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旋球的接法动画图,3d演示接侧旋球

首页 > 其他体育 > 作者:YD1662022-11-24 16:04:41

本帖介绍引入前后轴y轴(蓝色箭头轴)之后,乒乓球的8种二维复合旋转球。围绕这根蓝色y轴旋转的称之为顺逆旋球,通俗的名称是“侧拐”球。所以这8种二维复合旋转球都是带有顺逆旋(侧拐)成分的。引入的前后轴y轴(蓝色箭头轴)与左右轴x 轴(红色箭头轴)组合可得4种顺逆上下二维复合旋转球;与上下轴y 轴(绿色箭头轴)组合可得4种左右顺逆二维复合旋转球。

先看y轴与x轴决定的xy平面(参见图1),即水平的蓝色平面。设此平面为正方形,其两条黄色对角线即为旋转轴的代表。显然,这两根黄色轴也是在四个象限平分x、y轴夹角的角平分线。

(一)蓝色水平面xy

侧旋球的接法动画图,3d演示接侧旋球(1)

图1 蓝色水平面xy中的2条面对角线图

我们把蓝色水平面xy的正方形单独画出来,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其中的2条黄色面对角线1和2。其中1是从水平正方形的左后角指向右前角,2是从水平正方形的右后角指向左前角。乒乓球围绕这两根黄色轴旋转,可得到4种顺逆旋和上下旋二维复合的旋转球,即顺上、逆下、顺下、逆上旋。理论上这种旋转球是顺逆旋和上下旋各占一半的成分。如果这两根旋转轴在水平面的本象限内(两个方向各45度,合计90度)绕中心偏转,虽仍然还属于这类二维旋转,但二者的成分比例就不再保持各占50%了。定性的说,旋转轴越靠近红色x轴,则上下旋成分越多;旋转轴越靠近蓝色y轴,则顺逆旋成分越多。如果这两根旋转轴超出水平面绕中心偏转,则不再属于这类二维旋转,而进入三维复合旋转球的范围了。

(二)顺下旋WB与逆上旋CT

侧旋球的接法动画图,3d演示接侧旋球(2)

图2 顺下旋与逆上旋的旋转方向示意图

从图2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围绕着其中一根面对角线1做两个相反方向的旋转,可产生两种旋转球,顺下和逆上。动画显示乒乓球先是做一周360度的顺下旋,紧接着是360度的逆上旋。

这种以顺旋和下旋为主要成分的旋转球发球就是右手持拍球员最为常见的正手下平拍发球。不过多数情况下,这种发球都被称作“左侧下旋球”,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误会。之所以说这个“左侧下旋球”是误称,道理很简单:下平拍发不出侧旋球,只能向前摩擦发出下旋,向左摩擦发出顺旋。虽然实际发球时可能会把拍型稍稍立起来一点,向左摩擦发出微弱的左侧旋,但毕竟是很次要的成分,占压倒性的主要成分是下旋和顺旋。

马琳的著名“魔鬼”发球绝技----回跳球,正是这种旋转球的特殊形式。这种发球在对方台面弹跳路线往往呈现出“L”字形或者“U”字形,不断连续向右侧拐弹跳和回跳。这种发球的要点是触球时拍面尽量放平,拍面越平侧旋越弱(即顺下旋成分更多);要加强下旋则大力向前摩擦球底部,要加强顺旋则大力向左摩擦球底部。

从这种发球落到对方台面后的弹跳表现也很容易看出其旋转属性:球不怎么往前走,多跳不出台,甚至干脆往回跳,这正是强下旋球的主要标志;这种球落台后多半还会不断向右侧弹跳,甚至直接从右边线出台,这恰好是强顺旋球的典型特点----向右弹跳侧拐。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必须重视尽量减少该发球向前的冲击力,最好以球刚刚过网为限。如果向前冲击力控制不好,发球多半二、三跳就会从对方端线出台。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要加强下旋就必须加大向前摩擦的力,弄不好就冲出台面;如果减少向前的摩擦力,球下旋不强,不会回跳。

笔者看到网上有一个解决办法:把水平拍面向上翘起来,越过球底部,向前上方去磨擦球底部稍靠前面的部分(也就是7,8点钟的位置)。因为是向前上方发力,可以加大发力,加强下旋,而不至于让球前冲太甚。当然,向上发力太多也有副作用,使球速偏慢、发球弧线偏高、发球质量下降。总的要求就是反复练习,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平衡点。

当然,这种回跳球只是用来练习手感较好,实战中极少见到。实战中威力较大的是像马龙、李佼的那种前冲力很强的又急又长又拐的侧拐下旋发球,还要配合两条黄金线路----直线追身,大斜线外拐。

(三)顺上旋WT与逆下旋CB

侧旋球的接法动画图,3d演示接侧旋球(3)

图3 顺上旋与逆下旋的旋转方向示意图

从图3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围绕着另一根面对角线2做两个相反方向的旋转,也可产生另外两种旋转球。动画显示乒乓球先是做一周360度的顺上旋,紧接着是360度的逆下旋。

这里的逆下旋为主要成分的旋转球发球正是左手持拍球员最为常见的正手下平拍发球。与前述右手持拍球员顺下旋发球一样,只是左右持拍手不同,左右侧跳方向不同,这里就不赘述了。

(四)逆上旋CT与顺下旋WB球的产生

侧旋球的接法动画图,3d演示接侧旋球(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