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5000斤玉米品种介绍,玉米种子价格表

首页 > 三农 > 作者:YD1662022-11-27 06:19:27

来源:【中国农网】

9月14日,来自安徽省种子管理站等单位相关专家组对“玉米新品种庐玉9105丰产栽培技术转化项目”千亩示范区进行了田间测产验收。专家组现场考察了太和县旧县镇何庄村千亩示范区。示范区集成示范了秸秆还田、合理密植、适时播种、平衡施肥、绿色防控、及时灌排、成熟收获等丰产栽培技术。专家组一致认为千亩示范区玉米田间表现生长整齐、熟相好,产量结构合理。通过对示范区进行5点随机取样测产,平均行距为60cm,株距为26.5cm,平均亩有效穗数为4195穗,穗粒数563粒,千粒重按352克计,理论亩产831.3公斤,按85%折合亩产706.6公斤。

“今年旱情严重,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我的玉米地还能创造这样的高产奇迹,离不开农业科技专家的辛苦付出。”这块示范田的种植人、太和县常兴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常兴铎感叹道。他告诉记者,自己虽然已经从事粮食种植接近十年时间,是个地道的“老把式”,种植环节全凭旧的经验。时代不同的,农业科技不断进步。今年有了安徽省农科院玉米专家团队的支持和指导,玉米地的种植水平提升了一大截。站在他的千亩玉米田放眼望去甚是壮观,绿荫荫的高秆上玉米棒格外粗壮、籽粒饱满。

常兴铎细细向记者讲述科学家种田与自己以往种田的不一样处:“6月6日种玉米时,王世济老师就带着团队成员们在地里量来量去,原来他们是计算玉米种子的播量和化肥量,要求我定量定株定行进行点播,那是一个细致啊,确实让我开了眼;而我们以前种玉米都是大呼隆,播多少种、撒多少肥完全凭个人感觉。6月12日出苗前后,王老师比我还着急来到地里仔细查看,把一些漏播的地方又进行了补种。在施用锄草剂期间,王老师又建议加一遍*虫剂预防甜菜夜蛾,这样又替我省了一遍工。啥时追肥、追什么肥,啥时施药、施什么药……我全按王老师教的一步步干。你看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他指了指一路之隔的另一块普通农民种植的玉米田:植株矮又弱、叶面发黄发黑、玉米棒小而瘪。

“越是灾害年份越考验品种、技术和管理。”负责该项目的玉米首席专家王世济研究员介绍说,这块1100亩的示范田在克服今年高温热害的不利自然条件下依然表现出高产稳产特点,主要是得益于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模式的集成技术攻关。仅新技术这一项,这块地里就集成了多项栽培技术——秸秆还田培地力 、合理密植增产量、适时播种抓壮苗、平衡施肥供营养、绿色防控防早衰、及时灌排促丰收 、成熟收获保高产等。

“ 为积极响应安徽省‘两强一增’行动计划,在安徽省财政转化项目资金支持下,安徽省农科院烟草所玉米团队、安徽省农科院植保质安所共同组织实施‘玉米新品种庐玉 9105 丰产栽培技术转化’项目,示范面积 1100 亩。”安徽省农科院烟草所所长唐小见称,此次示范区展示的玉米新品种庐玉 9105系该所玉米团队选育、经安徽省审定的普通玉米品种,具有耐密抗倒、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强、抗多种叶部病害,尤其是抗锈病能力强,具有粮饲通用的优点、生态适应性强、适宜种植区域广等优点。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丹丹

本文来自【中国农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