云、瑞云。《淮南子·天文训》:“虎啸而谷风生,龙举而景云属。”亦作“景云蔚岳”。
卿云:意谓彩云,祥瑞之云。《卿云歌》曰:“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南朝·梁·江淹《水上神女赋》:“彩霞绕绕,卿云缦缦。”
庆云:意谓光媚之云,喜庆。《列子·汤问》:“庆云浮,甘露降。”《汉书·天文志》:“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庆云。庆云见,喜气也。”
环云:意谓太阳旁边有晕,日光之外亦有连环,光如火焰。古人视为吉。
云从龙:意谓云与龙呼应。喻指相关事物之间有呼应。《周易·乾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紫气东来:意谓紫红的云气从东方来。旧时指吉祥的征兆。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瑞气祥云:意谓天上云气呈现吉兆。旧时指有喜事降临。明·无名氏《度黄龙》:“今到此山之中,观见瑞气祥云,氤氲于九霄之上。”
青天流云:意谓蓝天白云,云卷云舒,让人心旷神怡。亦作“高天流云”。
干霄凌云:意谓高高地耸起,直逼云霄。喻指人的前程远大。能够迅速成才。宋·黄榦《勉斋文集·五·林子至子字序》:“勉乎哉!行将见子干霄凌云,而为栋梁之用。”
云程发轫:意谓青云万里的路程。发轫,启车行进,喻指事业的开端。旧时祝人前程远大的颂辞。战国·楚·屈原《离*》:“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云兴霞蔚:意谓云彩腾兴,霞光盛烈。形容景物灿烂绚丽。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亦作“云蒸霞蔚”。
秋云湛甘露:意谓秋天的云含有浓厚的甘霖。南朝·齐·谢朓《永明乐》:“秋云湛甘露,春风散芝草。”
天瑞五色云:意谓五色彩云为天象吉兆。五彩云出现,古时人们竞相庆贺。《新唐书·郑仁表传》:“……天瑞有五色云,人瑞有郑仁表。五色云不容易见也。”
云生结海楼:意谓云涌蒸腾,幻化出海市蜃楼。唐·李白《渡荆门送别》:“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意谓云和太阳相互映照,天空在氤氲中显得清澄。语出南朝·宋·谢灵运《登江中孤屿》。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意谓跋涉到没有水的地方坐下歇息,看到了天上的云朵。喻指处绝境时不失望。语出唐·王维《终南别业》。
寄心海上云,千里常相见:意谓寄托心意于海上的云,即使相隔再远也能心意相通。语出唐·崔曙《对雨送郑陵》
皎佩星连景,飘衣云结庆:意谓皎洁的月亮佩戴着星星使夜空连成一片,云朵犹如飘动的衣裙俱结欢庆。唐·李世民《执契静三边》。
云转花萦盖,霞飘叶缀旂:意谓游云萦绕使得花朵有了荫盖,彩霞飘举仿佛叶儿缀上了旗子。语出唐·李治《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
寥廓烟云表,超然物外心:意谓云烟在辽阔的天空自在行游,心可以超脱万物飒然自逸。语出唐·李治《谒大慈恩寺》。
云开洒膏露,草疏芳河津:意谓云朵化雨犹如甘霖遍洒大地,青草散发芳香铺满河岸。语出唐·李适《中和节日宴百僚赐诗》。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山藏水片复重:意谓云虽然是幻化的,但它滋润山水没有穷尽。语出唐·来皓《云》。
莫言长是无心物,还有随龙作雨时:意谓不要说云没有灵魂,它会聚合腾起向大地洒下雨水。语出唐·张乔《孤云》。
得路直为霖济物,不然闲共鹤忘机:意谓天上的云是济施万物的甘霖,否则也是悠闲地度过时光。语出唐·崔涂《云》。
静即等闲藏草木,动时顷刻遍乾坤:意谓云在静止悠闲时仿佛躲藏在草木中,动的一刹那就可以驰骋天地。语出唐·幸夤逊《云》。
有云更觉千山秀,不雨争知万壑奇:意谓云游峰巅更让人觉得群山秀丽,天空无雨怎么能知道山谷之奇。争,怎。语出宋·楼钥《山阴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