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前,小熊(化名)开始在小红书上发布他街头摆摊的经历。到目前为止,小熊创建的小红书群聊中已经集结了900多名对摆地摊感兴趣的网友。
这些网友一起在群里讨论摆摊的理想地点还有路人可能喜欢的东西。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是希望下班后可以做个副业,另一些人则希望可以成为全职“摊主”。想摆摊的理由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因为不想回办公室上班,有的是因为没了工作。
小熊是在2020年成为一名摆摊“摊主”的。当时是受疫情的影响,他想通过摆地摊来增加自己的收入,而随着政策全面放开后,小熊又回来了。
小熊表示,他主要在上海各大购物中心附近销售手工编织玩具。“到目前为止还不错,如果能工作大半天,一个月就能挣2万左右。”
上月底,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一则针对“摆地摊”的详细计划,允许个人“有序”摆摊。而就在3个月前,北京出台了一项城市外观条例修正案,取消了对路边摊的禁令。
面对来自就业市场越来越大的压力,许多年轻人开始走上街头“谋生”。
数据显示,去年12月,16-24岁年龄组的失业率维持在16.7%的高位,而整体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除此之外,因为今年大学毕业生将达到创纪录的1158万。
智联招聘上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对5万名中国白领进行的调查中,约47%的人担心自己今年可能会失业,高于前一年的39.8%。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虽然街头小摊的回归有助于活跃城市氛围,创造就业机会,但它能否可持续刺激经济还有待商榷。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石磊教授表示:“虽然城市经济增长不依靠于地摊市场,但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收入,尤其是那些收入下降的人群,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摆摊也不会给政府带来负担。”
他补充说,由年轻人推动的夜间经济具有巨大的潜力。人们现在已经有了意识,不会引发过去那么多的问题,比如无序摆摊还有乱扔垃圾等等。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的王教授表示,虽然摆地摊的回归为经济和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了支持,但也可能带来一系列挑战。
他指出,除了总体规划和市场服务不足之外,监管人员普遍缺乏城市空间方面的知识和权威,因此可能会引发冲突。与此同时,出售的商品容易同质化,高昂的摊位费也是一个问题。
根据上海的新规,区政府将指定公共区域,如步行区和食品市场外的空间作为临时摊位,但在主要道路、学校和医院周围等关键区域仍将受到限制。
小鹏(化名)说:“大多数指定区域每个摊位每天收费几百元,这是相当大的成本,因为生意不好的时候你的收入可能也就几百元。但如果去免费的地方,不仅有可能会被城管赶走,而且顾客也不多。”
对小熊来说,摆地摊是一个很累的工作,但也有它的优点。他说:“我上一份工作一个月不到8000元,而且每天下班都要打卡。现在我的收入虽然不稳定,运气不好的时候可能为0,运气好的时候能挣1000多元,但是我更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