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辽源新村动迁消息,辽源新村动迁最新动向

首页 > 社会 > 作者:YD1662022-11-07 03:44:19

去年全年,上海完成旧区改造75万平方米,受益居民3.5万户。2021年元旦后开工第一天,位于上海城市东北角的辽源新村又在新年迎来了好消息:杨浦区江浦路街道162街坊旧区改造的居民,迎来集中搬场。早上9点,江浦162街坊里一溜搬场车齐齐发动,这片"两万户"老房子的居民们,终于要告别煤卫合用的日子了!

搬家的车开向新生活,过去的记忆留在原地。本文作者和家人曾在辽源新村生活多年,让我们跟随着他回望的目光,一起去“看看”这里曾经的模样——

最新辽源新村动迁消息,辽源新村动迁最新动向(1)

俯瞰辽源新村(解放日报 蒋迪雯摄)

走进辽源新村

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夏夜,我沿着许昌路一侧,第一次走进辽源新村。那一年,我的女友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农村务农,第二天就要远行,我去辽源新村是为女友送行。

辽源新村地处杨浦区西部,原来是一片农田,阡陌交叉、河道纵横、村落遥望。1958年,政府为了改善工人群众的居住困难,拆迁了庙东张家宅、朱家弄、钱家宅等十几个自然村落,在这块郊野之地上建成了工人新村。此后几年,政府又在周边建造了新华医院、工人体育场、新华卫校、大连中学和上海电表厂,还建造了商场、菜场、幼儿园等一大批关乎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设施。当年,在辽源新村的东北约500米处的控江路口,还建造了一所“少年跳伞塔”。有一年暑假,我到“少年跳伞塔”去,蓝天白云下,看着降落伞脱离伞圈,跳伞员缓缓降落,好不潇洒。真是令人神往!

最新辽源新村动迁消息,辽源新村动迁最新动向(2)

辽源新村往昔

走进辽源新村,感觉新村的规模不是很大,道路也不是很宽敞,一排排二层楼的居民住宅,都是白墙灰瓦,全是砖木结构。家家户户在前门都用竹篱笆隔出一个五六平方米的小院子,整齐、整洁、实惠、实用、安静、安宁。一路走过,透过竹篱笆,看到底楼人家在小院子里种了一些花草,飘过一团团弥漫的芳香气;有些人家在窗台边养了几只蝈蝈,传来一阵阵高亢的鸣叫声;有的人家在前门上贴了一张“囍”字,留下一声声喜庆的祝福语……

今天,我依然清晰地记得:辽源新村中央有一个街心小花园,花草艳丽,四周还配置了几个石条凳。小花园东边的一棵大杉树,随风摇曳,发出“哗哗哗”的声响。夏日的夜幕下,小花园路灯明亮,绿树掩映,蝉鸣阵阵。那个年代,电视机还没有普及,居民们三三两两在小花园乘凉;一群老年人,坐在躺椅上,手持蒲扇,不停地驱散蚊蝇,以图清凉;几个小伙子,摆开棋局,分成两队,来一场“四角大战”,难定胜负。大家聚在一起,家长里短、谈天说地,说到高兴事,总会传来一阵欢快的笑声,传得很远、很远。

最新辽源新村动迁消息,辽源新村动迁最新动向(3)

人们曾在这里洗衣晒被、乘凉聊天

搭建小阁楼

过了几年,我成了辽源新村的女婿。好长一段时间,几乎每天下班后都要到岳父母家里去。我的岳父母家在辽源新村257号楼下,底层前后分割成两间,南间稍大些,北间略小点。说实话,虽说有南间、北间,其实两间合起来也只有二十四平方米。南间外侧,有一个小院子;北间外侧,是一个厨房间。厨房间不算大,已经安装了煤气灶,用起来还是挺方便的。

一天晚餐后,一大家子聚在一起闲聊,老丈人高兴地告诉我:1958年,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蓬勃高涨,附近建了好多工厂。为了解决老百姓的居住困难,政府在这里建成了工人新村。虽说是自建公助,每个月要从工资里扣除一些钱,但大多是安排给了工厂的劳动模范居住。说到这里,老人家开怀大笑,好不得意,显得十分自豪。我知道,他当年是工厂的技术骨干、先进生产者。老丈人又告诉我:1958年,刚搬家到辽源新村时,门前的小院栽了一些花花草草,房间的底层还都是铺地板的,脚踏地板,踢踏作响,住着很舒适。老丈人又得意地说:“在当年,辽源新村和曹杨新村一样,这可是高档的‘两万户’住宅哦。”

最新辽源新村动迁消息,辽源新村动迁最新动向(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