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护在唐朝收复两京的战斗中立下大功,唐肃宗称赞他:“奋其智谋,讨彼凶逆,一鼓作气,万里摧锋,二旬之间,两京克定。”
为感谢回纥对唐朝的大力支援,唐朝政府答应每年向回纥送绢二万匹,以示犒劳。
两京收复后,当初唐与回纥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
进入长安后,叶护要按约定执行,李俶却婉言谢绝,他说:“现在刚克复了京师,如果大肆进行抢掠,那么在东京的人就会为叛军死守,难以再攻取,希望到东京后再履行约定。”
叶护下马表示赞同,史书上还说他跪下来捧着李俶的脚,以表尊敬。历史上对于李俶与叶护的友谊多持赞赏态度,李俶为人和善,常以德服人,而叶护也并非有野心之人。
但是亲和的背后,是唐朝每年的供奉和牺牲的大唐公主婚姻,其中第一个被嫁过去的女子就是李俶的亲妹妹宁国公主。
公元758年,回纥派人来请婚,唐肃宗不得不将宁国公主嫁给回纥葛勒可汗,万般无奈的唐朝皇帝不得不加重和亲的砝码,派出自己的亲生女儿。
回纥与唐朝的和亲关系从安史之乱开始,一直延续数十年。在这期间,唐朝先后有6位公主和亲回鹃,其中宁国公主、咸安公主、太和公主都是皇帝的女儿。
历史上都称颂两个国家的友好关系,但作为代价,大唐皇帝不得不开始看回纥的眼色,想方设法地让他们开心,将自己的女儿一个一个出嫁远方,再也不复当年唐太宗时期的威望。
家国之情
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李俶的成败得失
李俶的登基治国之路并非毫无险阻,可以说他是唐朝天子衰败的开端。
公元762年,肃宗病重后,张皇后企图废掉李俶另立越王李系,在宦官李辅国、程元振的帮助下,李俶继位为帝。
在这之后,李辅国以拥戴他即位有功极为骄横,想要把持朝政。万般无奈之下,李俶只好委曲求全称他为尚父,万事都要先和李辅国商议后再定夺。
后来李俶好不容易除掉李辅国,却又开始受制于程元振、鱼朝恩等宦官。李俶经常受到他们挑唆,疑心郭子仪等功臣名将。
虽然李俶也曾对郭子仪表明自己的无奈,但他始终没能摆脱宦官左右。自李俶开始,唐朝进入了宦官干政的时代。
至于安史之乱,确实是在李俶一朝被平定,但为了平衡各方势力,李俶又不得不任用重新归唐的安史旧将田承嗣、李宝臣、李怀仙、薛嵩分别为魏博、成德、幽州(卢龙)、相卫节度使,率所部驻于河北。
至此河朔三镇形成,他们割据河北,不奉朝命,不输赋税,圈地自营,直到唐朝灭亡,河朔三镇一直横行霸道,最终导致了唐末五代十国的大分裂。
李俶是个优柔寡断的人,虽然多情却也“因情所困”,缺少了帝王的独断冷酷。
但这也是李俶最打动人心的地方,或许他不是一个出色的皇帝,但他却是一个有人情味的皇帝。只是奈何生在皇家,总归是应了那四个字:身不由已。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