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人口流失严重,六盘水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首页 > 社会 > 作者:YD1662022-11-29 23:34:42

这次专门写写我的家乡了。

她是贵州西部的小城六盘水市。

她还有一个令人羡慕的美名一一中国凉都。

她曾经过有一段灿烂的光辉岁月,为贵州仍至全国的经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她曾经是中国南方煤矿能源基地;西南煤海;贵州首个煤矿、钢铁、建材、电力为主的能源型重工业城市。

她是一个风情万种的城市,一座很特别的城市。

1、没有大三线建设就没有六盘水市

熟悉六盘水历史的人们都知道,在五六十年代之前,贵州省的版图上,是没有“六盘水”这三个字的。

六盘水人口流失严重,六盘水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1)

那时,在贵州省的西北、西南部,只有安顺地区朗岱县、毕节地区水城县、兴义地区盘县。

恰恰是这三个偏僻的小地方,是贵州仍至西南煤矿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大山之中埋藏着巨大的矿产资源。

那时候的煤矿资源,又是新中国成立时期最为迫切需要的国防战备能源,以及工业和民生所需。

六盘水人口流失严重,六盘水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2)

60年代初期,国家为了战备之需,规划全国轰轰烈烈的大三线建设,实施了庞大的“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线略工程,将北方一带军工内迁西南各地保存实力、一大批军工企业迁入进驻贵州,同时实施开发贵州煤矿为战备的战略构想。六枝、盘县、水城三个地区的煤矿资源早就进入党和国家*的视野,这三个地方早已划进了西南大三线的建设的重要红圈。

千军万马奔赴贵州。支援六盘水三线建设的大军多达10余万之众。

1965年2月,西南大三线建设委员会指挥部式在成都设立。

1965年11月底,伟人*来到六枝视察地宗等煤矿建设,要求铁道部加快修建贵昆线六枝至水城段,并乘上火车到小地名关寨站挥豪写下了站名。

1965年12月初,三线建设工作重要会议在昆明召开,*参加会议,并在会上确定要在六盘水地区建设继昆钢、攀钢之后的水城钢铁厂。

1966年3月,贵昆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十余万大军分别乘上火车和汽车接撞而至,在贵州西部的崇山峻岭中拉开了贵州六盘水大三线建设的序幕。

六盘水人口流失严重,六盘水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3)

1966年7月1日至10日,中央三线建设规划工作会议在盘县召开,10天的会议上作出并强调六盘水煤矿开发建设的重要性。时任西南大三线建委员副主任、副总指挥的彭德怀元帅,于27日扺达盘县,并在会前亲临火铺、盘江、土城等地为煤矿选址。会后7月11日,彭总绕道六枝夜宿,为六枝煤矿定址,7月12日来到水城,在今水城古镇的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旧址工作了7个昼夜,亲自到汪家寨水帘洞为发电厂和汪矿选址,视察了正在开工建设的水钢工地。

1970年7月1日,水钢第一座高炉投产出铁。1978年12月18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第一天,六盘水正式建市,成为贵阳之后第二个设立的贵州省辖市。从1965年至1978年这10多年间,是六盘水的第一次大开发黄金时期,不毛之地的荒山野岭中,先后在六枝、盘县、六城设立了三大矿务局,一时间,厂矿云集、热闹非凡。六盘水为贵州创下了无数个第一。

建市后,市政府设立在黄土坡上,水城县原县政府也从老城搬至黄土高坡,使黄土坡“巴掌大”的地方商家密布,是当时六盘水市最繁华的“市中心”。

2、历史时期为六盘水带来的发展机遇

在六盘水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三次最大的发展机遇。

第一次:大三线建建时期,1965年至1985年的20年中,六枝、水城、盘江三大矿务局所辖的数十个大小媒、水钢、乌蒙山水泥、水城发电厂等一大批能源重工企业建设生产,奠定了六盘水在南方及西南地区不可撼动的能源大市地位。

六盘水人口流失严重,六盘水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