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设立教师节,国家为什么要设立教师节简短

首页 > 日历 > 作者:YD1662023-05-20 21:22:00

为什么要设立教师节,国家为什么要设立教师节简短(1)

2019年9月7日,一学校的学生们在操场组成心型图案和“910”字样。 (视觉中国/图)

教师节的活动包括尊师重教都流于形式,成了一种新的形式主义,没有达到设立教师节的根本目的,也没有让教师感到自己真正被尊重了,自己真的很体面,进而有幸福感。

马上到教师节了,作为一个资深的教育工作者,在紧张忙碌的开学工作之余,没有多少自己的节日要来的喜悦、幸福和自豪,心情竟然有点儿说不出的劳累和淡漠。

我想,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这个节日的感情怕和我一样有点儿迷茫和复杂吧?

要说有了教师节,对教师来说总该是好事吧?你看,届时各级都要开大会表彰优秀教师,各级领导们还会百忙中抽出时间到学校表示亲切慰问和重视,媒体会做优秀教师事迹等相关报道,社会会有尊师重教的舆论氛围,学校会组织各种各样的座谈会和庆祝活动,也会挤出经费多多少少有点儿意思……

似乎所有的活动都和每一位教师息息相关,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幸福感自豪感,但怎么总觉得有点儿不尴不尬的感觉。教师节教师没感觉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思来想去,教师节让教师高兴不起来的原因一是太累,二是太虚,三是没有受到真正的尊重。

教师节在新学期开学之初,教育教学本来就任务繁重,开学的事情又千头万绪,教师节庆祝活动就有点儿忙中添忙了。

教师节的活动包括尊师重教都流于形式,成了一种新的形式主义,没有达到设立教师节的根本目的,也没有让教师感到自己真正被尊重了,自己真的很体面,进而有幸福感。

全社会并没有形成真真切切尊师重教的自然生态、良好氛围、优美环境。一方面在说尊师重教,一方面教师受侮辱受伤害的事情经常见诸新闻,教师哪里还敢相信那些听起来很美好的话?

说穿了,教师节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尊师重教的目的!

为什么要设立教师节呢?

1984年,那时教师不受尊重,工资不高还常常被拖欠,时不时还会受羞辱,被欺侮。在百废待兴的时节,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王梓坤院士更是感到紧迫,于是带头倡议设立教师节,期盼着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当年广大教师欢欣鼓舞,北师大的学生还打出了“教师万岁”的横幅。

中国自古就倡导尊师重教,天地君亲师的排位,把教师当成了排在亲人后边的最重要的他人。可惜经过野蛮暴力的年代,教师就逐渐沦落为下九流了。

1985年1月全国人大批准设立教师节后,教师逐渐被重视,就形成了表彰、慰问、座谈、庆祝等基本的教师节流程和形式,但并没有深入,特别是没有形成全民共识。

节日都有精神的底色,比如春节、中秋节等法定假日,在中国人心目中已经成为一种影响深远的文化,成为一种融入灵魂深处的基因,成为一种精神的自觉,成为所有人的情感和行动,形成了一种自发而又自然的良好生态。

但教师节,除了学生和家长可能对学生当下的老师表示尊重,也可能对教过自己的老师表示尊重外,有没有自觉认为教师节是一个事关全民族每一个人的节日?是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对每一个教师发自内心地尊重,对教师这个职业予以尊重,从而形成一种深层次的尊师重教文化?

教师希望领导真正尊师重教,把教师工资“不低于或略高于公务员”的承诺落到实处,让教师能真正受尊重,体面地生活。

教师希望能安安静静地教育教学,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打着提高教师待遇的幌子设一个职称评定来加重老师负担,不要让老师为证书为名额为指标为和教育教学不相*事低三下四耗精费神疲惫不堪斯文扫地。

教师希望有个安全的工作环境,能活得有尊严,不用天天担惊受怕如履薄冰承担无力承担的无限责任,只要按工作要求去做,不用怕被家长无理举报受处分。

教师希望有保障,活得畅荡不憋屈。教师希望获得信任,不被无休无止的评价考核报表折腾。

这些,就需要建设全社会真心实意尊师重教的良好生态!

全社会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自然生态,教师有尊严,工资高,有地位,受尊重,教师节教师就会有幸福感了吧?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银川学校教师)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期待您的来稿。投稿邮箱:nfzmreaders@163.com)

原绿色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