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成本法下的期间成本,变动成本法下的期间成本包括什么

首页 > 企业招商 > 作者:YD1662023-11-13 14:08:33

1.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与价格关系,需求量变化是沿着既定需求曲线进行的。价格上升需求下降,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2.需求变动:假定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需求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3.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分析供给与价格之间关系,价格上升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减少。

4.供给变动:假定价格不变,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5.均衡价格理解为市场价格

6.最高限价是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会刺激消费,限制生产,结果就是市场供给短缺,就会出现严重的排队现象,黑市交易和黑市高价,走后门的现象,以次充好、短斤缺两变相涨价的现象。

7.保护价格是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供给过剩,结果会出现变相降价或黑市交易。

8.薄利多销的理论基础: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价格上升销售收入增加;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价格上升销售收入减少;等于1不会引起变动。

9.替代品煤和电呈正方向变动,互补品汽油和汽车呈反方向变动。

10.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属于高档品;需求收入弹性大于0小于1,属于必需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为负值属于低档品(收入提高,需求量反而减少)。高档品和必需品统称为正常品。

11.恩格尔系数:富裕程度越高,食物支出的需求收入弹性越小。

12.如果确定边际产量的图形,就可以得到总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图形。

13.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临界点之前,边际产量递增,超过临界点之后,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趋势,直到出现负值。

14.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即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曲线上方,平均产量是递增的。

15.企业只有在长期中才能改变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进而影响生产规模,所以规模收益研究的是企业的长期生产决策问题。

16.隐成本是企业自己拥有并使用的资源成本,实际上是一种机会成本。

17.正常利润是企业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正常利润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是隐成本的一部分计入成本,因此经济利润中不包括正常利润。

18.一勾穿三线:平均固定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变动规律是开始降低幅度很大,以后降低幅度越来越小

平均可变成本变动规律:呈现降低趋势但是当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又呈现上升趋势。

平均总成本的变动规律与平均可变成本变动规律相似,也是随产量增加先下降后上升,都具有先降后升的U型特征。

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下降时,边际成本必定小于平均总成本。当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上升时,边际成本必定大于平均总成本。

边际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之间也存在类似的关系,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都快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边际成本曲线最早到达最低点,随着产量的增加,受固定成本的影响,平均总成本曲线最低点的出现晚于且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19.劳动生产率即每单位劳动的产量,全要素就是每单位总投入(包括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的产量。

20.完全竞争市场以小麦、玉米等市场属于近似的例子

21.完全垄断市场特征:只有一个生产者、没有合适替代品的独特性产品、进入非常困难,公用事业如电力、固话业务近似于完全垄断市场。

22.垄断竞争市场特征:具有很多生产者和消费者、产品具有差别性(生产者可以对价格有一定程度的控制,而不再是完全价格接受者)、进入市场比较容易,障碍较小,垄断竞争市场比较符合现实生活的市场结构,如啤酒、糖果等产品就是明显的例子。

23.寡头垄断市场特征:只有很少几个企业、生产产品有一定的差别或完全无差别,价格由较大程度的控制权,进入比较困难。美国石油行业是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

24.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不存在供给曲线,寡头垄断市场也不存在有规律的供给曲线。

25.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必须根据不同需求价格弹性划分两组以上的不同购买者,市场必须能够有效地隔离开,同一产品不能在不同市场之间流动。

26.垄断竞争企业两种需求曲线:主观需求曲线和实际需求曲线。主管需求曲线:一个企业为扩大销售降低价格,其他企业并不相应调整价格,是不太可能的,具有很大主观性。

实际需求曲线:一个企业改变其产品价格,而其他企业同时也相应改变,从而使整个行业的价格和销量关系发生改变。

27.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和要素供给曲线

生产者完全是要素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要素需求曲线是P*MP即价格为常数,边际产量曲线向下倾斜。

28.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来解释劳动供给曲线为何向后弯曲。工资增加替代效应:工资上升,收入增加,消费者用劳动代替闲暇,劳动供给增加。工资增加收入效应:工资上升,收入增加,消费者相对更加富有而追求闲暇,从而减少劳动供给。

29.土地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30.资本供给短期是垂直线,长期是一条后弯曲线。

31.旧车市场与逆向选择:买方和卖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市场机制会导致劣质商品驱逐优质商品,以至市场萎缩甚至消失,这就是逆向选择。

32.保险市场与道德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中一方不能观察到另一方的行动,而另一方就可能采取不利于对方的行动,这就是道德风险。

33.运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计算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资本形成率是指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最终消费率是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34.如果对居民和政府的支出再分开核算,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分为四部分:居民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GDP=C I G (X-M)

35.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I=S (T-G) (M-X)

S表示居民储蓄,T-G表示政府部门储蓄,M-X代表外国在本国的储蓄。

36.凯恩斯消费理论: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加引致消费,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小于平均消费倾向,自发消费无论收入多少,也是必须进行的。

37.社会上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提高,中年人的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降低。

38.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两者之和总等于收入。

39.决定投资的因素:实际利率、预期收益率、投资风险、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折旧。

40.乘数也叫倍数,一个因素的变化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投资乘数为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41.财富效应:价格总水平上升,居民持有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消费就会减少,这种价格总水平和实际购买力的反向变动称为财富效应。

42.利率效应:价格总水平上升,导致利率上升,影响投资、消费及总需求的反方向变化的现象。

43.出口效应:价格总水平上升,导致利率上升,从而吸引外国资本流入,给本国货币带来升值压力,从而使进口产品价格相对便宜,出口需求相应下降。

44.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不论价格如何变化,总产出不变。短期看,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45.从长期看影响价格总水平的是总需求。

46.现价GDP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规模,不变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47.全要素生产率由美国经济学家索洛提出,也叫索洛余值。

48.价格总水平和总需求呈反方向变化,短期看总价格水平上升,总供给扩大,总价格水平减少,总供给减少,总价格水平和总供给呈同方向变动,长期看,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

49.政府对进口贸易的干预主要采取关税限制和非关税限制两种方式。非关税壁垒:对国外商品进口设置障碍,包括:进口配额制、自愿出口限制、歧视性公共采购、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

50.鼓励出口的措施对出口贸易进行干预:出口补贴。

出口补贴分为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间接补贴如出口退税、出口信贷。

51.倾销: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

52.确认出口国企业低价销售行为是否为倾销行为的关键是对产品正常价值的认定。

53.反倾销措施属于贸易救济措施,反倾销税是在正常海关关税之外,进口国主管部门对确认的倾销产品征收的一种附加税。

54.反倾销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倾销产品的进口商,出口商不得直接或间接替进口商承担反倾销税。

55.反倾销税必须符合以下要求:产品存在以低于正常价值水平进入一国市场的事实、倾销对某一成员产业造成重大损失、损害和低价倾销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反复的记忆,记忆就是反复的见面,一回生,两回熟,三回四回是朋友,想记住就得常常见面。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