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东升17号大豆种子,东庆27大豆品种优缺点

首页 > 三农 > 作者:YD1662023-11-22 11:18:51

图 8 种衣剂复配冠菌素对花生种子萌发生生长的影响

东北东升17号大豆种子,东庆27大豆品种优缺点(13)

图 9 种衣剂复配冠菌素对花生根相对增长率的影响

研究表明,与悬浮种衣剂精甲•咯菌腈(37.5g/L•25g/L)对照组相比,冠菌素使用药种比10g/100kg复配可以显著提高花生种子的萌芽率,达到98.33%,相对增长率达到18%,说明花生中COR的最佳使用剂量为10g/100kg(图8、图9)。

COR冠菌素用于玉米种子包衣试验

东北东升17号大豆种子,东庆27大豆品种优缺点(14)

图 10 冠菌素与种衣剂处理19天后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东北东升17号大豆种子,东庆27大豆品种优缺点(15)

图 11 冠菌素与种衣剂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冠菌素15g/100kg对玉米进行包衣处理后可以显著提高玉米萌芽率,同时COR使用可有效缓解悬浮种衣剂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的出苗率低、长势不整齐等副作用(图10、图11)。

四、展望

极端气候的变化对我们的福祉和地球健康日益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未来二十年,随着全球升温1.5℃,世界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多重气候的危害,持续无常的气候变化会对世界农业生产带来深重而持久的影响,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是守牢粮食保障的关键,然而极端气候变化下频繁的极端严重低温冻害会严重抑制种子的萌发活力,造成作物的生长发育受阻,影响产量甚至造成严重的粮食危机。

大豆原产于中国,后经日本传向欧洲、美国直至世界各地,多年来,世界大豆的产量一直居于各类油料作物之首,对其需求也一直呈增长势头。据统计,2020年世界大豆种植面积为1.27亿公顷,总产达到3.61亿吨,而且大豆生产国高度集中,巴西、美国、阿根廷、印度、中国等五国大豆种植面积均超过600万公顷,其中,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三国大豆种植面积、总产之和均超过全球总量的80%。

当前,大豆等作物面临低温冻害胁迫下萌发率低,出苗不整齐,幼苗生长受抑制的世界难题,冠菌素作为一种全新的环境友好型的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用量少即可表现出显著地植物生长调节效果,用于种子处理在提高大豆等作物的抗低温胁迫中效果非常显著,将其与其他种衣剂复配应用更是表现出增效、加合等作用,大大提高了大豆等作物低温环境下的萌发和存活率,真正达到了优质高产的目标。

COR冠菌素用于种子处理的创新性应用必将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新一轮科技创新带动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新浪潮,也必将在世界范围内解决粮食危机、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上发挥持续而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蔡运龙. 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农业的脆弱性与适应对策[J]. 地理学报, 1996, 63(3).

[2] 黄亚林. 干旱地区天气指数农业保险的国际借鉴[J]. 农业经济, 2012(12):3.

[3] 刘杰 极端气候事件影响我国农业经济产出的计量经济学分析[D].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

[4] 李炳坤.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J]. 农业经济问题, 2000, 21(3):8.

[5] 陶龙兴, 王熹, 黄效林,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 浙江农业学报, 2001, 13(5):5.

[6] 王大生. 稳定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必将是下一世纪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9, 8(2):3.

[7] 裴海荣, 李伟, 张蕾,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与应用[J]. 山东农业科学, 2015, 47(7):5.

[8] 周欣欣, 张宏军, 白孟卿,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J].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7, 38(11):6.

[9] 屈梦瑶, 刘慧芹, 刘峄,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应用前景[J]. 天津农林科技, 2019(5):4.

[10] Mitchell, J.W., Mandava, N., Worley, J.F., Plimmer, J.R. & Smith, M.V. Brassins--a new family of plant hormones from rape pollen. Nature 225, 1065-1066 (1970).

[11] Michael D. Grove, G.F.S., William K. Rohwedder, Nagabhushanam Mandava, Joseph F. Worley, J. David Warthen Jr, George L. Steffens, Judith L. Flippen-Anderson & J. Carter Cook Jr Brassinolide, a plant growth-promoting steroid isolated from Brassica napus pollen. Nature 281, 216–217 (1979).

[12] Hothorn M , Belkhadir Y , Dreux M , et al. Structural basis of steroid hormone perception by the receptor kinase BRI1[J]. Nature, 2011, 474(7352):467-471.

[13] 王焕民. 芸苔素内酯: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种基本调节物质[J]. 农药, 2000, 39(001):11-14.

[14] Zhifu, Han, Tae-Wuk, et al. Structural insight into brassinosteroid perception by BRI1[J]. Nature, 2011.

[15] Clouse, Steven D . A History of Brassinosteroid Research from 1970 through 2005: Thirty-Five Years of Phytochemistry, Physiology, Genes, and Mutants[J]. 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2015, 34(4):828-844.

[16] Tang J , Han Z , Chai J . Q&A: what are brassinosteroids and how do they act in plants?[J]. Bmc Biology, 2016, 14(1):113.

[17] 孙振令, 张红雨. 芸苔素内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 淄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01, 3(2):4.

[18] 陈靓靓, 李茉莉, 罗为桂,等. 芸苔素对陈化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8, 47(1):5.

[19] 陈秀,方朝阳.植物生长调节剂芸苔素内酯在农业上的应用现状及前景[J].世界农药, 2015,37(2):34-42.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