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秋冬季节时常重度污染的北京相比,广州和深圳所在的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在全国三大城市群中连续三年稳定达标,2018年退出蓝天保卫战三年重防区。
深圳南山区大沙河两岸景观(无人机照片)
(图片来源:新华社)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曾是重点城市中黑臭水体最多的城市,过去四年投资上千亿治理,如今已全面消除黑臭水体,被国务院评为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的5个城市之一。
在数字化智慧政府建设方面,广州、深圳两座城市在数字服务方面的表现也契合了城市精神:创新与务实。它们拥抱数字技术,注重实际应用,收获民众好评。深圳数字政府服务水平最高,尤其是治理能力和治理效果方面最具优势。排在第三的广州,组织机构和制度体系上稍显弱势,但治理能力与深圳并列第一,治理效果仅次于深圳。
再次,上海背靠自古尊师重教育,学风浓郁的江淮区域,拥有大量优质中小学和高等院校,在此地区出生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各区域最多的。相比较之下,珠三角地区的教育资源比较薄弱。在高等教育中,广州和深圳出现明显的“瘸腿”现象,在沿海地区也实属罕见,高职高专教育资源丰富,但大学教育资源匮乏,比如广州仅5所高校进入“双一流”高校名单,深圳榜上无名。
深圳已然认识到自身的教育短板,高薪聘教师的新闻屡见报端。近五年,深圳累计财政性教育投入达2800亿元,年均增长20%,总量及增幅均居广东省第一。深圳近五年新改扩建了150多所公办中小学校,新增25万个学位,也已成功引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优质高校。
值得一提的是,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上,2019年深圳人均卫生健康支出达2496.35元,在各城市中排名第一;创新制度,区域医疗中心“建高地”,基层医疗集团“强基层”;启动“三名工程”,引入名医、名院、名诊所。
总的来说,这三座城市的户口的含金量虽然总值难以超越首都北京,但是近年来不断在各项市民待遇指标上持续发力,已然成为人们选择落户的三大不可忽视的聚宝盆。
“后浪”城市崛起,户口吸引力逐渐提升
根据南方周末城市(区域)研究中心最新的《2020理想之城榜》显示,以杭州、成都为代表的“后浪”正在崛起,西南地区正在形成“第四极”,中国区域格局正在进入“四极”时代,连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区的“菱形结构”。
(图片来源:樊杰, 王亚飞, 梁博. 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演变过程与调控[J]. 地理学报, 2019, 74(12): 2437-2454.)
而在这一菱形结构上,成都、重庆、杭州、南京、西安、长沙、武汉、济南、天津、厦门等新一线城市的户口吸引力正在不断上升。研究团队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北上广深过于严苛的落户政策与激烈的人才竞争压力,使得人们的目光不得不转向这些实力并不弱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上;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这些城市的逐渐放宽的落户政策、实力攀升的教育水平、不断完善的医疗卫生水平和较好的居住环境等市民待遇,也在吸引着人们选择在“后浪”城市落户。
杭州凭借“生活舒适”和“市民待遇”两大维度的良好表现超越深圳,抢得第4名的“宝座”;“生活舒适”维度表现欠佳的深圳,则屈居第5名。另外,杭州也力压广州、上海、北京,成为数字政府服务当之无愧的“一线”城市。杭州在组织机构和制度体系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例如,杭州在电子政务、“互联网+”等领域均有专门机构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还拥有杭州市云计算与大数据协会、杭州市数据资源开发协会等多个社会组织。
南京作为“教育第二城”,高校数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拥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两所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10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小学教育方面,南京实力也不弱。小、中学生师比分别为10.22、15.25,从这个角度看,南京小、中学师资资源分别排名第七、第四。
在医疗资源最多的前十座城市中,中西部城市占据六席,其中中部城市独占四席。昆明医疗资源得分仅次于北京。昆明医院数量比广州、郑州等千万人口城市都多。分摊到个体身上,每1000个昆明常住人口有9.22张床位、6名护士。郑州拥有坊间戏称的“全球最大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床位数让其他城市望尘莫及。郑州的千人床位数在34座城市中最多。
作为“万亿GDP俱乐部”成员的武汉、天津等城市,空气质量仍不达标。而厦门、昆明、贵阳、南昌等城市,拥有优质的生态环境,但GDP排名较低。在维护优质环境的同时,这些城市应当挖掘生态环境优势对经济的正向作用,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发展生态旅游、健康养老、绿色农业、数字经济等绿色产业。
贵阳是前十中唯一一个西部城市。贵阳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制度体系上。为推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贵阳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数字政府和数字生态政策体系。前者涵盖了数字政策、数据管理、数据安全等类别,比如全国首部大数据安全管理地方性法规《贵阳市大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后者包括数字经济、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等。
根据上述研究内容和结论可知,户口所代表的不仅是连接城市与个人、城市与家庭发展的重要桥梁,还是积累人才、技术、创新等要素,推动当地产业结构升级,进而释放城市结构性红利的切入口,与城市自身战略性建设发展息息相关。未来,无论是北上广深还是诸如成都、杭州、南京、重庆、天津、长沙、福州等“后浪”城市,其发展应在切合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同时,着重关切上文所提出的教育资源、医疗服务、生态环境、民生建设等领域。
南方周末实习生 师雨欣 排版 | 南方周末实习生 石登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