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四月十九农历,2002年4月24日阴历

首页 > 日历 > 作者:YD1662023-05-21 23:33:19

家人游归凤山云光寺

2002年四月十九农历,2002年4月24日阴历(5)

家人游归凤山云光寺

11月20日,已是初冬,天气晴好,妹与妹夫王建强前来看望父亲。吃完午饭后,妹提出一同到龟凤山去转转,外出散散心。我还是八九十年代值龟凤山云光寺庙会之日徒步登山游历过,此后因忙于工作,再未去过,便欣然应允,遂偕同父亲,约亲朋朱小强驱车,一起前往龟凤山云光寺游览。

车从北道出发,由马跑泉镇崖湾村桥头拐入大江河沟,经甘泉镇大江峪高家庄、包家沟、文家庄、赵家河、阳湾等村,向西南方向行约5公里路,到达甘泉镇归凤村。公路在岔道处分为两条,右侧立着一块指示牌,左拐上山前行可达龟凤山云光寺。原先的“之”字形盘山小道已修建为一条水泥公路,从山麓蜿蜒盘旋伸展向山腰,直达龟凤山峰顶。沿盘山公路曲折前行约莫三公里,路的尽头是一处较为宽阔的沙子平地,修建有一个简易停车场。下车后,隔着一条幽深的沟谷,远远望见松柏覆盖的一处峰巅上,殿宇雄踞峰头,便是龟凤山云光寺了。

由停车场拐过一个弯,通过铁质栅栏大门,是一条窄窄的水泥路,前行约1000多米,龟凤山云光寺就在眼前了。云光寺庙宇雄踞在龟凤山峰顶,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气势雄伟,蔚为壮观。路边松柏掩映,绿树成荫,红的树叶,绿的松柏,层层叠叠,直通峰顶,与云光寺金碧辉煌的殿宇、湛蓝的天宇组成一幅天然的水墨丹青画,真是美极了。

龟凤山在甘泉镇西13公里处,位于永川河支流大江峪上游,为秦岭主脉齐寿山(古称“嶓冢山”)向东北绵延之支脉,与天水市秦州区皂郊镇太阳山森林公园毗邻相望,附近不远处卧牛山、太阳山、龙咀山、云雾山等名山环峙,为大江峪与谢家河分水岭。因其山主脉两翼弧形伸展宛若凤凰展翅,中间峭立山峰如同龟首昂然耸立,故称为“龟凤山”,为古秦州风景名胜之一。20世纪50年代初,行政建置命名时,因嫌“龟”字过于生僻,书写较难,遂改为“归凤”,此地曾一度设置过归凤乡、归凤公社,今有归凤村,故“龟凤山”又称名“归凤山”。旧地方志中,均对龟凤山推崇备至。据清顺治《秦州志·地理志》载:“龟凤山,其凤若自上而下,其龟若自下而上,两峰合抱处有龟凤寺,林木重阴,中浮殿阁,望之森邃,其上有凤峰,有香泉。”乾隆版和光绪版新州志中均有类似记载。民国《天水县志》将龟凤山誉为“洞天福地”,记载更详:“云光寺,俗称‘肃儿寺’。土人相传,明肃王曾于其寺求嗣;又云,其世子曾絜(挈)眷避乱于此,无稽之谈也。寺在龟峰山上。峰为齐寿山之支,北向,左、右两山环抱,壁立千仞,高耸云霄,有拱护之势。而龟峰胜境,圪(屹)立其中。清泉泻出两胁之间,下挹双流,仰视昂矗,形如天柱,嘉木阴翳,曲径通幽。拾级而登,有似旋螺,约六七里始达禅院。盖陟其绝顶也。历方丈而入寺,殿宇辉煌,金碧射目,神像俨然。虽多历年所,而无雕(凋)残之微痕。人云‘洞天福地’,实境僻远,患使然也。”

龟凤山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海拔1677米,从山麓至山巅高度400米。其山东、北、西三面直立如削,坡度均在80度以上,人不能上,唯南边峰腰有一条约10米的山脊,与凤山腹部连接。凤山蜿蜒环抱龟山,似金凤展翅,东西二山如双翼,极为险峻,无路可攀。凤山与龟峰若连若离,其状若环若抱,真可谓天造地设,巧夺天工。西边山峰四棱直立,似钟,名钟山。峰下有危崖,遍生翠柏,风动柏涛,哗哗作响,故名柏响崖。崖下有神仙洞,极幽深。东山峰顶浑圆平坦,似鼓,名鼓山。山下有香泉,当地人称“九眼泉”,九个泉眼冒出的地下水成为大江峪河水之源。龟峰山麓,两根长长石柱傲然横卧谷口,当地人称“石门坎”。左右两谷潺潺流水,曲折萦绕,汇聚于大江峪,更增添了龟凤山的幽趣。旧时,从龟峰北部山脚,沿林荫辟一条“之”字形小径,盘绕十八弯可通禅院,小径铺设为千级台阶,沿台阶拾级而上可直达峰顶寺院。穿行于步道中,可以尽情欣赏山野美景。

2002年四月十九农历,2002年4月24日阴历(6)

龟凤山云光寺大雄宝殿

2002年四月十九农历,2002年4月24日阴历(7)

龟凤山云光寺石碑

2002年四月十九农历,2002年4月24日阴历(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