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的枪声,山阴贸易大楼扫黄

首页 > 社会 > 作者:YD1662022-11-21 21:59:39

塞北抗战史料第一人——王彪追寻朔县大屠*真相

为了不让世人忘记这段惨痛的历史,拥有一腔爱国热血的塞北革命烈士纪念馆馆长王彪,决心用自己的一生收集和撰写抗日英雄和英勇事迹和日军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让我们跟随他的真实记录,回忆那段充满血与泪的朔县大屠*。

最开始接触朔县屠*的时候,由于当时的历史已经离我们远去,很多珍贵的资料都已经难以找到,王彪多次深入追寻这一事件,这时的他才发现,事情远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王彪多次寻找有关这起惨案的幸存者,他在寻找的过程中发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便是当地的很多群众的印象中已经没有这起惨案的任何印象。另外一种情况便是有一些知道情况的群众,他们坚决表示不愿意再回忆起那段不堪回首的悲惨历史。因为每一次的回忆对他们来说都是一场地狱般的噩梦。

山阴的枪声,山阴贸易大楼扫黄(5)

王彪多次探访幸存者都以失败告终,面对多次碰壁,王彪决定换一种方式,他对这些幸存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感同身受的方式赢得这些幸存者的共鸣。

为了能够更真实地获取日军暴行的第一手资料,王彪在探访幸存者的过程中准备了一套完整的记录系统,包括:一部理光照相机、一个微型的录音机以及一本厚重的笔记本。他骑着自行车整日穿梭在朔县的大街小巷。逢人便问那场惨痛的日军屠*中,家里有没有遇害的亲属。他就像一个疯子一样,执着地追寻着事情的真相。

当王彪询问拥有受害者的家庭时,他会亲自到这位亲历者家里,随后由受害者回忆与讲述当时的具体情况。王彪一遍在笔记本上记录,同时打开录音机进行声音记录。当记录的工作做完后,细心的王彪还会让亲历者将自己记录的内容查看一遍,没有任何问题的话,王彪让他在笔记本上按手印,以此来确认记录事件的真实性。如果受害家家庭保留着日军残害家人的照片,王彪一般都会小心地拿去复印,随后将原版照片还给这家。等到这一切做完的时候,询问记录工作才能告一段落。

山阴的枪声,山阴贸易大楼扫黄(6)

就这样日复一日,王彪在朔县重复着自己查找日军犯罪的证据和真相。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他长达11个月的不懈努力之下,王彪一共走访了150多个了解朔县大屠*详情的家庭,他们为王彪提供了较为完备的声音资料、图片资料以及详细的事件全过程。王彪经过细致的整理后,编成了朔县屠*真实事件记录——《疼痛的记忆》。这本记录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疼痛的记忆》让世人更加清楚地了解了日军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也让世人明白了对于日军的暴行,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替先辈们原谅他们。

山阴的枪声,山阴贸易大楼扫黄(7)

在搜集日军罪行的过程中,最让王彪印象深刻的有两位幸存者,一位是94岁的老人李来英,另外一位是89岁的老人赵英。为什么这两位两人对他印象深刻?两位两人不仅是朔县大屠*的幸存者,他们的亲身经历让世人真正明白日军到底有多残忍。

李来英老人眼中的朔县屠*

生活在内蒙察哈尔市的李来英老人,她在被采访的过程中已经有94岁的高龄,尽管老人年事已高,当王彪询问起那段悲惨的历史时,老人那双慈祥的眼睛顿时充满了怒火,她对于78年前发生的那起惨案至今依旧记忆犹新。随后,李来英老人为我们回忆了那段不为人知的惨痛历史.

时间来到1937年的9月,日军分两路大军向山西雁北地区进犯,由于我军的防守力量薄弱,关东军依靠先进的武器和机动灵活的战术迅速摧毁我军的前沿阵地,当时驻守阵地的东北军不得不退到朔县县城进行最后的防守。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内,东北军在抵抗的过程中边打边退,相继丢失了阳高、大同、怀仁、广灵等11个重要城镇。

山阴的枪声,山阴贸易大楼扫黄(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