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选修课对中职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研究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现代社会对中职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时开展职业素养选修课更利于中职生就业能力的完善。结合现实社会对中职学校初级人才的需求,本文从职业素养选修课开设的背景目标出发,以职业素养选修课的价值为基点,着重阐述信商的力量、情商的完善、逆商的价值、学商的作用、美商的风采、胆商的落实等六大商数学习模块内容,以便更好地促进中职生整体职业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职业素养;选修课;就业能力
一、背景和目标:
为贯彻落实《郑州市教育局关于郑州市中等职业学校试行学分制的通知》,进一步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同时,职业学校学生就业主要面向基层岗位,职业学校毕业生职业素养良莠不齐,因此从2010年起我校的学分制改革依据我校“订单招生,定向培养”的职教模式,将课程分为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及综合社会实践课和实习。其中我的校本教材《优秀中职毕业生的16节能力课》入选我校任意选修课。任意选修课指扩大中职生知识面,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和潜能的课程。包括拓宽知识技能为主的课程和深化提高专业知识技能为主的课程和创新意识的课程。采用“模块式”课程组形式,由学生选修。中职阶段正值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成型的时期,职业素养气息浓厚的选修课程对学生身心产生着积极的完善作用。随着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企业对中职生上岗工作的职业素质和行为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中职毕业生应该具备综合职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创造创新能力。这就需要中职学校强化对学生人文素养、职业理想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学生既会做事更会做人。
二、选修课价值
校本教材《优秀中职毕业生的16节能力课》是一门职业素养提升选修课程,它有效地落实了教育部“针对高(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文件精神,本课程旨在通过职业人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和职业通用能力。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在完成学校人——职业人——企业人的转变过程中,由于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被忽视,学生被直接从学校人培养成为了企业人,造成学生超过基本职业能力之外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缺失和不健全,造成学校就业难和企业的担忧。为了全面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在发展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优势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的需求和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现状,开发了《优秀中职毕业生的16节能力课》课程。弥补学生社会能力及方法能力培养的缺失和不完善,最大限度地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提高职业教育学生“零距离”就业能力,真正实现中职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
三、选修课内容
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就是将企业优秀的文化成果,精神财富,通过知识传授、经典赏析、活动践行、环境熏陶等途径,使之内化为中职生的人格、气质和修养。本着提升中职生职业素养的目的,《优秀中职毕业生的16节能力课》选取适合中职生认知、品味、践行的学习内容。将课程内容整合为信商的力量、情商的完善、逆商的价值、学商的作用、美商的风采、胆商的落实等六大商数学习模块以及16节能力提升课程。
模块一:信商的力量
模块二:情商的完善
模块三:逆商的价值
模块四:学商的作用
模块五:美商的风采
模块六:胆商的落实
四、选修课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
采取小组协作或其他自由协作方式,围绕教学中的某一主题或任务,进行交互、讨论、协商、论辩、竞争、角色扮演等学习活动,在交流、合作与竞争中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
2.头脑风暴法:
每个教学模块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发言交流,老师与学生辩论。发言没有限制,旨在相互启发,相互影响,迸出火花,产生创造性设想。
3.案例教学:
结合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恰当运用典型教育教学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讲析,进行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
4.角色扮演法:
尽可能多的模拟教学场景,让学生扮演各种职业角色进行沟通交际和礼仪演练,从中体验现实职场角色要求。
5.活动体验法:
围绕模块课程相应目标安排具体典型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形成自己的行动策略和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整体职业素养的提升与完善。
五、参考文献
《技能在身 百业可为》,河南省教育厅,郑州大学出版社。
《工作的智慧》,张勇,中国商业出版社。
《口才胜金》,李华,九州出版社。
《优秀员工的必备素质》,泓露沛霖,中国商业出版社。
《聪明人的9堂情商课》,丁枫,中国纺织出版社。
《职业素质养成读本》,杨玉娇,大象出版社。
《礼仪修养》,李柠,高等教育出版社。
《公关与礼仪修养》,童地轴,人民教育出版社。
《商务沟通与谈判》,徐文,江苏教育出版社。
《哲学与人生》,王霁,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健康教育》,陈强 支德银 许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人人有思路 事事有出路》,王光普,中国纺织出版社。
《不抱怨的人生全集》,盖恩.加拉德,五洲传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