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1日,笔者在头条发了一篇题为《“知青办”的两张证明,浓缩了我41年、近半辈子人生的行进足迹》至今有345万展现、21万多的阅读量,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关注及交流评论。该文中说到,在落实“多子女身边留一”政策证明的末尾,附上了家庭出身“地主”的信息。
受此影响,我回城之后,怀有医学专长而被大小医院拒之门外;有一身力气,知悉贵县建筑公司招工,想试试运气,但连当建筑工人的“政审”也过不了关。如果不是“文革”结束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召开,我难逃一辈子倒霉的命运……。1979年底,我通过严格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被吸收到玉林地区医药研究所当医师,成为一名国家技术干部,从此得到党和政府的重点培养和放手使用,在医药领域绽放光彩。
笔者曾任省级中医药、针灸学会的理事,此为证书之一
姚镇1945 年出生于桂平罗秀,1955年初随母流浪到玉林藤冲乡,下半年来到贵县。他实际年龄比我小1岁(缘于之前的户籍管理制度不规范,随意性较大,所以他有多处地方显得更加年轻),与我同为1965年9月的下乡知青,也是我达开初中的学弟,我在60班,他先后在过80及87班。笔者的知青朋友邓若娜、林文宽、陈蝶儿、林士景等,都曾经是他同届的学友; 我就读时的校长廖琼堂,到他毕业时依然是达开初中的校长。
姚镇的达开初中毕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