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作家群众素有“三驾马车”的说法,即路遥、陈忠实和贾平凹。在“三驾马车”中,路遥的年龄不算最大,却最早拿出成名作《人生》。1982年中篇小说《人生》发表后,路遥俨然成为陕西文坛的灵魂人物。
有人问陈忠实,整天写文章,为啥整不出一部《人生》来?
陈忠实
发表文学作品比路遥还早,还拿过全国短篇小说奖的陈忠实,听了这话一点脾气都没有。从那时候起,陈忠实就产生了写一部有分量的长篇小说的想法。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要给我死的时候,做一部垫棺作枕的书”。
在上世纪80年代初,陈忠实做过西安市灞桥区的文化局副局长、文化馆副馆长。有一年,区领导安排他到灞河边上的一个公社,给农民分土地和牲口。一天晚上,陈忠实干完活骑着自行车往住地赶,走在渭河边一个乡村土路上时,突然想起了柳青和他的《创业史》。
柳青
柳青是陕西当代著名作家,1952年以陕西省长安县副*的身份,直接参与刚刚兴起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第二年,柳青住在长安县皇甫村的一个破庙里,以这场轰轰烈烈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为背景,写作了出当代文学史上极具影响的煌煌巨著《创业史》。
陈忠实意识到,30年前柳青参与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说服农民把土地归拢到一块建合作社,现在他到农村基层是把合作社的土地分给农民。30年间,中国广大乡村经历了什么?
1988年清明节前后,陈忠实离开居住在城里的妻儿,独自回到了乡下的租屋,关在屋里开始了《白鹿原》的创作。4月1日,农历二月十五,陈忠实在草稿本上写下了《白鹿原》的第一行字:“白嘉轩后来引以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
白鹿原剧照
接下来的4年里,陈忠实足不出户,几乎保持着与世隔绝的状态。每隔一段时间,妻子都会带着食物来看望他,顺便带走他的换洗衣服。妻子看到他日渐消瘦,非常担心。
直到有一天,陈忠实对来看他的妻子说:“等你这次送的馍馍吃完了,这本小说大约也该划上句号了。”妻子这才放心下来。
1992年1月29日,正是农历腊月二十五,春节的气息已经扑面而来,陈忠实写完《白鹿原》书稿的最后一行文字并划上最后一个标点符号。事后,陈忠实回忆了当时的心情:“那是一个难忘到有点刻骨铭心意味的冬天的下午。在我划完最后一个标点符号——省略号的六个圆点的时候,两只眼睛突然发生一片黑暗,脑子里一片空白,陷入一种无知觉状态。”
白鹿原剧照
接下来,陈忠实给自己煮了一碗面条:“这是我几年来吃得最从容的一碗面条。我只能找到从容这个词表述吃着面条时的心态。我做完了一件事情。这是我在写作上做的前所未有的耗时费劲和用心的一件大事,做完以后的轻松和从容,我在火炉旁吃着面条的这个寒冬的深夜,充分地享受到了。”
然而,《白鹿原》写出来后,能不能顺利出版,也是一件事。陈忠实对此忐忑不安。1992年3月25日,人民文学出版社一编室副主任高贤均和《当代》编辑洪清波来到西安,找陈忠实拿走《白鹿原》手稿。不久,高贤均回复陈忠实,盛赞了《白鹿原》是“我几年来读过的最好的一部长篇”,比《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更丰富更博大更生动,总体思想艺术价值不弱于《古船》,某些方面甚至比《古船》更高。《当代》也回复,确定删掉约10万字后分两期连载,每期约发20万字。
白鹿原剧照
出版的事情敲定,让陈忠实非常高兴。《文艺报》老编辑阎钢回忆了这样一件趣事,说当初陈忠实回乡下写作时,曾经给妻子说:“我回老家去,这事弄不成,咱养鸡去。”高贤均给陈忠实回信后,陈忠实趴到沙发上半天没起来。妻子慌了,问他出了什么事。陈忠实回答:“咱不养鸡了。”
《白鹿原》问世后,轰动文坛,给陈忠实带来极高的荣誉,让陈忠实成为中国文坛顶尖级的作家之列。1993年,陈忠实任职陕西省作协主席。
陈忠实
由于在《白鹿原》里顷注了太多的心力,陈忠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提笔写作,也没有新作问世。在一次会议上,一位省里的官员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陈忠实说:“陈主席啊,《白鹿原》之后你咋不写啦?要体验生活深入群众嘛……”
陈忠实没好气地回答道:“你懂个锤子。”
“夏虫不可以语冰,井蛙不可语海。”有时候,官员和作家虽然面对面坐着,但他们的话语体系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