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老街原来叫什么,泰安南湖的诡异事件

首页 > 社会 > 作者:YD1662022-10-31 15:09:01

在中国每个城市都会有很多的路。然而,每一条路都有专属于自己的故事。

青年路

说到青年路,新老泰安人都知道。这是古城区南北向主干道、中轴线,它记录历史烟云,见证着城市发展。老泰安人称之为 “青年马路”

青年路的前身是1957年利用岱庙西城墙填平护城河而成的一条土路,北段原为旧城墙基,中段为旧街巷。

1958年5月4日,泰安地区政府发动青年义务劳动,将土路进一步修整,变成平坦的大道,故此路被命名为“青年路”。

泰城老建筑屈指可数,但相当一部分建在青年路上,有圣公会、一中教学楼、基督教堂等,足以看出此地段在百年以前就是泰城的核心位置。

现在每到盛夏,青年路两旁的法桐枝繁叶茂、树干相交,绿荫连成了一片,把宽阔的青年路覆盖起来了,就像一条凉爽的绿色长廊。幽静清爽,成了我们泰安少有的一条人人喜爱的林荫大道……

大关街

大关街位于现在的上河桥东华侨酒店到青年路(解放前青年路是城墙),近代泰安有商号600余家,大多设在老泰安城西门以外的大关街。这里不仅商号、货栈众多,还分布着众多的客栈、烟馆、酒馆等,成了商业和娱乐的中心地带,其繁盛程度,已远远超过府治所在的老泰安城。1984年旧城改造拆掉。据传有"大关街长又长,中间有个汶山堂”的民谣。

灵芝街

小时候总听到人们称灵芝街叫“灵子街”。这是老泰城人的习惯叫法,这是典型的“耳化音”。多少年来泰城人就一直这样叫。

灵芝街是泰安古城的一条很老街,创建于宋朝之前。据《泰山区地名志》记载:“灵芝街街名来源于宋真宗来泰山封禅时王钦若等献灵芝草之说……”灵芝街位于老泰城的西门外路南,是南北走向。北起大关街,南至财源街,老街全长约200米,宽约5米。灵芝街在古时是西部来泰山朝拜泰山碧霞元君进香香客的必经之路。

元宝街

旧址位于今中百大厦以东,如今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元宝社区,元宝社区也因此得名。

旧时元宝街系东西走向。全长350米,宽约8米。1963年元宝街开街拓宽至20米,黄沙土路,此时更名叫“金星路”以附近的古迹“金星泉”而得名。以后与青年路对接起来了。1980年后此街商业开始复兴,再加上财源街全线贯通,此时元宝街统称为财源大街了,街面逐渐繁荣起来了。现在元宝街道与灵芝街道合并,(因灵芝街已被一些单位占去很多,街面所剩无几)就同属为“元宝社区”了。

大车当街

“大车档街”是泰安一条很古老的街道,它位于老泰城的西南隅。据《泰山区地名志》记载:“大车档街南起财源街,北段与财西街(旧称小西关)相连,大车档街属财西街辖区。道路全长180米……。”

据《泰安文史资料》载,大车档街古时为“省京大道”的重要地段,街面是石条子铺路,是旧时的官街。古时省、京官员来到泰安,首先在接官亭牌坊(现在火车站银座这个位置)下马稍事休息,由县衙里来迎接的公人陪同,途经财西街,走大车档街,过财源街、元宝街、向东进入泰安县衙。在过去,大车档街上每天是车马行人、南来北往、熙熙攘攘,很是繁华。这条街从前的名字叫“大车道”,后来演化称为“大车档”。

运粮街

又名仓巷,泰安第六中学东侧道路即是运粮街,如今已经变成岱庙社区的一条小道。运粮街最初便是泰安府岱麓书院(后为泰安六中)所在地,运粮街在古代应是粮仓驻地。

升平街

最早为岱庙遥参亭前的道路,后在新城市规划中,与虎山路以东的原迎暄街通开,并连同西部,统称东岳大街。

运舟街

在岱庙正南,通天街西侧,青年路以东,是泰安市现存最古老的街道之一。是宋代梁山好汉浪子燕青到东岳庙打擂的梁山伯水路之一。宋代以后,八百里水泊逐渐退去,运舟街水道也逐渐干枯,形成陆地,河床两边逐渐有了人家,成了近代之运舟街。

打水胡同

今北新街附近,泰安电业大楼附近,民国著名民族工业家马伯声便出生于此,如今这里只是一条小巷子,再也看不出往日光景。

老市场街

说起泰安的老市场街,老泰安人都有着深刻的记忆和怀念。

泰安的老市场街位于老泰城外的西南角,也就是现在的市场社区这一大片地方。“老市场街”在泰安经贸历史上最繁华的年代,莫过于新中国建国初期至国家公私合营、到“文革”前的十几年间。那个时期是我们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对泰安的老市场街区域进行了初具规模的规化和建设。

泰安老街原来叫什么,泰安南湖的诡异事件(1)

登云街

泰安有条古老的“登云街”,它原来地处老泰城西门外,在大关街最东头的路北,是一条距离泰城西城墙外护城河最近的街道。据《泰安区域文化通览》史料记载,登云街创建于明末清初的年代。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登云街还是一条有商铺门市,有豪宅大院、民居遍布,很规整的老街。那时的登云街是南北走向,南起大关街东路口,一直北行,至泰安一中西侧院墙外,与北新街接壤。

从泰安历史学者宋宝绪老先生绘制的清代《泰安古城图》及《泰城古韵》提供的老照片资料看,登云街在古时是一条很好的街道。清代,美国教士在登云街创建了基督教堂,使得这条老街似乎更增添了一些中西合璧的韵味……。

后来《泰山区地名志》有了记载:“登云街长约300米,原为南北走向,(注:在古城改造中,将西城墙推到填平了护城河建设青年路)修建和拓宽青年路时占用,后形成小街,仍沿用登云街街名”。再后来一些单位建设了很多住宅小区,登云街的街面更缩小了。八十年代后登云街只剩下了那座百年老教堂。直至现在,老教堂成了登云街的标志性建筑。

顺河街

顺河街北起上河桥,沿奈河河道边的石条子路弧形南下,至下河桥,全长约有1华里多。那个年代的顺河街是泰安“发达”的锻造工业区。顺河街锻造红炉业,最兴旺的时期是民国末期至新中国建国后,到文革以前的年代。整个顺河街在1华里多的地段内,有近20家大大小小的红炉铁匠铺。

仰圣街

泰安古城自清乾隆年间后,东门叫迎暄门、西门叫岳晏门、南门叫泰安门、北门叫仰圣门。唯有西门(岳晏门)和北门(仰圣门)最大。

从老照片和史料看,北门“仰圣门”的建筑跟现在岱庙北门后载门的城门楼很相似。仰圣门明朝叫登封门,清朝改成仰圣门。仰圣门的准确位置是现在的岱北市场西头向北、傅公街南路口这个地方。古人讲风水,南门和北门不能开在一条直线上,也就是说不能开在“龙脊”中轴线上。泰城的南门正对遥参亭及岱庙南门,北门就要稍微向东,这就是仰圣门的原因。仰圣门向南这一段叫北门里。仰圣门正冲着仰圣街。

仰圣街因位于仰圣门而得名。原来仰圣街这片地方也叫岱东,就是岱庙城墙东侧。古时的仰圣街是非常繁华的,各种商家店铺林立经营买卖繁荣。仰圣街是泰安古城有名的老街巷之一。

傅公街

仰圣门外泰安人叫北门外,是傅公街。傅公街北起岱宗大街,南至岱庙北路,与仰圣门、仰圣街相连。据《泰安文化通览》记载:清代以前(北门)仰圣门外较为偏僻,和泰城的其他三门关相比较为荒凉。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傅振邦任泰安知州后在此创建房舍,招募流亡民众,恢复生产,发展商业、手工业,不几年此处物产丰盈、人口增多,呈现出了繁荣景象。解决了自明清交替之际,战乱频繁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知县傅振邦卸任后寓居泰城,人民感激他,便把北门安置流民的地方称为“傅公街”,以志纪念。

洼子街

“洼子街东起南关大街,向西穿越青年路,再向西延伸到金桥头为止。全长约300米”。

清乾隆25年《泰安县志》载:“南隅泰安门外为京省东西通衢冠盖往来最称繁剧”。古时的洼子街是很繁华的,商家店铺门挨门户挨户。洼子街明清时为京省通道,是泰安衙门与省府济南以及通往北京京城的唯一过往必经通道,古时称官路。洼子街上设有驿站,即衙门官办的“招待所”。在古代专门接待过往官员,故而此街又称“官店街”。

街面上有很多客店,供传递公文的人暂住,又是公人换马的处所。据《泰安文史资料》记载:“汉制三里设驿,此后历代皆置……” 在洼子街中段还设有“会丰镖局”专为过往官员、富贾客商特设的保镖保安机构。因此,洼子街过去也称为“会丰街”。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