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视觉中国
不频繁抱怨,拥抱正能量
上文说真实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那么,到底要不要在朋友圈发送比较负面的内容呢?
随着心智的成熟,大多数人都习惯了“报喜不报忧”。
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因此,很多人要么不发朋友圈,要么只发快乐的事儿。
可是,有一类人,却走向了另外一种极端:
他们把朋友圈看作一个臭水沟、垃圾桶,不断地往里面倒垃圾。
这样,不仅他面前的那一潭“水池”脏乱差,周围邻居的居住环境也受到了影响。
注意是“不断地”。
也就是说,人都有情绪起伏,偶尔发发牢*没什么,可是,谁愿意在放松的时间天天听你倒苦水呢?
有些人甚至吐槽上瘾,动辄怼天怼地,似乎自己的生活难题都是别人的过失,别人也应该为他负责一样。
有位朋友就是这样,每天不是抱怨工作繁重,就是吐槽同事难相处。
起初,朋友们还会安慰他,日子久了,大家都深感疲惫——这把年纪了,谁的日子好过呢?可日子还得继续啊!
于是,他的朋友圈被很多人屏蔽了。
有句谚语说:“抱怨是往鞋子里倒水,越抱怨自己越难受。”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善于洞察人心。
他们知道,抱怨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反而会让自己的心情更加糟糕,也会影响周围人的情绪。
在朋友圈里,可以抱怨,但要适度。
别让你无心的话语,成为将来射向你的利箭。
来源:视觉中国
写在最后
说了这么多,到底该如何发朋友圈呢?
答案就写在老祖宗的智慧里。
是顺其自然,是清醒克制,是温良,是谦逊,更是仁义。
“克制自己的力量往往比释放力量更为重要。”
仁义,是一种现实的生存智慧。
余生,愿我们都能大大方方做事,顺其自然发朋友圈,鲜活地记录,生动地生活。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