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等,中国汉朝民间的传统节日,时间是五月初五。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流传最广的就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当年楚国大臣屈原遭奸人陷害,被流放。当听说楚国被秦军攻破,悲痛万分,投江而死。人民怕鱼吃屈原的尸体,就向江中投米,划龙舟驱散江中的鱼。后来演化为吃粽子(辟邪驱瘟)。
七夕节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或“女儿节”,时间是农历七月初七,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上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女子最为重视的一个节日。它源于汉代,主要来源于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织女为天帝之女,私自下凡于牛郎结婚生子,后王母娘娘派人抓走织女,并在两人之间划了一道天河,只允许两人每年七月七在鹊桥相会一次。每年七月七,凡间女子都会在这天晚上向织女祈求智慧和巧艺,并求得美好姻缘。传说七夕的夜晚,在瓜果农架下还能偷听到牛郎织女的情话哦。七夕节和孟姜女传、白蛇传、梁祝并称中国四大传说。
中秋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时间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传统佳节。八月十五这天是满月最大、最圆、最亮的,所以出现了赏月、饮酒、吃月饼等活动,庆祝着丰收、祝贺团圆。八月十五这天,人们仰望星空明月,期盼家人团聚,游子归来。
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茱萸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时间在九月初九。《易经》认为九为阳数,两九为“重九”,两阳为“重阳”,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节日。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所以有长久长寿的含义。人们这天登高望远、赏菊、插茱萸、风筝、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