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每月十五的叫法,农历各个月份是怎么叫法

首页 > 日历 > 作者:YD1662023-05-04 20:04:36

西方国家常用神话故事或者诸神名字命名一年中的十二个月,而在我国古代,月份的划分和命名是一件极为复杂的事,对于现代人而言,也是极为遥远而神秘的,农历月份的别称中所蕴含的深意,让人难以捉摸。

农历每月十五的叫法,农历各个月份是怎么叫法(1)

当月亮绕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亮的黑暗半球对着地球,这时叫“朔”,是农历每月的初一;当月亮绕行至地球的后面,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对着地球,这时叫“望”,一般在农历每月十五或十六日。从朔至望,月亮在天空变幻的脸庞让古代中国人定下“月”的时间概念。(图文摘自《中华遗产》2009年08月)

民间俗称的农历,实际就是我国传统的夏历,源自夏朝时代。中国古代传统历法是阴阳历,兼顾月相变化和太阳周年视运动的周期,此外,古代历法也参看北斗星“勺柄”的指向,若是指向北方,这时候就大概到了冬至,这个月为“子月”,接下来就是“丑月”、“寅月”。

春秋战国时代有所谓夏历、殷历和周历,这三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不同,周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夏历的十二月),而如今我们用的农历,也就是夏历,是以“寅月”为正月(秦朝时正月叫“端月”),称为“斗建寅月”。

由十二地支而来的各月别称对应为:

正月——寅月 寅:意为“移、引”,指万物至此已毕尽而起。

二月——卯月 卯:意为“冒”,指万物冒地而出。

三月——辰月 辰:意为“震”,物经震动而长。

四月——巳月 巳:意为“起”,指万物至此已毕尽而起。

五月——午月 午:意为“仵”,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

六月——未月 未:意为“昧”,指阴气已长,万物稍衰,体暖昧。

七月——申月 申:意为“身”,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八月——酉月 酉:意为“老”,指万物老极而成熟。

九月——戌月 戌:意为“灭”,指万物老极而成熟。

十月——亥月 亥:意为“核”,指万物收藏皆坚核。

十一月——子月 子:意为“兹”,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腊月——丑月 丑:意为“纽”,既萌而系长。

农历每月十五的叫法,农历各个月份是怎么叫法(2)

伊犁河谷两侧的天山山坡地带,分布着多种起源古老的野生果树树种。进入4月,天气转暖,野杏最先感知到温度的变化,迫不及待地把花朵挂满枝头,拉开伊犁整个花季的序幕。摄影/王伟(图文摘自《中国国家地理》2013年10月)

春秋战国时代,不同地区所使用不同的历法制度,因此有说法将“夏历、殷历、周历”合称为“三正”。所以,先秦古籍里纪时的历日制度并不统一,《春秋》或《孟子》多用周历,《楚辞》和《吕氏春秋》用夏历。而《诗经》则要看具体诗篇,如《小雅·四月》用夏历,《豳风·七月》周历和夏月并用。

所以,在诗经的《豳风·七月》篇中,“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其中“一之日”指夏历十一月,“二之日”指夏历十二月,“三之日”指夏历一月,“四之日”指夏历二月。而诗中的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皆与夏历相同。清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戴震《毛郑诗考正》中亦指出:周时虽改为周正(以夏历十一月为正月岁首),但民间农事仍沿用夏历。

农历每月十五的叫法,农历各个月份是怎么叫法(3)

夏季的内蒙古草原,最著名的美景莫过于“风吹草低见牛羊”——羊群洁白,云朵般游弋在草原上,仿佛是英文字母“S”,又似阿拉伯数字“5”。摄影/王玉琪(图文摘自《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10月)

关于“三正”,还有另一种说法,即“天正、地正、人正”,这种说法来自《白虎通义》。

“十一月之时,阳气始养根株,黄泉之下,万物皆赤。赤者,盛阳之气也,故周为天正,色尚赤也。十二月之时,万物始牙而白。白者阴气,故殷为地正,色尚白也。十三月之时,万物始达,孚由而出,皆黑,人得加功,故夏为人正,色尚黑。”

——《白虎通义·三正》

天正(农历11月,冬至月),是太阳光照量的“最少极点”(冬至点)月,从这个月起,白昼渐长,阳气回升,万物开始有生长的苗头。地正(农历12月,大寒月),是气温的“寒极点”,从这个月起,气候就要转暖。人正(农历的正月,雨水月),太阳光照量达到冬至和春分的一半,气温开始转暖,标志春天的开始。

由此可见,在古人眼中,冬至一个物候的分水岭,是极其重要的节日,因此有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冬至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日子,而过了冬至,白天就一天比一天长了。因此,辞书之祖《尔雅》中就称十一月为“辜月”,意思是吐故纳新。

农历每月十五的叫法,农历各个月份是怎么叫法(4)

我国的陆地植被类型非常丰富,到了秋季,除了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外,寒带的苔原或针叶林景观,温带的落叶林或草原景观等都会展现出各具特色的秋之风采。摄影/杨孝(图文摘自《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11月)

《尔雅·释天第八》篇中对月名作出如下规定:“正月为陬,二月为如,三月为寎,四月为余,五月为皋,六月为且,七月为相,八月为壮,九月为玄,十月为阳,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而这十二月名,原是一种人事物候历,因为历时久远,加上汉字的多义性,其初义渐不为人所解。

《尔雅·释天第八》篇中对“年”也有解释,“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所以,农历正月又有别称“肇岁、开岁、芳岁、初岁”等。

古代汉族有一种文章体裁,按照一个12个月的时令,记述朝廷的祭祀礼仪、职务、法令、禁令,并把它们归纳在五行相生的系统中,这就是“月令”。现存《礼记》中有一篇《月令》之外,还有《逸周书》中的一篇《月令》,惟后者已佚失。

其中,《礼记·月令》是最早、最完整记载有关一年十二个月昏旦中星观测记录的历史文献,其中月份的划分是用的夏历建寅,也就是现在的农历。《礼记·月令》中将一月至十二月分别命名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农历每月十五的叫法,农历各个月份是怎么叫法(5)

位于黑龙江省的大海林林业局双峰林场被称为“中国雪乡”,这里海拔在1200米以上,由于受山区小气候的偏爱,每年从10月起便瑞雪飘飘,整个冬季几乎日日飞雪迎宾。摄影/邹毅(图文摘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10月)

古人通过观察季节变迁、日月移动、植物的生长和走兽的行踪,不仅井井有条地安排了各个季节的工作和娱乐,还由此赋予每个月份很多动听的别名。因为有了这些动听的名字,月份便不再是历法上枯燥无聊的数字,而变成了展现自然和生活风貌的栩栩如生的图画。

以花命名各月份诗意别称:

正月——柳月 银柳插瓶头

二月——杏月 杏花闹枝头

三月——桃月 桃花粉面羞

四月——槐月 槐花挂满枝

五月——榴月 榴花照眼明

六月——荷月 荷花满池放

七月——兰月 兰花清香溢

八月——桂月 桂花遍地香

九月——菊月 菊花傲霜雪

十月——阳月 芙蓉显小阳

十一月——葭月 葭草吐绿头

腊月——梅月 梅花吐幽香

为十二月取别名这事,怎么能少得了古时候的音乐家们呢?

古代律制采用的是“十二律制”,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制度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古人将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以太簇配正月,所以太簇也是农历正月的别名,相应的,二月称为“夹钟”,三月称为“姑洗”,四月称为“仲吕”,五月称为“蕤宾”,六月称为“林钟”,七月称为“夷则”,八月称为“南吕”,九月称为“无射”,十月称为“应钟”,十一月称为“黄钟”,十二月称为“大吕”。

自古以来,历法纪年对于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而言,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而我国的传统历法——农历,自轩辕黄帝时期就开始广泛应用到当时的生活生产中。按照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登基为元年,今年是农历开元4713丙申猴年,比西方历法早2697年。农历是定历,它具有天文年历的特性,能很好地和各种天象对应,可谓是中国人尊崇自然时序、尊崇天道的时间观念,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最后,地理君想问大家,你们家乡有没有关于月份的谚语或者儿歌吗?欢迎在评论区交流,遇到老乡请点赞~

比如:七月底,八月边,家家新米桌上端。

稿件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