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从三方面告诉大家社群运营应该怎么做,其中包括如何制定合理的话术,如何设定细小的场景,以及勇于反复尝试。
这是社群运营系列的第二篇文章,我将会以一个社群“搭建-成长-平缓-消亡”这样的生命周期来撰写文章,我依然只讲实操干货。
本次的主题是分享如何通过建立起靠谱的群聊话术体系,带来近500%的互动飙升效率。
我们还是看许多社群运营在实操中常常遇到的问题:
- 群里这么多用户,我真的非常害怕任何一句话说的不对引起反感。
- 感觉无论我发了什么,大家好像都不会看,效果寥寥。
- 我到底什么时候发什么话,老板也没讲过啊,我一个新人真的懵逼。
- 希望用户按照要求做,但是到底怎么说才有效呢?纠结。
- ……
话术运营真有这么困难吗?这是我做过的一次社群实验,在群内人数、群性质、用户性质基本完全一致的情况下,通过升级话术带来的效果跃升:
尔后通过十余个新社群的多次实验,数据最终稳定在了高位,我们也积累了下面三点经验,分享给大家:
- 设定合理、精确、能高效执行的话术计划;
- 尽可能多的考虑到群内每一个微小场景;
- 勇于尝试,反复进行A/B test。
一、设定合理、精确、能高效执行的话术计划
上一篇我们讲到,99.9%的群不能够活过24小时,事实上,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占比都是来源于用户进群后,缺少及时的话术引导和激励,导致用户两眼一抹黑,不知道该干什么。
一旦超过3分钟,用户的注意力就很难回来了。
社群由于每次的用户都有着细微的差别,于是在很多新人的眼里被定义为了“非标品”,是一个无法被标准化和模式化的东西,自然也没有了提前准备话术的需要。把领导的要求稍微用一些风格可爱活泼的句子包装一下,就可以开赴战场。
我们来看新手小明的一天:早晨还没上班呢,就有人在群里聊天,一会儿,有的人在群里@他,询问今天的课程安排。
小明急急忙忙的回复了,大家见小明回复,有人私聊,有人公屏@,小明很快手忙脚乱。踉踉跄跄到了公司,一看手机上又有99 未读。
他赶紧一一回复,还有的人不满安排,直接吵开了。小明赶紧群里当裁判,又是安抚又是讲规则。
接着老板的需求过来了,告诉他要推一个活动,还要收集点问卷,他赶紧想了几个文案扔到了群里,效果不太好,但是没办法了,还有几十个私聊未读在等他。他又赶紧过去回复。
诶,这人是谁?怎么没按要求改备注?于是他发了一个公告让大家改备注,结果没人搭理他……
最后,小明今天的结果可想而知。
事实上,每一个杂乱无章的背后,让整个社群的效率大打折扣。社群的每一次官方发言或者转化的每一步,都应当是一个精密的仪器,齿轮卡着齿轮往前运转。
下面是一个实习生的课程安排,没有要求格式,但是长期积累的习惯,他们已经能够工工整整的做好自己的安排。并让这个安排具体到了小时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