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苹果内部环境分析

首页 > 其他网络信息 > 作者:YD1662023-10-31 21:52:48

作者:杨胜平

苹果产业是甘肃省庄浪县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种植面积稳步扩大,果品质量不断提升,生产效益日益增加,但受全国苹果产业发展的影响,比较效益下降,群众务果积极性严重受挫,种植苹果信心缺失,产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挑战。如何充分发挥庄浪苹果产业发展优势,促进苹果产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提高苹果产业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已成为庄浪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1 庄浪苹果产业发展现状

苹果产业是庄浪县多年培育的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经过40年持之以恒的推进,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依靠苹果产业脱贫致富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成功之路,为扶贫济困、繁荣地方经济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1.1 产业规模初成,经济效益显著

庄浪县独特的地域、气候、土壤特点,非常有利于苹果生产,被农业农村部列入“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多年来,全县立足区位优势,坚持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产业集聚、多头发展的思路,在全县14个乡镇235个村16万农户中普及苹果种植,2021年全县苹果面积65万亩,果品总产量达60万吨,总产值达29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5500元以上。所产果品畅销国内各大市场,并远销俄罗斯、东南亚。每到苹果成熟季,南北果商云集,会出现苹果抢购潮,苹果种植为庄浪县农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

1.2 苹果产业发展,社会效应突出

庄浪苹果产业在取得显著经济收入的同时,庄浪苹果产业的发展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庄浪苹果获得“中华名果”,庄浪县先后获得“中国苹果之乡”“中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中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模范县”等称号。由于庄浪县种植苹果环境适宜,苹果产业发展比较晚,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所产苹果在国内售价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销售时具有很好的竞争优势,庄浪县已成为我国苹果采收季热销区。

1.3 产业集群形成,三产融合发展,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庄浪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当地贮藏加工业的快速发展,2021年全县建成果品保鲜贮藏加工企业40多家,年贮藏能力达到22万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果业专业合作社398个,果品种植家庭农场441家,形成了种苗繁育、技术推广、贮藏增值、加工转化紧密联结,产前、产中、产后相互配合的产业体系。

1.4 发展模式独特,种植技术先进

庄浪苹果产业发展起步艰难,群众接受程度低,发展阻力大,为了推动苹果产业的发展,庄浪县委、县政府鼓励财政供给人员带薪建办苹果示范园。这一措施的实施,促进了庄浪苹果产业起点较高,规模化程度较高,50~500亩规模发展的果园在庄浪县星罗棋布,规模化发展非常有利于苹果生产标准化的落实。庄浪县在苹果生产中,立足当地的实际,以密植栽培为突破口,采用纺锤形整形,栽培管理技术先进,庄浪县苹果园是全国管理最规范的产区之一,一度有“中国最好的苹果园在庄浪”的说法。

2 庄浪苹果产业面临的新问题

虽然庄浪苹果产业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近年来,随着全国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新果区的不断增加,庄浪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新问题,必须直面对待,全力应对,以确保苹果产业良性发展,提高苹果产业对县域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支撑作用,放大其主导效应。

2.1 生产成本快速上升,比较效益下滑

苹果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中用工量大,苹果产量高,生产中投资较大,近年来随着农用物资价格上涨,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加剧,果园务工人员减少,用工费用增加,苹果生产成本急剧增加,种植苹果的效益呈下降态势,种植苹果获利越来越难,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2.2 苹果种植周期拉长,各种问题积累,已成产业发展的困扰

庄浪苹果规模化生产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40多年的不断扩张,目前种植面积超过65万亩,这其中有20%~30%的果园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种植年限长,树龄老化现象明显,呈现残败现象,加上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所栽的品种,已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这部分果园已不产生效益,继续种植会赔钱。

2.3 质量问题突出

庄浪苹果生产和全国大部分产区一样,是以农户为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的,苹果生产涉及千家万户,各户技术熟练程度不同,投资能力有别,生产的果实质量相差悬殊,质量不匀,销售价格提升困难,整体产业表现低效运行。

2.4 苹果市场竞争力仍有待提高

虽然庄浪苹果品质优良,近年来在产地畅销,但由于生产规模相对较小,发展时间较短,在销售时优势不是很明显,苹果销售较多地依赖周边的静宁、秦安渠道,借船出海现象明显。

2.5 苹果产业建设周期长,成效慢,投资风险大

苹果从种植到有收益一般需要5年以上时间,前5年投资是巨大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扩张,同时苹果种植风险是比较大的,生产过程中的霜冻、冰雹、干旱等自然灾害及产品收获后销售时的市场风险,都导致苹果经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社会资本及群众进入这一行业多比较谨慎。

3 庄浪苹果产业的发展优势

虽然庄浪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但综合考量,苹果种植是庄浪县农村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产业,其高效性是其他产业没法比的,因而做强做优苹果产业,是庄浪县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大事,应全力抓好。根据多年的发展经验和目前生产实际,我们认为,重点应在放大和充分发挥庄浪县的优势,以促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客观分析,庄浪苹果产业发展,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生产中应充分挖掘,充分利用,以放大优势效果,促进苹果产业向优向好发展,提升苹果产业效益。

3.1 地域优势

庄浪县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优势苹果产区的中心腹地精华地带,海拔1405~2857米,平均年降水量482毫米,平均年日照时数2075.9小时,无霜期160天,1月中旬平均气温在-13℃以上,年极端低温在-25℃以上,夏季高于35℃的天数少于5天,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稀少,空气干燥,气候凉爽,海拔较高,紫外线充足,非常适宜苹果生产。域内所产苹果个大,果形端正,色泽鲜艳,外观光滑细腻,风味酸甜适口,肉质细脆,硬度好,纤维少,糖分含量高,深受消费者青睐。在今后苹果产业发展中,应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继续优化苹果产业布局,重点在县域南部的朱店、阳川、万泉、大庄、水洛、南湖等乡镇拓展延伸种植范围,实现水洛河、葫芦河、庄浪河流域和苹果适宜区全覆盖,提高精品化生产程度。

3.2 资源优势

庄浪县地处渭水流域,土地辽阔,总面积1553平方千米,全县共有耕地114万亩,人均2.3亩,总户数9.87万户,总人口43万人。丰富的土地资源及人口资源,对苹果产业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充足的土地,使得庄浪苹果产业有充足的拓展空间,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过三代人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高标准整修的100万亩梯田,很好地解决了苹果生产中保土保肥保水问题,台式梯田所栽种的苹果通风透光条件极佳,梯田种植苹果品质极佳,在市场销售时竞争优势明显。庄浪苹果产业发展中应坚持优势在山区、希望在梯田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梯田优势,加快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推进阳光有机种植。

苹果管理是比较费工的,苹果种植是需劳动力较多的产业,目前农村劳动力紧缺已成为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庄浪县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苹果生产管理精耕细作,管理措施能落实到位,这是庄浪苹果品质优良的重要保障。在今后若干时期之内,这一优势仍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3.3 后发优势

平凉苹果种植经验表明,苹果产业发展得越晚,产业要素越先进,产业质量越高,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越大。庄浪县苹果产业快速发展始于世纪之交,在平凉发展相对较晚,庄浪苹果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吸取了周边地区的经验和教训,在品种上以短枝型、片红富士为主,栽培模式上以密植为主,经营方式上以适度规模(30~500亩)为主,无论品种,还是种植模式、经营模式均是非常先进的,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整体园貌、种植效益在甘肃省是最好的。今后应持续保持这一优势,不断探索省工高效的种植途径,大力推进农艺农机配套管理措施的落实,以有效化解苹果产业发展后继乏人、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难题。

3.4 政策优势

庄浪县苹果产业取得的辉煌成绩既是全县43万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也是党的富民政策指导的结晶。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农村生产责任承包制,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苹果作为高效产业得以在庄浪县开始发展,后期国家实施的以生态修复为主的退耕还林工程,为庄浪苹果产业快速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庄浪苹果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脱贫攻坚战的进行,更加突出了苹果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乡村振兴更多地依赖苹果产业,庄浪县在苹果产业发展过程中,充分用足用活国家发展产业的政策,为产业的发展壮大保驾护航。2021年12月,平凉市委通过5次党代会确立了“3659”发展战略,把重点产业链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全力推动断链连通,短链延长,弱链变强。庄浪县抢抓机遇,制定出台了《庄浪县苹果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计划用5年时间,将全县苹果产量从目前的60万吨提高到82万吨,苹果产值从目前的29亿元提升到64亿元,果园普及标准化管理,通过强化管理,将优质果率提高到80%以上,更加强化苹果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

作者:杨胜平 甘肃省庄浪县果业站

来源:《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期刊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