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 内容化”实现真正万能
新机会、新赛道的出现,不只利好中小微企业,作为连接商家和消费者的淘宝平台自然受益匪浅。
这种收益主要表现在:一向以交易购物见长的淘宝,在内容化方面逐渐补齐了自己的“短板”,实现从“销售渠道”向“生态商圈”的升级,真正做到“万能”。
自2015年起,淘宝就开始朝着内容化方向发展,在手淘上打造出了“订阅”、短视频推荐、“逛逛”、“有好货”等多个内容场,形成了拉新促活、成交转化、老客回访等不同功能的组合。
官方去年4月发布的数据,每月有超过一半用户在淘宝看内容,在淘宝看内容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超1/3的时长都在看内容,内容种草规模越来越大,有1/3的订单是通过内容产生的购买。
流量和成交方面的突出成绩,使得淘宝内容场成为商家触达消费者、运营店铺的抓手。其中尤以淘宝直播为甚。
作为淘宝的中心内容场,淘宝直播不仅承担着撬动直播电商价值的重任,还是时下年轻人创业的主要入口之一。
这里涌现出了大批“人格化店铺”,从红人、专家、买手、设计师到非遗传承人、手工匠人等,应有尽有;内容也是海宁皮草、诸暨珍珠、南通家纺、慈溪小家电、景德镇瓷器等,千变万化,真正做到让“专业有趣的人带你买”。
带货主播晨曦就是其中一员。尽管今年只有25岁,但晨曦已经做带货主播四年,在女装服饰销售方面有着较高的专业度。
晨曦的直播间粉丝突破36万
从2019年3月进入淘宝直播以来,晨曦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买了房、买了车,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她还收获了35万粉丝,成了名副其实的“姐姐*手”,在服装销售领域小有成就。
“不是我吹,给我十秒,我能总结出一件衣服的卖点。就那么一眼,我脑海中条件反射已经出现了很多种搭配。”基于过去四年多直播带货生涯积攒下来的经验,晨曦如今对自己的专业度非常自信。
淘宝直播平台上,还有千千万万像晨曦一样的新主播和年轻主播,他们通过平台的流量支持、现金奖励、供应链支持等政策,逐渐成长起来。
今年7月,淘宝直播推出了“源力计划”,针对产业带的商家、达人和服务商机构给予价值超千万元的流量加持。截至目前,平台已经在10个产业带孵化了超过6万新账号。
最近,淘宝直播再次升级产业带政策,将注入百亿流量,培育10万个产业带账号、20万新主播。
值得一提的是,淘宝内容化与其专业场效率已经形成了互补互促。过去一年,淘宝直播为品牌引导沉淀了1.2亿新会员,并带来人均购买超20次的高复购率,日均ARPU值超过30元的高流量价值。
一个可以预见的趋势是:当越来越多中小微商家涌进淘宝创业,平台能够增加差异化的商品和内容供给,满足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进而直接提升用户粘性。这就形成了淘宝生态的正向循环,商家越多、越优质、越有活力,就越能催生平台焕发生机、释放新势能。
“三驾马车”创造生意确定性
2023年,淘宝就将迎来自己的二十岁生日。从C2C到B2C,再到增加了直播和内容的属性,淘宝几乎就是一部中国电商发展史。
20年前,中国电商仍处于发展早期阶段,商家、消费者需要教育,支付、物流、售后服务等配套设施基本没有,淘宝通过搭建交易平台,大大缩短了成交链路,促进了网络购物的发展。
20年后,电商江湖风云巨变。经历了货架电商、社交电商、内容电商后,直播电商也迎来了大爆发,玩家辈出,而淘宝依然是地位不可小觑的一极,是年轻人创新创业的第一站和长期经营的主阵地。
究其原因,还是与淘宝近二十年沉淀下来的供给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较其它电商平台,淘宝的差异化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新品类、新品牌、特色供给。
无论是以自营业务见长的京东,还是从五环外崛起的拼多多,又或是借短视频直播涌现出的抖音、快手,在商品丰富度、店铺运营能力、趋势判断力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不及淘宝能力全面。
换言之,是平台千千万万的中小微商家让淘宝变得与众不同。它们成就了“万能的淘宝”和独特的生态型商圈,支撑起了全品类供给和多元长尾市场,力量不容小觑,这使得淘宝在电商市场竞争充分的当下依然拥有绝对实力,也是淘系电商最难以被取代的优势。
而对商家来说,淘宝健全的生态、稳定的生意,天生就更适合搭建店铺、树立品牌形象、培养用户粘性。
特别是在淘宝生态的建设中,无意间自发形成了“直播、内容、新供给”三驾马车,三股新势能相互作用更能帮助商家寻找店铺经营的确定性。
淘宝发布的2023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三大趋势和11个赛道,是在给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提供方向参考,而确定性才是中小微企业往前走的信心和动力。
淘宝2023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观察
“中小微企业天生就缺乏产品、缺乏用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李纪珍认为,如果一个中小微企业能加入到淘宝平台,就可以在平台上去开发创意,实现创新、完成创造,并提升自身数字化的能力。
今天,中国经济的韧性并不真正表现在大中型企业上,更多还是体现在有活力、有创造力的中小微企业上;他们不仅能伸能缩,还有极强的赛道转换能力。淘宝天猫确立“从交易走向消费”的战略,加强内容生态、履约服务、消费体验等能力建设,实际上也是在最大限度激活涵盖10亿消费者、上千万商家的生态活力。
二十岁的淘宝,作为中小微创业首选,未来依然具有想象力。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之观点。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